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变革

来源 :大科技·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1980_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个有关于城乡建设、土地用途的重要纲领,它是我国进行相关土地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对于可持续发展来说,不单单维持生态平衡,更主要的是对资源做好充分的使用。由于土地作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对土地是否可以实现科学利用,是值得相关人员深思的话题。本文浅析新形势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变革。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剖析;变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5-0282-01
  引 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简称“土地规划”)是指导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引导城乡建设的重要依据。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轮土地规划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层次分明、制度健全的规划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空间规划之一,为我国的耕地保护和快速城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1 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重要性
  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加强农村土地利用供给的精细化管理,统筹合理安排农村各项土地利用活动,优化农村用地结构和布局,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向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转变,对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为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规划,规划比例尺较大,导致作为最小行政单位的村级缺乏详细的规划指导。同时,随着增量空间的逐步减少,如何充分利用村庄的存量空间,整合农村零星分散的宅基地,盘活低效用地,显得尤为重要。2017年2月,原国土资源部《关于有序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要求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根据部署,要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统筹考虑村庄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等相关规划,整体推进山水林田湖村路综合整治,发挥综合效益,保障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的各类用地,支持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村土地利用规划是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依据,需根据村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村民意愿,综合研究确定土地利用目标,统筹安排经济发展、生态保护、耕地保护、村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环境整治以及文化传承等各项用地,在村域空间内统筹安排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从土地资源利用的角度看,在此过程中需要解决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农村土地利用布局以及土地重点保障方面等问题,对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发展方向、利用方向等制定正确的引导方案,这种方式能够将土地规划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农村土地是农村发展的主要生命线,因此,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和规划,能够对农村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同时还能对其中的农村土地利用等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由此可以看出,新形势下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对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2 土地规划如何变革
  2.1 构建“国土规划+空间规划+功能区规划”三层次土地规划编制体系
  处理好与城乡规划的关系,土地规划应弱化建设用地布局,强化土地用途管制,通过用途管制,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研究提出建立“国土规划+空间规划+功能区规划”的层次分明、传导清晰的土地规划编制体系,国家层面编制国土规划,省、市级层面编制空间规划,县、乡级层面编制土地利用功能区规划。国土规划以政策性、宏观性为主,重在对国土空间开发、资源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和保障体系建设等做出总体部署与统筹安排,确定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国土开发强度等主要指标。空间规划统筹各类规划,明确城镇、农业、生态空间,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即“三区三线”)。省级空间规划落实全国国土规划分解的主要指标,统筹协调市级空间规划。市级空间规划与省级空间规划联动编制,重在落實省级空间规划分解的主要指标,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确定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县、乡级土地利用功能区规划深化落实市级空间规划“三区三线”,统筹衔接相关规划,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区,引导各项建设活动和产业发展向对应的功能区聚集。功能区实行建设项目准入和功能区兼容性管理。
  2.2 让公众参与到规划的整个运行过程之中
  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实行和监管之中,从而为政府的规划增加了一个思考维度,有助于实现科学决策,并且这也顺应民主发展潮流,让民众意见和建议能够有效的表达和传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此外,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身的来讲,公众参与也有助于其自身的地位的稳固和提升。
  2.3 明确不同层级规划编制深度,加强强制性内容传导
  不同层级的规划定位、不同的比例尺决定了规划编制深度不一样。其中省、市级规划均涉及划定“三区三线”,但划定的深度有所差异,省级空间规划主要是明确划定的技术标准,制定“三线”管理规定,在省域层面做好统筹,确保市级空间规划汇总后“三区三线”结构合理性;市级空间规划固化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和基本农田红线。区级规划划定一级功能区,乡级规划在一级功能区基础上划定二级功能区。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国土开发强度、生态用地比例等作为约束性指标逐级传导至区级规划;基本农田、城镇用地、生态空间面积、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作为乡级规划约束性指标,预期性指标由各级规划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3 结 语
  总之,规划不是在纸上随意的勾画,也不是只在墙上挂着,规划要具有未来导向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能有效解决市场中的各种问题,是以后进行土地利用实践的基础;因此,一定要树立科学的规划理念,全面提高规划的实用性,加强土地监管,确保各项规划都能执行到位,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 维.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众参与中的政府角色[J].安徽农业科学,2015.
  [2]宗积章,姚静林.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5.
  [3]单 美,王 静,王 训,马 平.新农村建设村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27(02):76~79.
  收稿日期:2018-11-3
其他文献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对社会自学者进行以高等学历考试为主的国家考试制度,又是一种建立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人民群众对官员作风及行为的要求和监督都越来越严格。特别是2003年“非典”引发的行政问责改革潮以来,这种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