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英语的用途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大。大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在英语水平成为重要择业砝码的同时,学生的素养也是单位人才择优聘用的重要方面。在大力倡导尊重个性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重视人文素质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授予学生语言方面的知识,而且要不断提高其文化方面的素养。本文主要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人文素质;培养;精神
人文素质教育包括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塑造人文品格等,在大学生自身的诸多素质中,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最基础、最为根本的素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力和渗透力,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而这一类人才,都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可见,促进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时代意义。那么,对于英语教学而言,它就不是只为语言教学而教学,或为等级考试而教学,而是要统筹兼顾,要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弊端:教学主体与客体的误区。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老师讲,学生听,记笔记,背单词,做作业,教师启发式教学、参与式的教学难度大,学生主动参与性不足。多数高校教师忙于完成教学进度和计划。然而,毕业生面临的是择业和就业、读研深造等现实,职业市场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相对很高。因而,改变英语教学针对性,变换教学手段,提高英语教学深度与广度,有效地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言能力,日趋成为语言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高职英语教学人文素质渗透的途径有以下几点策略:一、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帮助大学生树立现代人才观念,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帮助大学生树立与现代教育特点相符合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以育人为中心,把重点落实到培养学生形成完美的个性、健康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意识上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纠正以往唯技术、唯知识、唯分数的倾向,培养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在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既有高度的科学素养,又有厚实的人文素养的人才。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高职英语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改善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重要保证。教师教学能力和人文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实现人文素质渗透与融合的程度大小。因此,教师除要注意提高英语语言教学的能力外,还应加强对东西方文化的理解,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同时,还要不断要不断组织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参加培训、学习和交流经验,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和管理水平,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勤奋敬业、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教师、管理队伍,以其自身的人文素养熏染学生。三、尝试文化比较的教学模式:高职英语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广义讲,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模块。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始终坚持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注意结合语言运用的文化因素,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视角聚焦去看同一种文化现象,或者从同一视角去看待不同的文化现象,才能真正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融合。另一方面,只有坚持尝试文化比较教学模式,才能从挖掘、发现文化现象及其内核过程中,深刻感受中西文化的异同,增强其“文化敏感性”,切实提高英语交际的能力。此外,通过文化比较,才能不断领会我国文化的深邃内涵,树立中西文化的平等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做补充: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英语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使视听语料“原汁原味”的呈现,使学生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领略异国文化,品味地道英语;同时,创设声像并茂的学习环境来领悟目的语的妙趣及其文化内涵。重视资源库和网络平台的建设,收集丰富多样的语料为学生提供第几课堂的生动素材。 五、创设任务驱动改善教育质量:改变传统单纯讲授的教学方法,尝试任务驱动的模式强化课堂模拟交际,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激发学生主动性,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具有突出的意义。设置多种多样的学习任务,指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资料整理、课堂讨论、自主发言等方式完成任务,并最终使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借助诗歌朗诵、歌曲比赛等形式活化课堂教学,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引导学生感受语言之美和其中蕴含的人文气息,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情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人文修养的目的。
大学英语人文教育是通过英语文化的学习带给人的一种经过沉淀的先进文明的思想精神,它不是盲目的效仿,不是刻意的包装,是一种自觉文明的意识。它的构建需要有目标性、认知环境和认知过程。英语教学不同于母语教学,许多学生尤其是成绩欠佳的学生,潜意识中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抵触”思维,而人文教学把关怀、关心、人性化、理性化、科学化带入英语教学中。人文教学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构建教学文化,人文教学打破传统的单一、僵化、封闭的文化模式,营造一种全新的、多元的,以对话、合作、探究、体验等为标志的教学文化体系。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高职英语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建构,就是要通过对英语文化的分析和借鉴,形成一种先进文明的精神气质,避免让大学产出“有知识没文化”的学历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弊端日益显现,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全面人才。21世纪培养的人才要具有进取心和创新精神,具有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具有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法律意识和国际意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标准,培养既有科学素质又有人文素质的人才,已成为教育界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现代高等教育:绿色·科学·人文[J].现代高等教育,2002,(l).
[2]周莹.实行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J].江苏高教.2008(5)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人文素质;培养;精神
人文素质教育包括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塑造人文品格等,在大学生自身的诸多素质中,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最基础、最为根本的素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力和渗透力,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而这一类人才,都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可见,促进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时代意义。那么,对于英语教学而言,它就不是只为语言教学而教学,或为等级考试而教学,而是要统筹兼顾,要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弊端:教学主体与客体的误区。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老师讲,学生听,记笔记,背单词,做作业,教师启发式教学、参与式的教学难度大,学生主动参与性不足。多数高校教师忙于完成教学进度和计划。然而,毕业生面临的是择业和就业、读研深造等现实,职业市场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相对很高。因而,改变英语教学针对性,变换教学手段,提高英语教学深度与广度,有效地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言能力,日趋成为语言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高职英语教学人文素质渗透的途径有以下几点策略:一、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帮助大学生树立现代人才观念,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帮助大学生树立与现代教育特点相符合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以育人为中心,把重点落实到培养学生形成完美的个性、健康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意识上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纠正以往唯技术、唯知识、唯分数的倾向,培养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在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既有高度的科学素养,又有厚实的人文素养的人才。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高职英语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改善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重要保证。教师教学能力和人文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实现人文素质渗透与融合的程度大小。因此,教师除要注意提高英语语言教学的能力外,还应加强对东西方文化的理解,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同时,还要不断要不断组织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参加培训、学习和交流经验,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和管理水平,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勤奋敬业、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教师、管理队伍,以其自身的人文素养熏染学生。三、尝试文化比较的教学模式:高职英语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广义讲,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模块。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始终坚持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注意结合语言运用的文化因素,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视角聚焦去看同一种文化现象,或者从同一视角去看待不同的文化现象,才能真正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融合。另一方面,只有坚持尝试文化比较教学模式,才能从挖掘、发现文化现象及其内核过程中,深刻感受中西文化的异同,增强其“文化敏感性”,切实提高英语交际的能力。此外,通过文化比较,才能不断领会我国文化的深邃内涵,树立中西文化的平等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做补充: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英语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使视听语料“原汁原味”的呈现,使学生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领略异国文化,品味地道英语;同时,创设声像并茂的学习环境来领悟目的语的妙趣及其文化内涵。重视资源库和网络平台的建设,收集丰富多样的语料为学生提供第几课堂的生动素材。 五、创设任务驱动改善教育质量:改变传统单纯讲授的教学方法,尝试任务驱动的模式强化课堂模拟交际,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激发学生主动性,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具有突出的意义。设置多种多样的学习任务,指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资料整理、课堂讨论、自主发言等方式完成任务,并最终使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借助诗歌朗诵、歌曲比赛等形式活化课堂教学,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引导学生感受语言之美和其中蕴含的人文气息,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情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人文修养的目的。
大学英语人文教育是通过英语文化的学习带给人的一种经过沉淀的先进文明的思想精神,它不是盲目的效仿,不是刻意的包装,是一种自觉文明的意识。它的构建需要有目标性、认知环境和认知过程。英语教学不同于母语教学,许多学生尤其是成绩欠佳的学生,潜意识中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抵触”思维,而人文教学把关怀、关心、人性化、理性化、科学化带入英语教学中。人文教学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构建教学文化,人文教学打破传统的单一、僵化、封闭的文化模式,营造一种全新的、多元的,以对话、合作、探究、体验等为标志的教学文化体系。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高职英语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建构,就是要通过对英语文化的分析和借鉴,形成一种先进文明的精神气质,避免让大学产出“有知识没文化”的学历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弊端日益显现,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全面人才。21世纪培养的人才要具有进取心和创新精神,具有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具有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法律意识和国际意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标准,培养既有科学素质又有人文素质的人才,已成为教育界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现代高等教育:绿色·科学·人文[J].现代高等教育,2002,(l).
[2]周莹.实行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J].江苏高教.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