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对电火花线切割碳钢工件的亚表面层组织金相观测和微观硬度测量,分析不同碳含量碳钢工件亚表面层的微观组织结构,获得不同碳含量碳钢工件亚表面层的微观硬度分布情况,结
【机 构】
:
中南大学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机电工程学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805552),中南大学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ZZYJKT2018-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电火花线切割碳钢工件的亚表面层组织金相观测和微观硬度测量,分析不同碳含量碳钢工件亚表面层的微观组织结构,获得不同碳含量碳钢工件亚表面层的微观硬度分布情况,结合材料相变理论,阐明工件微观组织和微观硬度分布的形成机理。随后,设计单因素实验,分析工艺参数和碳含量的增加对于重铸层厚度(RLT)的影响规律,并分析这些影响规律的内在原因。实验结果显示重铸层厚度随碳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重铸层厚度随脉冲电流和脉冲宽度增大而增大,随间隙电压增大而减小。该研究可为实际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过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锥度线切割机床钼丝(刀具)空间姿态误差对加工工件锥角精度影响很大,且其空间姿态状况主要由U和V轴运动来控制。为了减小空间姿态误差,针对某种大锥度线切割机床,首先以多体理
直角铣头通过柔性同步功能把虚拟轴C轴(即铣头旋转分度轴)与Cs轴构成主从同步,并由外置编码器对分度的实际位置进行反馈,并通过PMC程序控制直角铣头端齿盘的脱开与啮合,以及
叠层制备工件因高温制备环境易出现翘曲变形。实际制备工艺因制备时间差会产生降温梯度。因此充分考虑成形过程中沿厚度方向形成的温度梯度。建立了翘曲变形模型。根据具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