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基于风险承担和市场竞争视角

来源 :工业技术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at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机遇与挑战并存,人们普遍关注其生存与发展,因此本文基于风险承担水平和市场竞争结构的两个视角,结合2011~2019年我国8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通过理论分析、数理推演和实证检验,剖析了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水平和竞争能力的具体作用。发现:(1)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型作用,且这种效果存在异质性;(2)金融科技能够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并且大规模较小规模商业银行的提升效果明显,进而改变整体市场竞争结构;(3)整体来看,金融科技在今后对商业银行
其他文献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金融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并为后疫情时代金融治理带来了巨大的考验。本文采用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综合考虑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银行业和保险业,系统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金融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金融业各个金融市场或金融行业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加剧了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并且金融风险会在各个市场和行业之间相互传染,产生风险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为我国后疫情时代金融治理体系建设提出了策略建议。
平台经济正在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劳动者高质量就业,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平台经济对就业“量”的扩大作用明显,但对就业“质”的影响还有待研究。本文基于宏观视角,结合社会分工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配第—克拉克”定理分析了平台经济发展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同时利用2013~2019年我国16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不同行业间的平台经济水平差异较大,行业整体就业质量还有待提升;平台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就业质量的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的中介效应显著。通过对控制变量的
本文基于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探讨产业集聚模式对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存在互相影响的作用规律,多样化产业集聚对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的独立效应分别表现出不显著和显著促进的特征,协同效应依次起到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城市人口规模的作用,而专业化产业集聚的独立效应和协同效应均不显著;进一步引入城市规模的虚拟变量,多样化产业集聚至少对中等及以上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规模的一方面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专业化产业集聚只对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