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潮:旅游是衡量援建水平的标杆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df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江堰的旅游产业能否恢复和达到震前水平,是衡量援建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上海市对口援建都江堰市,在援建工作中,上海将旅游对口援建工作作为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灾后重建经济合作中的一条主线。
  为全面阐述旅游对口援建工作的重要性,《新民周刊》记者对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指挥部总指挥薛潮进行了专访。
  
  “三心”与“三气”
  
  《新民周刊》:薛总指挥,刚才您在“情系都江堰,感受新家园”2009年上海游客游都江堰的活动启动仪式上,以一个新都江堰人的口吻,热情洋溢地为都江堰的旅游做起了推介,您看到这么多来自上海的游客,有着怎样的感想?
  薛潮:在这个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日子,迎接来自上海家乡的游客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我感到非常高兴。都江堰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是上海和全国游客向往的地方。我非常感谢都江堰市委市政府精心组织了这样一次“情系都江堰、感受新家园”的活动,让上海的游客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都江堰人民的坚强,感受到都江堰灾后重建的新家园、新变化、新气象和新生活。同时,我也非常感谢家乡人民对这次活动的热情参与,感谢你们来参加这次爱心之游、安心之旅、舒心之旅。我先来谈谈爱心之旅。
  汶川特大地震使得都江堰市遭受重创,党中央、国务院将对口支援都江堰市恢复重建,帮助这座城市重现美丽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上海。在抗震救灾和对口支援过程中,上海市民积极参与,真正体现了“黄浦江岷江水水相融,都江堰上海心心相连”的手足亲情。
  旅游是都江堰最大的民生产业,旅游对口援建工作也是上海市對口支援都江堰灾后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和全国各地的游客到都江堰来,加快了都江堰市的产业复苏,提振了当地干部群众重建家园的信心,也温暖着我们这些上海援建者的心。
  因此,我觉得,关心都江堰的旅游就是关心民生,支持都江堰的旅游就是支持民生,上海人多到都江堰来旅游就是对都江堰灾后重建最大的参与、最大的支持和最大的奉献。到都江堰来旅游的人是在用心、用情、用力、身体力行关心着都江堰的恢复重建。
  就此,我认为他们能到都江堰旅游,不仅可以领略都江堰的风光,还可以享受到身心的洗礼、情感的交流与爱心的传递。尤其是上海的游客能到都江堰来旅游,可以感受到重建的变化,提升重建的信心,从而可以持续不断地关注、关爱、支持都江堰的灾后重建。
  《新民周刊》:何为安心之旅与舒心之旅?
  薛潮:都江堰安然无恙,青城山依然美丽!尽管都江堰的旅游产业在地震中遭受重创,但是就像青城山周边的大树依然屹立,群山依旧峥嵘一样,都江堰的旅游设施正在提升、都江堰的旅游环境正在提升、都江堰的接待能力正在提升、都江堰旅游的人气也正在提升。因此,我要感谢大家来参加并宣传安心之旅。
  何为舒心之旅呢,都江堰市是旅游资源的富集区,拥有质地独特的优质旅游资源,这里是世界的“双遗区”,也就是都江堰与青城山。游客们可以体验到独特的人文旅游,享受到高山流水,感受到田野风光,感受到大地的艺术。
  在此,我要再一次号召、邀请更多的人来都江堰旅游,让我们共同为都江堰的旅游凝聚人气、提升名气、汇集财气。
  
  旅游是衡量援建水平的标杆
  
  《新民周刊》:作为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指挥部的总指挥,您怎样思考旅游对口援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薛潮:我一直觉得,中央把对口援建都江堰的任务交给上海,对上海而言,就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要思考,那就是,我们的对口援建,如果不把都江堰的旅游搞上去,某种意义上说,就等于灾后重建任务没有完整完成好。因为我们援建的城市是一座世界双遗区的城市,在这样一个旅游城市参与援建,旅游能否搞上去,是衡量援建效果的重要标杆。这等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衡量重建水平的标准是什么,重建搞好的标志,又是什么?我认为旅游是一个亮点。
  
  我为什么要说旅游是衡量援建效果的标杆呢?旅游也是用世界的眼光来看上海援建,因为在世界双遗区开展对口援建工作,世界关注,都江堰的旅游产业能否恢复和达到震前水平,是衡量我们援建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一直很关注都江堰的旅游对口援建工作。
  《新民周刊》:您刚才提到上海人多到都江堰来旅游就是对灾后重建最大的参与与支持。
  薛潮:是的,正因为有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到都江堰来旅游,我们在这里参与援建的干部、同志才不会觉得孤独。上海人多到都江堰来旅游体现了上海人大爱无疆的精神在延续,在落实,在扩展。这也是上海人参与灾区重建的一个重要载体、一个重要抓手。通过到都江堰旅游,可以持续不断激发并传递上海人的爱心。通过旅游,也不断传递灾区人民灾后重建的变化,提升灾区人民重建的信心,激发灾区人民更好地面向未来,坚定信心。
  《新民周刊》:通过您刚才的介绍,我们明白了旅游对口援建工作的重要性,那么,援建工作开展近一年以来,旅游对口援建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薛潮:我很高兴地告诉你,从地震后景区开放到去年底,上海已经组织了6000多名上海游客到都江堰旅游,在整体下降的旅游市场中不降反升;今年1-2月份上海组织到都江堰的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10%左右。
  我们坚信,在都江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有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全体上海人民的支持,上海的对口援建工作一定会走在全国的前列,都江堰的旅游市场也一定会得到全面振兴。我个人热切地希望在都江堰的景区看到越来越多上海旅行社的引导旗,看到越来越多的上海游客的身影。
  
  近一年的努力
  
  《新民周刊》:薛总指挥,地震后我曾两次到都江堰采访,此次已经是第三次,我深刻体会到都江堰的面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都江堰的旅游也正在恢复生机,我想,在震后实现上述成效,你们一定付出了颇多的努力。
  薛潮:上海人多到都江堰来旅游,不只是对口援建指挥部的同志们在做,不只是6000名援建者在参与,也不仅仅是春秋、上航假期、上海旅行社等企业在组织,而是全体上海人民都在参与。
  《新民周刊》:您能否具体阐述一下?
  薛潮:汶川特大地震使得都江堰市旅游业遭受重创,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以及我们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灾后重建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上海市旅游局开展了对口旅游援建工作。上海市旅游局配合指挥部把旅游对口援建工作作为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灾后重建经济合作中的一条主线,推动都江堰旅游市场的全面振兴。
  大半年以来,围绕旅游市场恢复,援建工作实现了全行业动员,集群式推进,实打实去做,扎扎实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上海充分依托自身客源市场和产业优势,利用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海旅游节等契机,为都江堰市开展旅游专题推介近10场,在上海的星级饭店、旅游咨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等200多处发放都江堰旅游宣传资料近20万份,投放宣传广告近100万元。上海组织了相关媒体、企业100多家赴川采访踏线,将都江堰景点纳入上海“世博之旅”线路中。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29日,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开放,为配合都江堰的景区开放,由上海市政府赵雯副市长率领千余名上海游客飞赴都江堰,为都江堰的旅游业加油呐喊,为都江堰旅游业的恢复拉开了良好的序幕。
  
  《新民周刊》:听说,上海与都江堰就旅游产业签订了多项经济合作?
  薛潮:是的。去年,上海与都江堰签订了48个经济合作项目,其中24个是旅游项目,其中14个组织上海市民到都江堰旅游的合作项目中的13个已经进入了常态化阶段,10个到都江堰投资设立酒店以及旅游设施的项目中4个进展顺利,其余7个正在落实,重点推进。
  与此同时,上海还组织了旅游景区管理、旅游公共服务与管理、旅游饭店管理等三期中高级旅游管理人员赴沪培训班,迄今已为都江堰市培训了100人,受到了都江堰的一致好评。
  《新民周刊》:2009年都江堰旅游市场面临余震影响游客信心、金融危机导致长线游客下降、传统游线与接待能力没有完全恢复等困难,同时,上海其实也面临着市民出游意愿下降、世博旅游工作任务重、营销资金压力大等新情况,在这样的形势下,你们准备如何做好都江堰的旅游对口援建工作?
  薛潮:我刚才说过,旅游业是都江堰的民生产业,是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的重点产业,旅游业的全面振兴也是衡量我们上海对口援建水平的重要标杆。上海市委市政府强调,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的关键是要为民、为民生,我们一直在围绕这个宗旨进行,旅游是民生工程,能带动相当多的产业,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帮助都江堰旅游市场全面振兴。
  
  因为有你
  
  《新民周刊》:听说,2009年,在旅游对口援建方面,上海提出了更高的目标?
  薛潮:我们会继续协助都江堰旅游产品在上海平台上推广,邀请都江堰参加2009年上海旅游节,联合开展国内外营销宣传;继续推动旅行社组织上海市民到都江堰旅游。“情系都江堰,感受新家园”2009年上海游客游都江堰大型系列活动现在已经开展,上海将围绕“五一”、“十一”等重要节点组织上海专列专机团、媒体报道以及旅游企业交流等活动。
  今年,上海旅委等部门将继续开展旅游培训工作,组织旅行社、旅游产业两期共60人的赴沪培训,适时组织上海师资赴都江堰市开展旅游一线从业人员培训。上海将继续落实两地已经签署的旅游项目,今年以来,奉贤、金山、松江等区县已经前来都江堰深化旅游对口合作,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旅行社方面,春秋和铁旅正在推动五一期间旅游专列开通都江堰,上航假期也加大了组织旅游包机的力度,上海旅行社还推出了1200人的常规团计划……
  《新民周刊》:您对都江堰旅游业的未来有着怎样的展望?
  薛潮:我对都江堰的未来充满信心!现在,四川省、成都市推出了许多吸引游客的优惠政策,都江堰市还配套了许多支持上海旅游企业、为上海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举措。我本人还在亲自推动上海和四川两地的宣传互换,号召上海区县、群众团体和相关部门多组织人员和活动到都江堰来。
  我希望,到都江堰来旅游的朋友们回去后一定要告訴你们在上海的亲朋好友,都江堰安然无恙,青城山依旧美丽,都江堰人民和在都江堰对口援建的上海人欢迎你们来都江堰作客。
  你们不仅是到都江堰的游客,你们也是都江堰灾后重建的参与者,让我们一起加入到都江堰灾后重建的伟大事业中。
  因为有你,都江堰的明天将更加美丽。
其他文献
2008年广州的灰霾天数比2007年减少了21天,佛山则减少了41天。“现在,晚上都可以看见城市上空的星星了。”    审慎的乐观    珠江从广州的中心缓缓徐行,穿流而过。灰霾天气总是静悄悄地来到。细心的人会有感知,起码灰霾来临时,在珠江边漫步的人们就明显少了,而对面的高楼大约都隐没在缭绕的如烟似雾中了。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是中国率先对灰霾天气进行预报与预警的城市。  2008年3月10日,广
最近一段时间,被问责官员复出任职的新闻频频见诸媒体:去年10月因胶济铁路超速事故被免职的原济南铁路局局长耿志修,近日以铁道部安全总监的身份参加公务活动;去年因“6·28瓮安事件”被撤销党内职务的原瓮安县县委书记王勤,数月后调任贵州黔南州财政局副局长;2007年因“黑砖窑事件”被撤职的山西省原洪洞县副县长王振俊,早已复出并任该县县长助理职务……  近年来,官员因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或滥用权力等问题被
前幾天,我拜读晓龙的《我的团长我的团》上部,彻底被雷倒。比起《士兵突击》,无论文字表述,人物刻画,情节推进等,各方面品质低了N个档次,为仓促之作,大有庸俗的军事历史肥皂剧味道。  我们看到,很多没有一线部队作战经历作家的作品中,即使情节是虚构的,也不能天马行空,闭门意淫。成功的描写无不取材于某些真实的战例,对于南天门攻坚阻击战,文艺兵晓龙显然遇到大麻烦。“仓促”迫使他再次“意淫”处理。一群乌合之众
4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大幅提高煙草税,把联邦烟草税从每包39美分提高至1.01美元。政府希望通过高税收来促使烟民戒烟,但重税并不意味着香烟价格一定会提高。有些国家的烟草公司情愿减少一点利润,也要保证烟民继续消费。
在这一场闹得轰轰烈烈的“导弹危机”中,只有日本成了最大赢家,即它利用此次危机又向军事大国化和正常国家化目标迈进了一步。    联合国安理会最近就朝鲜发射火箭问题,通过了一份主席声明。声明“谴责”了朝鲜4月5日进行的火箭发射行为,安理会同意调整1718号决议的第8项条款,在24日前向制裁委员会提交调整制裁的内容。  安理会主席声明的发表,使一场围绕如何制裁朝鲜的国际争论总算有了一个小结。在这一场闹得
倘若人性贪婪的弱点,无法在制度与道德下被约束,人性的灾难将无法避免。    我的老朋友是家上市公司的老板,他的家族物流公司,创业至今已有半个世纪,数年前企业挂牌上市,业绩一直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  去年全球遭受金融海啸的袭击,但是他的物流公司,凭借多年来与老客户的良好关系,加上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利润同比仍较上一年度增加,赚了人民币3500万。  按说一家员工整千人的中型企业,这样的成绩并不突出;然
泰国传统的泼水节还没到,东盟峰会就被浇了一盆冷水,凉透泰国政府的心。    阿披实很想把第14届东盟峰会办好,他刚当选泰国总理时就做出过这样的承诺。再者,既定于4月10日——12日召开的东盟峰会对于东亚的意义,好比G20之于全球。  挑选了有着“东方夏威夷”的海滨城市帕塔亚作为会址,花了1亿泰铢(约1900万元人民币)安保费,投入约8000名军警,还精心准备泰式晚宴。结果,既不安,也不饱。    
把新医改放到改革的历史中去看,不难发现其新意。但新意要兑现,取决于难题能否解决。    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说,中国此前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基本失败。这个说法遭到卫生部和医疗系统的抵制,却得到了来自普通民众和学术界的认可。从那时候到现在,4年时间过去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终于公布了题为《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新医改方案。4月6日同时公布了一个较为具体的3年计划,其中说,3
“后仇和時代”的县委书记们既有一个仇和榜样,又希望能够走出仇和的影子,他们要做自己,不要做“第二个仇和”。    “过高的利息让借贷人不堪重负,逼败了企业,逼垮了家庭,逼毁了个人。”“做广告不是发达地区的专利。”“代表睢宁县人民,向杨师傅表达歉意。”  睢宁县委书记王天琦是躲在这些话后面的人。在睢宁县内,尽管高利贷问题搅得人心惶惶,王天琦在民众中的威信不减。在睢宁县外,“进京做广告”和“西湖边道歉
中国楼市既经不得冬寒,又经不住春暖,常常迷恋于酷夏的狂热,总是梦萦于金秋的收割。    中国楼市,有点“叶公好龙”。冬天里煎熬时声声唤春回,一朝阳春到,却是满脸的错愕,产生“小阳春能春多久”的问号。也难怪,曾经多少权威,言之凿凿,断定2009是严冬。如今冬天思维的气息尚在弥漫。卜问“小阳春”能有多久,显然说明信心不足。  参加过好几个论坛,听到各样解读。政策效应、刚需释放,作为春之由来的论证;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