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y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高职“三全育人”内涵有了新的内容,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存在主观制约因素与客观制约因素,文章对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作介绍。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三全育人 制约因素 对策
  三全育人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并不崭新。2000年以后党中央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头,再次提出了形成高校德育的合力,。2005年1月17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各高校要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员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机制”。这是党中央第一次在会议上明确提出“三全育人”的口号,尽管这种理念早就达成了共识。说明了“三全育人”理念在当今时代并不过时,相反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意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我国许多本科院校不断推进三全育人的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为了促进学生成人成才,许多高职院校在大力探索三全育人教育模式。
  一、“三全育人”的内涵界定
  “三全育人”是一个系统概念,从以往学者的研究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方面存在很大的交叉和相似之处。
  首先,关于“育人”的内涵界定来看,有学者侧重于狭义的育人即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学者侧重于广义的育人范畴,既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又包括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教育。
  “全员育人”有广义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即全体社会成员都有育人的责任;就狭义而言,即高校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有育人意识,承担起育人职责,相互配合,交叉合作,形成完整、全面、和谐的大学生育人工作体系和格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狭义育人也涵盖了企业一方。
  “全程育人”主要是从时间上而言,即指大学生从入校到毕业整个过程成人成才的基本规律,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规划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不同阶段的育人的工作重点和方法措施,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全方位育人”国内学者多数认为主要是从空间上而言的,笔者认为可以从教育的涵盖内容与环节理解,即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通过有形的或者无形的手段把思想政治教育渗入学习和生活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各个方面,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人格修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总之,尚无理念界定,多集中在实践操作。
  本文探讨的是“全员育人”是广义的育人范畴,“全方位育人”探讨的是教育的空间及涵盖的教育内容。
  二、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制约因素
  (一)客观制约因素
  1.时间因素对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制约。在高职教学改革中,实践教学的地位日益凸显。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襄樊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意见》即襄职院教[2011]8号文件中提出要推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合理设计课程实训、岗位见习、轮岗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与企业的联动从一年级一直到毕业顶岗实习,因此学生教育管理时间尤其是第二课堂教育及课余教育时间呈现出典型的碎片化特征,构成了高职院校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时间特征,这与本科院校有着根本的区别。具体实践表现为学生有时间时教师没有时间,教师有时间时学生无时间。如何实现学生与教师时间的无缝对接就构成了三全育人的首要因素。
  2.制度设计、考评体系对三全育人的制约
  高职院校有教学、科研、学工、后勤等诸多部门,如何对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学部门考核育人工作,以及在以教学为中心的学校工作中如何让学生教育管理部门专心做好育人工作等、学校后勤管理部门的育人工作如何考核等诸如此类的制度设计成为制约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又一客观因素。即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推动学校各个部门、各个角色从必须干到乐于干。
  3.“三全育人”的教育内容合理与否对“三全育人”工作推进的制约。“三全育人”涉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个方面,三者的内容设计与衔接是否合理制约着高职三全育人工作的推进。
  (二)主观的制约因素
  “三全育人”的主导者是教师、服务人员、教务学工管理人员,他们对“三全育人”的认知程度制约着“三全育人”的推进,即通常所说的教而不管、教而不育、管而不育的现象。教学只管教学、管理只管理,教学管理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沟通。在具体实践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三全育人”涉及的各个教育主体、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各自为战,教书、管理、服务与育人是两张皮。
  2.“三全育人”是个人的行为而非集体的行为。
  3.“三全育人”停留在自发的层面而非自觉的层面,对其运行的规律及机制较少涉及。
  教育主体对“三全育人”的认知包括三个层面:
  1.从微观层面看,教育、管理、服务者个体对“三全育人”的认知程度尤其是班主任(辅导员)及教师对“三全育人”的认知程度。
  2.从中观层面看,教务、学工、后勤部门对“三全育人”的认知程度制约着“三全育人工作的推进。
  3.从宏观层面看,整个学校层面对“三全育人”的认知程度制约着“三全育人”工作的推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文件.
  [2]林景华.关于高等学校全方位育人的几点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2):32.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改形势下,初中化学教学要重视探究性教学开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激起学生的探究意识,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由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小组合作 化学实验 创新能力 问题情境  新课改形势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要重视探究性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下面我结合初中化学教学谈谈如何开展合作、探究学
摘 要: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成人成才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之一,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安排、考核,使社会实践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 社会实践 大学生 高校 全面发展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形式和途径,是高校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让大学生接触社会、
摘 要: 学生在初中待了三年,熟悉了校园的一草一木,熟悉了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一旦离开了熟悉的环境进入高中,便又面临着新的环境。陌生的高中校园,陌生的高中师生,很多同学一开始极不适应,给学科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很好地开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在高一第一堂课上,作者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入手,首先让学生喜欢上化学教师,然后喜欢上作者所教的化学课。  关键词: 高一化学课 人际关系 学科魅力 树立理想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多元智能理论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问题,从改变以往的学生观、重新定位教学观、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观念的变化带来教学行为的变化四个方面阐述多元智能理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生物教学 教学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是霍华德·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其理论核心是:人的智力结构是多方面的,在每个人的智力结构中有八种智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智能和弱
摘 要: 教学工作是一项艰辛的工作,需要教师有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教学能力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课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更高。  关键词: 职业道德 思想品德素质 科学化素质 职业能力素质 身体心理素质  在职业道德课教学过程中,我深深感到教学与教师的关系犹如空气、水与人的关系一样,须臾不可分离。职业道德课教学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通过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我逐渐领悟到教师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