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沿黄八市生态经济效率测评及分异研究

来源 :人民黄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c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河南省跨越黃河中游和下游,是中原经济区的主体,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居于承东启西的重要地位,河南省沿黄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事关整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了给河南省及其沿黄经济带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乃至整个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运用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莫兰指数等,对河南省及沿黄八市生态经济效率进行测评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2007—2017年,河南省生态经济效率从0.831波动上升到0.921,目前仍没有达到全效率水平,即生态经济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的情况,生态经济建设有待加强;沿黄八市生态经济效率差别较大,除洛阳市外都表现出上升态势;河南省生态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在沿黄八市中济源和郑州市的生态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较为平稳、Malmquist指数在1.0上下小幅波动,而其他六市生态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波动相对较大、Malmquist指数分别在2009—2010年和2015—2016年出现较大峰值;从空间分布差异来看,河南省各市生态经济效率差异逐渐缩小,其全局空间相关性在2007年较弱、在2017年则进一步弱化为随机分布,小部分城市表现出集聚特征。
  关键词:生态经济效率;Super-SBM模型;Malmquist指数;莫兰指数;沿黄八市;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127;TV882.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0-1379.2021.08.003
  引用格式:孙建国,王亚杰,张海艳.河南省沿黄八市生态经济效率测评及分异研究[J].人民黄河,2021,43(8):14-18.
  Abstract: Crossing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Henan Province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enan Province along the Yellow River economic belt is related to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Yellow River Basin.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enan Province and its economic belt along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Yellow River Basin, the super-efficiency Super-SBM model, Malmquist index and Moran index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co-economic efficiency of Henan Province and the eight citie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and analyz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ary law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co-economic efficiency of Henan Province fluctuates from 0.831 to 0.921 from 2007 to 2017 and it has not yet reached the full efficiency stage, that is, the allocation of ecological economic resources is unreasonabl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conomy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the eco-economic efficiency of the eight citie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are quite different, with the exception of Luoyang City showing an upward trend;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the ecological economy of Henan Province is on the rise and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the ecological economy in the eight citie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Jiyuan and Zhengzhou has changed relatively smoothly, the Malmquist index fluctuates slightly around 1.0, while the other six cities have relatively large fluctuations in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the ecological economy, the Malmquist index has a large peak in 2009-2010 and 2015-2016 respectively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fferences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differences in eco-economic efficiency of cities in Henan Province are gradually narrowed, the global spatial correlation is weak in 2007 and is further weakened to random distribution in 2017 and a small number of cities show agglomeration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eco-economic efficiency; Super-SBM model; Malmquist index; Moran index; eight cities along Yellow River; Henan Province
  河南省跨越黄河中游和下游,是中原经济区的主体,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居于承东启西的重要地位,河南省沿黄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事关整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目前,关于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涉及生态效率、经济发展优化路径、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资本、旅游经济[1-14]等方面。生态经济效率反映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是评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目前关于生态经济效率的研究多集中在国家层面或者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和西部地区[15-19],对于省级层面生态经济效率的研究较少,尚无对河南省沿黄经济带生态经济效率的研究。本研究对河南省及其沿黄八市的生态经济效率进行测评,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以期为河南省及其沿黄经济带乃至整个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区经济概况
  河南省2019年GDP为54 259.2亿元,居全国第5位,约占黄河流域九省(区)的1/5。但是,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2019年河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 903元,大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0 733元,亦低于同处于黄河流域的山东、内蒙古、四川、陕西和宁夏,居于全国第23位。
  2019年河南沿黄八市(三门峡、洛阳、济源、郑州、焦作、新乡、开封、濮阳)常住人口约3 797万人,约占河南省总人口的39%,GDP约28 390.3亿元,占河南省GDP的52%。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河南沿黄八市差异很大,省会郑州人均可支配收入远高于其他七市,而开封、濮阳则低于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
  1.2 研究方法
  1.2.1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
  生态经济效率的测度是一种多投入、多产出的分析,其方法主要包括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熵权法和Tobit模型法等。数据包络分析法是评价生态经济效率的一种常用方法,但是没有将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分开,忽略了松弛变量的影响。考虑到生态经济效率决策中的非期望产出,本研究选择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对生态经济效率进行测算,其模型公式如下:
  1.2.2 Malmquist指数
  Malmquist指数法与DEA结合,可以测算不同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将其作为生态经济效率MI。MI可以分解为效率改变指数(EC)和技术进步指数(TC)。根据所参考的生产前沿的不同,Malmquist指数有不同的类型,本研究选择应用较广的相邻前沿交叉参比Malmquist指数,即首先参考相邻两期各自的生产前沿得出两个MI,这两个MI的几何平均值就是所求的Malmquist指数。其公式为
  MI、EC和TC的关系为
  MI=EC×TC
  MI大于1表示全要素生产率上升,小于1表示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等于1表示全要素生产率不变;TC大于1表示技术进步,小于1表示技术退步,等于1表示技术不变;EC大于1表示效率上升,小于1表示效率下降,等于1表示效率不变。
  1.2.3 空间自相关分析
  地理事物之间的距离越近,其相关性往往越强。本研究选择应用较广的莫兰指数来分析生态经济效率在空间上的相关性。全局莫兰指数及局部莫兰指数计算公式分别为
  I1的取值范围为[-1,1],大于0表示具有相似属性的地理事物聚集在一起,小于0则表示具有不同属性特征的地理单元表现出聚集性,接近于0则表示地理单元在空间上不存在自相关性。I2的取值范围则不限于[-1,1],正值表示存在相似值聚集,负值表示存在相异值聚集。
  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并考虑所需数据的可取得情况,构建的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在投入方面设置3个投入指标,分别为资本投入(固定资产存量)、劳动力投入(社会从业人数)和资源投入(能源消耗总量);在产出方面分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即环境负产出),期望产出包括经济产出(GDP)和社会产出(人均GDP)2個指标,非期望产出包括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2个指标。
  由于2007年之前及2017年之后河南省各市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等指标数据缺失,因此研究时段设定为2007—2017年。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逐年《河南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河南省地方统计局官网,个别缺失数据采用平均值法进行插补。
  2 结果分析
  2.1 生态经济效率测评结果及分析
  运用MaxDEApro.6软件进行运算,得到的河南省及沿黄八市2007—2017年生态经济效率见表2。整体上,河南省生态经济效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从2007年的0.831上升到2017年的0.921,但是仍没有达到全效率水平,这说明河南省生态经济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的情况,生态经济建设有待加强。
  由表2可知,河南省沿黄八市的生态经济效率差别较大。2007—2017年,沿黄八市除洛阳市外生态经济效率都表现出上升态势。洛阳市的生态经济效率在2010年及之前一直大于1,处于全效率水平,但是2011年后一直处于不完全效率水平,主要原因是洛阳为典型的工业型城市,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一直是“二三一”,即第二产业(工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增长主要靠工业拉动。新乡、焦作和濮阳的生态经济效率在河南省沿黄八市中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这3个市都属“2+26”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存在能源过度依靠煤炭、经济过度依靠重工业等问题。三门峡市生态经济效率2007年为0.701、2017年大幅提高到1.144,说明其生态经济建设成效显著。郑州和济源市的生态经济效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得益于其重视绿色发展政策和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开封市的生态经济效率目前也处于较高水平,但是其产业发展不足,经济总量在河南省处于中等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护患沟通技巧在基层医院妇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1月基层医院妇科患者49例,按照护理沟通模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应用护患沟通技巧;B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A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护理中运用护患沟通技巧,可提升护理质量,优化妇科护理成效,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患者投诉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摘 要:为全面提升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针对黄河流域面临的洪水风险威胁、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水治理能力不足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思想,提出黄河源头区,黄河上、中、下游地区,黄河口及三角洲地区五区协同保护的水安全保障空间布局。从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完善防洪减灾体系、确保黄河长治久安,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维护黄河健康生命,系统实施水土流失综合防
摘 要:為研究蒸发序列非一致性,增强水文频率计算的稳定性,以黄河流域典型三级区蒸发序列为研究对象,以GAMLSS模型为基础,选择黄河流域5个典型水资源三级区,引入时间t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参数拟合,分析各三级区年、汛期、非汛期蒸发序列的非一致性特征。采用Kendall法进行趋势检验,Mann-Kendall法和5 a滑动T检验法进行突变检验。分析结果表明:①伊洛河、三门峡—小浪底区间、花园口以下干流区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腹泻及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及体征消失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且安全性高。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9月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患儿120例,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
摘 要:岸线保护与利用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针对黄河下游开展适应新形势的岸线保护与利用量化分析方法研究,结合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科学划定原阳岸线范围,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2000—2015年原阳岸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势及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原阳岸线防洪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多重要求,构建了权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模拟2025年原阳岸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