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60128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回顾性总结无创正压通气治疗(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2月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33例进行疗效分析,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呼吸、心率、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经NIPPV方法治疗的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后1~2小时、24小时、72小时后HR、RR、SaO2、PaO2、PaCO2、pH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NIPPV治疗可以降低PaCO2,减轻呼吸困难,降低气管插管和有创呼吸机的使用,降低患者病死率。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效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2月收治疗AECOPD并Ⅱ型呼衰患者133例, 其中男84例,女48例,年龄48~87岁,平均69.3±4.3岁,病程5~41年。COPD诊断标准符和文献[1]。所有入选病例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性,可伴有发热等症状。治疗前PaO2<60mmHg,PaCO2>50mmHg。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男45例,女27例,平均年龄69.3±4.5岁,平均病程16.7±8.4年;对照组61例,男39例,女22例,平均年龄69.3±4.1岁,平均病程16.4±7.9年。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HR、RR、PaO2、PaCO2、p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均有自主呼吸,其中112例意识清醒,17例轻度嗜睡,3例处于昏睡状态。
  治疗方法: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包括氧疗、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纠正离子紊乱酸硷失衡等。对照组PaCO2>80mmHg或有嗜睡表现者,静滴可拉明。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NIPPV辅助呼吸。NIPPV使用伟康公司生产的vision呼吸机,工作方式为S/T,采用口鼻面罩。吸气压力(IPAP)从8~10cmH2O开始调整,最终压力12~25cmH2O。呼气压力(EPAP)4~6cmH2O。吸氧浓度根椐患者血氧饱和度调整,使血氧饱和度达到或略超过90%。通气时间视患者情况而定,每天4~18个小时。
  观察指标:记录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3小时、24小时、72小时的HR、RR、血气分析及最后疾病转归。
  疗效评价标准:①有效:治疗后呼吸困难改善,血气恢复或接近发病前,康复出院。②无效:治疗后呼吸困难未能改善,出现肺性脑病、呼吸心跳停止,行有创呼吸者。
  统计学方法: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及X2检验。
  
  结 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实施NIPPV后3小时就能改善治疗组患者的动脉血的pH、PaCO2、PaO2,减慢心率与呼吸频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小时上述指标持续改善;而对照组上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临床疗效观察:133例患者中有效114例,无效19例。其中治疗组无效4例,占治疗组5.56%;对照组无效15例,占对照组24.59%,明显多于对治疗组(P<0.05>。死亡,治疗组1例(1.39%),对照组5例(8.20%),对照组明显多于治疗组。
  
  讨 论
  NIPPV治疗AECOPD的呼吸生理学效应: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进展。COPD患者由于气道气流受限,呼吸肌负荷长期过重,往往存在呼吸肌功能受损。各种原因引起的AECOPD,病情急剧加重,呼吸频率增快,呼吸肌负荷加重,耗氧增加,极易发生呼吸衰竭引起低氧血症和CO2潴留。NPPPV可以克服气道阻力,同时抵消内源性呼气末压力,代替呼吸肌使其得到休息,促进呼吸肌疲劳的恢复,改善肺通气功能,显著地改善AECOPD患者的酸中毒、低氧血症和CO2潴留。Giraul等研究发现,COPD患者在自主呼吸、不同模式NIPPV时患者的膈肌电活动、跨膈压、呼吸机做功均显著低于自主呼吸状态。
  NIPPV治疗AECOPD的临床效果:从本组研究看出应用NIPPV后明显改善AECOPD患者的预后,降低气管的插管率,减少院内的病死率。部分研究[2]表明NIPPV能缩短AECOPD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
  NIPPV在AE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昏迷患者中的应用:在治疗组伴有昏迷的患者中应用NIPPV,可使患者的PaCO2明显下降,意识转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ECOPD患者呼衰昏迷主要与PaCO2增高、PaO2低等因素有关。NIPPV通过提高肺泡通气量较快的降低PaCO2,升高PaO2,使昏迷患者转清。有研究[3]表明,NIPPV对大多数患者的疗效是满意的,但要做好痰液、分泌物的引流,密切观察,随时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2 Brochard L,Mancebo J,Wysocki M,et al.Noninvasive ventilation for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N Engl J Med,1995,333:817-822.
  3 陈欲晓,徐思成.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601-1606.
其他文献
目的:华池县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危险因素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在社区已确诊的735例门诊高血压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血压控制情况及生活饮食行为习惯进行统计
为优化分层存储系统中数据迁移策略性能,进一步提高整个存储系统的存储性能,提出一个基于数据块级别的价值评价模型。综合考虑块级数据特点,分别量化块级数据大小、读写频次
评估酶法改性1,3-DG猪脂肪的安全性,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依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以KM小鼠和SD大鼠为受试动物进行急性毒性、遗传毒性试验(包括Ames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治疗 特点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1]。随着增龄,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减少,胶原含量增多,中层钙质沉着,内膜纤维斑块形成使动脉管腔变窄,腔/壁比值和管腔面积下降,血管硬度增大,弹性下降,使得收缩期血液流入时压力更高。另外动脉硬化引起脉搏波增大和波反射提前到达,反射波落在大动脉压力波的时相从舒张期提前到收缩期,导致迟发的收缩期波峰出现,严重时反射波压力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磷化氢气体中毒患者的护理。方法:对12例经呼吸道吸入磷化氢中毒患者均采用综合内科对症支持治疗方法,对不同程度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12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心肌酶谱及心电图基本正常。12例患者均随访,未发现明显后遗症。结论:急性磷化氢气体中毒死亡率高,根据不同程度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患者恢复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磷化氢 中毒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