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预算管理探析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预算管理是国外企业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我国企业应该深刻认识预算管理的內涵,认识到预算管理是提高企业公司治理水平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进而,企业应该注意目前实施预算管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从意识与实践两个层面去提高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预算管理;内涵;措施
  
  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全面预算的概念和理论开始进入我国。但是预算管理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推广。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企业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外国企业采取预算管理取得的成效使我国的大多数企业真正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虽然企业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我国实行预算管理的企业,由于对预算管理理解的片面性和缺乏处理实务的经验,预算管理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笔者基于从事预算管理的的多年工作经历,并结合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的现状,为企业的实行预算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企业实行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1.预算管理的内涵
  预算是以资本计划和运营计划为依据,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解,使之具体化为企业内部各管理部门、分支机构的目标,以此作为日常工作的参考标准和事后进行业绩评价的依据,通常表现为货币化的计划。而预算管理是指在企业在资本计划和运营计划的指导下,为企业各项管理以及执行各项业务主体制定明确的目标,以此作为其工作展开和业绩评价的财务参照标准,从而成为实现公司战略、经营计划和日常业务执行紧密结合的有效管理工具。
  2.企业实施预算管理是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现代企业由于其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经营环境的复杂多变,运营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纰漏,一个细小的问题和疏漏都可能引发比较大的危机,预算管理的实施有利于发现管理中的漏洞,同时为出资人提供了合理有效监督的平台,有利于对经营者业绩的评价、考核和奖惩。同时,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有利于解决困扰经营者的分权管理与集权控制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产权结构逐渐趋于多元化,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投资者不仅关注企业当前实现的利润,而且关注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和利润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经营预警机制的建立,落实企业目标责任,挖掘企业资源潜力,实施精细生产、流程再造等现代管理模式。
  3.企业实施预算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定销的财务预算管理是连接市场与企业的纽带和桥梁。通过预算管理,可以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长期在市场上获得最大收益。同时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层层下达,层层反馈”过程,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了保证。
  
  二、企业实行预算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编制预算的目的目标不清晰
  一方面,一些企业编制预算,其目的并不明确,对如何安排和实施预算,缺乏深刻的理解。有些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编制,企业为了完成任务,简单应付了事;也有不少企业为了在企业管理水平认定方面能得到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认同,纷纷编制预算,实施预算管理,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预算管理的制度性文件。另一方面,预算目标最终目的是要确保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预算管理成功的企业都是先有企业战略,再将企业战略目标分解并细化为预算目标。但许多企业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只重视短期经营活动,忽视长期发展目标,致使各期编制的预算缺乏连续性,预算指标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不相适应。
  2.编制预算的氛围不够和谐
  很多人都认为预算是财务行为,应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制定和控制,甚至把预算理解为是财务部门控制资金支出的计划和措施。其实,预算管理的既是一个事前的管理也是事中及事后的管理,即事前预测、事中监控反馈、事后总结改进;而从其内容上来看,它包括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筹资预算和业务预算,它不仅仅涉及到企业的管理层、财务部门,没有经营生产销售等部门的配合,也无法进行下去。
  3.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
  全面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少数部门和少数人是不能做好的。有的企业没有一个统一的专门管理机构,以致预算管理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冲突不能得到有效地协调和解决,影响了预算的执行。
  4.预算编制方法简单化
  我国多数企业均采用增量预算编制方法,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增量预算的编制简便,二是给预算的确定留下了讨价还价空间,三是承认历史水平的合理性。尽管增量或减量已经考虑了某些非正常因素,但确立增量或减量的幅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主观性,致使预算的编制未能真正起到高效率的作用。
  5.预算管理的考核体系不完善
  企业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来考核企业预算管理的成效。譬如,部分企业只是简单地对总费用率和费用总额进行粗线条的考核,考核之后又未进行适当的奖惩,对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距较大的,存在考核难、评价难、奖惩难,往往到年底草草了事,未能真正做到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
  
  三、企业实行预算管理的措施
  
  1.完善预算管理编制机构
  在建立各级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按照营业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筹资预算的要求,由各职能部门设计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预算管理指标,最后拿出符合本企业的各项预算管理指标和办法,在本单位全面推行预算管理。目前多数企业没有建立独立的预算管理机构,只是在相关的业务处室内增设了一个部门,来抓具体日常管理工作。随着管理力度的加强和全面预算管理责权的明确,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就会被大打折扣,全面预算管理的预期目标根本无法实现。所以说,建立一个隶属于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下的独立日常办事机构是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是企业改革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2.构建和谐企业环境,树立全员参与意识
  全面预算管理是涉及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的一种整合性管理系统。一方面,它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个“一把手”工程,它不仅仅是财务部门、计划部门的事情,而应该在企业整个高层(董事会、总经理)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进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一般来说,要求董事会、总经理挂帅的“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直接介入全面预算管理的授权、预算的审批等具体环节,而且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整个落实过程都要求具有权威的领导阶层来加以推动;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又是一种涉及企业各个层次的责权利的制度安排,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需要企业各个不同的部门与个人加盟。
  3.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正是由于不同企业的文化千差万别,才导致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的效果大相径庭。影响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制度管理导向文化要求用制度规范一切,不以人情荒废制度。遵循制度管理导向原则,预算管理的相关制度就能得到有效执行。若非此,即使有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也难以发挥预期效果。企业领导了解部门的情况和评估个人绩效有不同的偏好。如果以实绩管理为导向,则能促使各级管理者重视预算的制定与执行。若非此,则可能导致各级管理者在汇报时的选择性倾向,报喜不报忧,预算的执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偏向于增收和偏向于节支的文化,会导致绝然不同的预算模式。前者导致的是激进的以增加销售为重点的预算模式,后者导致的则是倾向保守的以降低成本费用为重点的预算模式。
  4.建立科学、合理考核机制
  考核和评价是全面预算管理的生命线,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赏罚分明的奖惩措施,才能保证预算管理落到实处。因而,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先进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一些企业的成功做法,强化预算绩效考核机制,要体现四项原则。一是要体现“全面性”原则。二是要体现“可控性”原则。三是要体现“先进性”原则。四是要体现“效益性”原则。
  
  参考文献:
  [1]李 雅:探讨企业预算管理的必要[J].当代经济.2009 年4 月(下).
  [2]许燕姬: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J].南方论刊.2009年第4期.
其他文献
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出口,也间接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刺激出口与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并已初见成效。其中,出口信用保险一这一国际通行的
10月25日,第六次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在泰国华欣举行。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直岛正行、韩国外交通商部通商交涉本部长金宗螵出席会议。三国经贸部长回顾了以
摘要:阐述了电子档案及其特点、电子档案的管理原则、中文文件的归档、电子档案管理体系及电子档案的优点等。  关键词:电子档案;档案管理;纸质档案    一、电子档案及其特点    档案工作向电子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变化。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档案信息效用的机遇。电子档案是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Ms8.0地震,之后,发生了诸多震级大小不同的余震,昆明地震台记录余震震级一般为4.2级以上,如:汶川、北川、青川乃至甘肃的武都区、陕西的宁强县等
利用记录较好的地脉动数据,提取能够反映地下介质的特征量,存储在数据库中。利用编写的绘图程序,可以把数据库中地脉动参数值以变化曲线的方式进行显示,也可以按固定格式进行导出,尝试寻找地脉动参数值变化与地震的对应关系。
摘要:内部审计即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内部审计师在审计中应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有助于审计师把更多的审计资源放在企业风险上,识别和评估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为企业的董事会和管理层提供更为可靠地审计信息。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风险框架    一、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介绍    1 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2003年7月美国COSO(全美反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发起组
通过对福州乌鸦咀泉电导率观测资料的分析,针对2006年4月至10月该测值出现的高值异常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进行逐个分析排除,认为该异常为中国台湾屏东海外7.2级地震的震前异常。
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地理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隐性地理素材,如抽象的地理空间形态、地理图像和数据等进行具体化、形象化、简单化的显现,从而发现其中隐藏的地
摘要:本文通过参加报告会,总结出对于目前宣传无私奉献的广大职工群众的模范,职工所产生不买账态度的原因以及改进目前典型宣传的方法。  关键词:无私奉献;先进典型宣传    每年,我们都要参加几场先进典型报告会,有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就是在每个先进典型事迹里边总少不了“忘我工作,从来没有休过节假日,推迟了婚期,带病坚持工作,家里老人、妻子、孩子有病时,仍驻坚守岗位而不回家照顾一下,”等无私奉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