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加大对轧钢生产过程中生产产品的质量控制力度,使轧钢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本文针对轧钢生产过程的内容、加强质量控制的作用以及为加强质量控制该采取何种措施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轧钢;生产;质量控制
引言
轧钢生产的产品质量控制问题一直未有较为根本有效的解决办法。由于其生产控制过程由多个系统组成,十分复杂,即使有比较合适的质量检测仪器,但也由于成本高昂而不能真正满足控制要求。因此,深入研究轧钢生产过程的主要内容,建立轧钢生产线的质量模型,加强轧钢生产产品质量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轧钢生产过程的主要内容
轧钢生产过程比较复杂,由多个工序组成,如炼铁、炼钢、热轧、冷轧等工序。以下对热轧和冷轧的主要内容做了详细的分析。
1. 热轧工序的各个阶段
一是准备板坯阶段。在板坯准备阶段,原材料使用连铸板坯,在对材料加热前,先对板坯表面缺陷进行处理,局部进行清理、平磨等步骤,从而生成质量要求高的产品。
二是对板坯的加热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板坯加热质量的要求也升高了一个层次,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轧钢生产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加热炉,通过燃烧、加热提高板坯的加热质量,使轧钢技术又往前迈出了一大步。
三是粗轧工序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薄板坯容易被二次氧化的特殊性质,因此要清理及时,避免损坏,否则,板材表面的质量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为提高板型的精度和材料的厚度,在粗轧前要对板坯进行轧边。
四是精轧工序阶段。精轧是指将钢带坯从粗轧机组取出来后输送到精轧机组进行轧制的一种方法。在精轧工作开始前还要运用等手段用飞剪剪去头部和尾部,同时采用高压除磷,通过这些前期处理后才能进入精轧阶段。
五是轧后冷却、卷取及精整工序阶段。该阶段主要对从精轧机组取出的产品进行精加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精度和准确度。
2. 冷轧工序的阶段
为了满足客户对钢材材料要求的需要,还需要对材料进行冷轧,冷轧会使材料机械性能变差,为恢复机械性能还需进行退火处理,再经过计算机控制和一些技术处理实现产品的形成,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轧制精度。
二、加强控制轧钢生产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
钢铁工业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较为基础的原材料工业,其轧钢生产产生的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的经济建设。在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下,加强轧钢生产产品的质量控制,降低轧钢生产过程的生产成本,提高轧钢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我国轧钢企业目前发展的主要目标。在轧钢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控制作用,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节约成本,而且还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轧钢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 加强轧钢生产过程中程序控制管理
在轧钢的生产工艺中出现最多的质量问题就是产品的外形问题,包括外形质量和外形尺寸不合格等。而7成的质量问题都是发生在了更换过程中,包括轧辊、品种、槽孔等的更换。因此,程序控制管理在产品质量的提高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而生产过程中的程序包括有调整、校样、测量、轧制、称重、取样测量等6个环节。要想有效地加强程序控制管理,就应做到注意每个环节的细致性,做好防范工作,将一切事故源头消灭于萌芽阶段。
2. 制定轧辊装配流程,确保装配质量
轧钢车间要制定一套完整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关的规范文件,要求装配人员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标准作业。这样可以解决轧钢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例如轧辊孔形不合格所造成的质量废品,还有可能出现轧制过程极其不灵活所形成的产品尺寸不达标的现象。并且会提高轧钢企业生成产品的装配质量。
3. 及时检查轧制过程中钢板成形变化的处理工作
钢板在轧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波浪、裂纹、分层等成形方面的变化,当出现这些变化的时候,要及时的做好处理工作。根据出现的问题,分析不同的材料,要根据材料的特点和性能通过控制加热温度、火焰强度等来解决。避免生成废品、浪费资源、消耗能源、费时费力的情况出现,并给企业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
4. 及时做好轧钢生产过程的质量记录,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轧钢车间要严格按照制定的工艺流程进行作业,完善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数据记录。技术员及时对做好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每月定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系统的整理,然后再做全面的分析。按照批次和规格进行分类,以主要设备为载体,从质量指标、机械设备事故等方面对上月工作进行探讨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关的处理措施,逐一进行落实。将事故分类整理出来,找出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发现生产效率低的根源,并及时作出改进。
5. 建立技术岗位职责,完善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轧钢生产车间要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编制部门职能、岗位职责,明确在生产线上处在关键岗位的职工的任务,并严格要求作业文件。同时制定轧钢质量事故管理规定,明确一些由于违章操作、设备故障或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质量事故给用户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不好的影响的事件。领导应当制定严密的奖惩制度,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质量事故,要求员工及时向领导汇报,找出错误产生的原因,找出责任负责人,给予批评教育,后果严重的要给予更加严厉的处罚。对于工作表现好的没有出现质量事故的员工给予奖励。
结语
总的来说,轧钢生产过程比较复杂,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众多,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并不是特别容易实现的,为实现对轧钢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这一目标,不仅需要较为先进质量控制管理技术,还需要企业领导和车间每个员工的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孔金生,张学志. 轧钢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控制方法与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8):243-244+248.
[2] 万百五. 工业大系统优化与产品质量控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 李华强. 浅谈轧钢生产中节能环保降耗新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冶金,2014(2):36-37+40.
[4] 许少宁,卢德林. 钢构行业之质量控制[J].标准科学.2014(5):72-75.
关键词:轧钢;生产;质量控制
引言
轧钢生产的产品质量控制问题一直未有较为根本有效的解决办法。由于其生产控制过程由多个系统组成,十分复杂,即使有比较合适的质量检测仪器,但也由于成本高昂而不能真正满足控制要求。因此,深入研究轧钢生产过程的主要内容,建立轧钢生产线的质量模型,加强轧钢生产产品质量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轧钢生产过程的主要内容
轧钢生产过程比较复杂,由多个工序组成,如炼铁、炼钢、热轧、冷轧等工序。以下对热轧和冷轧的主要内容做了详细的分析。
1. 热轧工序的各个阶段
一是准备板坯阶段。在板坯准备阶段,原材料使用连铸板坯,在对材料加热前,先对板坯表面缺陷进行处理,局部进行清理、平磨等步骤,从而生成质量要求高的产品。
二是对板坯的加热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板坯加热质量的要求也升高了一个层次,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轧钢生产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加热炉,通过燃烧、加热提高板坯的加热质量,使轧钢技术又往前迈出了一大步。
三是粗轧工序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薄板坯容易被二次氧化的特殊性质,因此要清理及时,避免损坏,否则,板材表面的质量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为提高板型的精度和材料的厚度,在粗轧前要对板坯进行轧边。
四是精轧工序阶段。精轧是指将钢带坯从粗轧机组取出来后输送到精轧机组进行轧制的一种方法。在精轧工作开始前还要运用等手段用飞剪剪去头部和尾部,同时采用高压除磷,通过这些前期处理后才能进入精轧阶段。
五是轧后冷却、卷取及精整工序阶段。该阶段主要对从精轧机组取出的产品进行精加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精度和准确度。
2. 冷轧工序的阶段
为了满足客户对钢材材料要求的需要,还需要对材料进行冷轧,冷轧会使材料机械性能变差,为恢复机械性能还需进行退火处理,再经过计算机控制和一些技术处理实现产品的形成,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轧制精度。
二、加强控制轧钢生产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
钢铁工业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较为基础的原材料工业,其轧钢生产产生的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的经济建设。在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下,加强轧钢生产产品的质量控制,降低轧钢生产过程的生产成本,提高轧钢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我国轧钢企业目前发展的主要目标。在轧钢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控制作用,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节约成本,而且还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轧钢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 加强轧钢生产过程中程序控制管理
在轧钢的生产工艺中出现最多的质量问题就是产品的外形问题,包括外形质量和外形尺寸不合格等。而7成的质量问题都是发生在了更换过程中,包括轧辊、品种、槽孔等的更换。因此,程序控制管理在产品质量的提高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而生产过程中的程序包括有调整、校样、测量、轧制、称重、取样测量等6个环节。要想有效地加强程序控制管理,就应做到注意每个环节的细致性,做好防范工作,将一切事故源头消灭于萌芽阶段。
2. 制定轧辊装配流程,确保装配质量
轧钢车间要制定一套完整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关的规范文件,要求装配人员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标准作业。这样可以解决轧钢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例如轧辊孔形不合格所造成的质量废品,还有可能出现轧制过程极其不灵活所形成的产品尺寸不达标的现象。并且会提高轧钢企业生成产品的装配质量。
3. 及时检查轧制过程中钢板成形变化的处理工作
钢板在轧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波浪、裂纹、分层等成形方面的变化,当出现这些变化的时候,要及时的做好处理工作。根据出现的问题,分析不同的材料,要根据材料的特点和性能通过控制加热温度、火焰强度等来解决。避免生成废品、浪费资源、消耗能源、费时费力的情况出现,并给企业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
4. 及时做好轧钢生产过程的质量记录,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轧钢车间要严格按照制定的工艺流程进行作业,完善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数据记录。技术员及时对做好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每月定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系统的整理,然后再做全面的分析。按照批次和规格进行分类,以主要设备为载体,从质量指标、机械设备事故等方面对上月工作进行探讨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关的处理措施,逐一进行落实。将事故分类整理出来,找出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发现生产效率低的根源,并及时作出改进。
5. 建立技术岗位职责,完善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轧钢生产车间要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编制部门职能、岗位职责,明确在生产线上处在关键岗位的职工的任务,并严格要求作业文件。同时制定轧钢质量事故管理规定,明确一些由于违章操作、设备故障或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质量事故给用户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不好的影响的事件。领导应当制定严密的奖惩制度,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质量事故,要求员工及时向领导汇报,找出错误产生的原因,找出责任负责人,给予批评教育,后果严重的要给予更加严厉的处罚。对于工作表现好的没有出现质量事故的员工给予奖励。
结语
总的来说,轧钢生产过程比较复杂,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众多,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并不是特别容易实现的,为实现对轧钢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这一目标,不仅需要较为先进质量控制管理技术,还需要企业领导和车间每个员工的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孔金生,张学志. 轧钢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控制方法与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8):243-244+248.
[2] 万百五. 工业大系统优化与产品质量控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 李华强. 浅谈轧钢生产中节能环保降耗新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冶金,2014(2):36-37+40.
[4] 许少宁,卢德林. 钢构行业之质量控制[J].标准科学.2014(5):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