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尝试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im1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在高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构建数学模型能帮助学生轻松学习物理知识。因此,数学模型是一种比较广泛的教学方法。当前,教师在生物课堂中构建数学模型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主要是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希望能对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数学模型;高中生物;创新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1-0085-02
  An Innovative Attempt of Constructing Mathematical Models in High School Bi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The No.9Middle School of Tianshui City,Gansu Provincec,China)HAN Hongxia
  【Abstract】Biology is a very important course in high school,teachers constructing mathematical models in high school bi‐ology classrooms can help students learn physics easily.Therefore,mathematical models are a relatively extensive teaching method.At present,teachers still have various problems in constructing mathematical models in biology classrooms.The article mainly puts forward some teaching suggestions,hoping to be helpful to teachers.
  【Keywords】Mathematical model;High school biology;Innovative attempts
  一、模型構建简述
  模型是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标,在假设条件中,用物质或者思维展现出客体的本质,像客体的结构、功能、过程等。比如,在《组成细胞的分子》的知识讲授中,模型的定义是这样描述的:“模型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对认识对象所做的描述,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能够通过实物或者形象化的手段,借助抽象的形式表达出认识对象。”模型一共分为三种: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接下来着重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数学模型不是体现对象的全部特点,而是展现出对象的本质,揭示对象的特点、形态和本质。
  二、数学模型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运用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与初中生物相比,高中生物是艰涩难懂的,包含着很多抽象的知识,需要学生反复学习,才能对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以往的教学方法是枯燥单一的,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突破重难点知识的学习,这就给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学习的生物知识构建模型,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高中生物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生物学定义是指生物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是理性思维判断和逻辑推理的根据,是对生物学课程中涉及的内容的概括,生物中的每个字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需要牢记这些知识。但是,生物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如果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单靠死记硬背是很难理解这些知识的,这给学生后面的学习带来了困境。因此,学生如果能将重要的关键词、文字等联系起来,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这样学生学习生物知识也会比较容易,也能让事物的本质更加清晰。在实际的生物知识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光合作用、体温调节的图解,将模型与生物知识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生物定义的理解。在语言的概括中,教师运用数学模型也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素养。
  (三)提高教学效果
  以往的教学方法是比较枯燥单一的,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讲授生物知识时可以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按照课本将抽象的知识简单化,方便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生物课程中的规律需要通过模型进行研究,比如,在“种群的数量变化”的知识讲授中,在研究细菌的变化过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细菌的分裂情况绘制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表格,
  然后在表格中描述出数据,用比较平滑的曲线进行连接,最终得到“J”型曲线。数学方程式能表现出细菌的增长情况,曲线图能直观地展现出细菌的增长趋势。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曲线概括生物学现象。生物现象是比较奇妙且抽象的,数学曲线是比较简单且直观的,生物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学生很难把握生物问题,而数学模型能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总结出生物学规律。学生在解决生物学问题时能感悟出数学模型的作用,从而对生物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体验科学过程,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提升思维推理素养。
  (四)借助数学模型梳理生物知识点
  在生物知识的讲授中,教师可以借助数学模型梳理课本中的知识,优化生物教学过程,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也会更加理性,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突破所有重难点知识的学习。比如,在讲授《细胞的分化》的知识时,教师如果孤立地讲授每个时期细胞的特点,再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最终只会形成不连贯的静态图像,学习的知识是比较松散的,也不能将知识联系起来。教师在讲授这部分的知识时,需要着重讲解染色体、染色质、染色单体等几部分的知识,引导学生构建细胞分类的数学模型,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提供方向,加深学生对细胞的分化的定义及定义间的关联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定义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轻松学习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在绘制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变化,构建关于染色体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在构建数学模型时,能突破重难点知识的学习,加强对染色体变化规律的理解,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丰富学生的认知。
  (五)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
  在生物课程中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能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知识。教师将数学模型应用到生物课程中,能弥补以往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数学模型要求学生学会观察、设计、考核、建立,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知识。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以致用、逻辑推理、观察延伸、知识补充素养都能得以提升。
  三、结语
  目前,核心素养正在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模型构建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能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素养,巩固学生所学的指示,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构建模型提高教学效果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做到的,需要随着时代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敏.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数学模型的构建初探[J].中学生物学,2016(01).
  (责编 吴娟)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一个良好实验习惯的黄金时期,需要实验教学模式。而微课是一项利于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要更加注重利用微课教育学生。教师要将微课带进课堂,提高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素养,为将来学生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微课;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1
【摘要】2020年初始,漫长的假期结束后,全国中小学生进入线上教学的“网课模式”。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网课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選择适合的直播平台、召开网上班会课及家长会、做好教师集备、网络测评等方面进行探讨,做好教学工作,确保网络课堂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网课教学;居家线上学习;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1-0076-02  Dis
【摘要】与其他学科对比,数学是一个需要逻辑性思维的学科,所以想要学好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就是必不可少的。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数学的教学过程已经从之前的单一传授知识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本文将以此为重点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独立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1-0080-02  On the Culti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使学生学而忘我.儿歌节奏朗朗上口,节奏型强,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
语言能力指的是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是指学生能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句型进行交流运用的能力,英语语言的运用是极为重要的.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英语课程的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其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科学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进而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增强学生的接受与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本文针对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几点解决对策,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情境;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要】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发展,我们要在评价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评价语言准确,实施过程恰当,才能充分利用评价的导向功能,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课堂评价;过程评价;延时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1-0088-02  Use Effective Evaluation to
在当前的小学校本课程教学中,要如何在已有的传统诵读活动中不断发展创新,成了许多小学教师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多个方面出发进行实践探究,具体而言,就是要从内容选择
【摘要】数学课程是小学阶段的必学课程之一,对学生日后学习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小学数学知识过于抽象,对学生数学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小学生身心发育又不够成熟,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影响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将简要探讨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创造教学方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摘要】高中政治课堂上的有效提问,是高中政治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的基本体现。但是关于课堂提问,不同的教师持有的观念不同,有的教师只是认为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就行了,至于学生回答得如何,学生是否理解了内容,教师不再过问和指导。在错误的教学认知下,教学课堂的效果无法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不透彻,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认知;课堂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