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zhan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是其中的必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級阶段,再加上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如何在教学中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许多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展开探讨,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对当前的教育产生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初探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初期阶段,小学的数学课程作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具有不可言表的重要性。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把情境式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机地相结合,从而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这样利于实现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效率。
  1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小学生的学习一般都是出于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点,所以抓住小学生的兴趣才是问题情境教学的目的。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多利用一些能够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方法,比如生动活泼的语言,具体形象的道具,有趣的视频或图片等等。比如在学习十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很多小学生日常所见的动植物做为道具,先选出四个小朋友,每一个小朋友手中都拿着一个红苹果,六只大公鸡,三只毛茸茸的小黄鸡,五朵小红花和两只小蜜蜂。当这些道具出现的时候,小学生们的注意里一定都在这些道具身上,教师抓住时机,向小学生们提问,在讲台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几个大苹果,几个大公鸡?鲜花和蜜蜂的数量谁多谁少?因为对这些道具非常感兴趣,所以学生一定会对教师的问题非常感兴趣,迫不及待的想要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还可以把这些道具作为奖品,奖励给回答正确的学生们,这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字就得到了提高,这节课的学习氛围也会异常的热烈,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十以内的加减法的知识。
  2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小学的数学,这些基础的数学知识几乎都来源与生活,并且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用得上。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课本知识与小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把小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带入到课堂中来,让小学生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生活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把学生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复习,而且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加了自己的成就感,也间接提升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如果我们要用一个长80米的墙为一个边,用一个长100米的铁栅栏围成一个停车场,要求停车场的面积不能小于800平方米,应该怎么办?面对这样一个实际的数学问题,学生们会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运算和设计,在激烈的讨论和多次的尝试之后,最终会得出一个最佳的答案。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最好的例子,在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而且能够灵活运用到现实问题当中来,感受到数学就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学科。
  3创设竞争情景,使学生提高兴趣
  小学生不仅爱动、好奇,而且还非常好胜。针对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数学教师可以将竞争机制带入数学课堂,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精心创设竞争式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实践也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竞争环节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每节课开始之前,为了更好了保证课堂纪律,数学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以5人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告诉学生,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会评出最优秀的小组,条件是该组成员上课遵守纪律、认证听讲、积极提问、配合教学。在好胜心的驱使下,每组成员都会为了得到优秀而努力,在课上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讨上,这会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选出最优秀的小组并且给予表扬,对于表现不够好的小组,教师也要进行鼓励并提出希望和要求。这样,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都会提高。可见,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效果也会很好,还可以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4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提升也影响着对数学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在选择数学的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研究,教材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并且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所选择的材料和素材还要能够打破常规,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开放性的习题和思考机会,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视野,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值得重视的是,学生的思维是要有意识得去培养的,这就需要教师整合好数学资源,挖掘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为社会提供创造性人才。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为学生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情境创设,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通过教学情境学习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知识的丰富内涵、体会数学与我们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在学习和体验数学知识实用性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张涛.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7(04):284.
  [2]张春莉.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7(03):293.
  [3]高庆功.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92.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创设生活情境、引导体验,引入生活案例、自主探究,开展生活活动、内化行为三方面研究如何在生活教学中建构生动式品德与社会课堂,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不断成长成才。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情境;成才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而“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烦恼为主线故事来引导他们的成长,故“品德与社会”一课的理论知识就和艺术一样,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生
10月中旬的十三师红星二场,是一年当中最为忙碌的时节,也是作物丰收的时节。一场降温过后,在六连片区的公路两边,成片黄澄澄的胡杨很有看点。经历了冬的沉寂,春的孕育,夏的热
在驾驶员和车轮之间使用机械连接的前轴上,主动转向系统为驾驶员实现独立的转向行为提供一种新的可能.该系统是由齿轮齿条转向系统、一对双行星齿轮和一个电动传动装置组成,
2001年9月4日,我公司的前身——原运输处执行将某钻井队搬迁的任务。当晚,执行任务的一辆30t加藤吊车和一辆25t加藤吊车联合将6000m钻机从拖车上抬卸下车。当两吊车将钻机从拖
传统化石能源日益匮乏,其燃烧产生的污染日益严重,低碳环保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航运业开始重视节省燃料,来减少有害物的排放。有着零污染、分布广泛等特点的太阳能和风能在船舶上的应用研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为了探究风光互补装置在船舶上的应用,提高其转换效率,本文以如何提高太阳能和风能转换的输出功率为侧重点,就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的最大功率跟踪和风机的偏航控制系统进行研究。首先研究了太阳能、
能成为国际买家的考察对象,对许多中国企业来说可望而不可求。要想入围初轮考察名单,就需要经历一番严格的资料审核,那种“扒皮敲髓”式的审查足以让众多企业不堪忍受。通过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