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多穿支超长股前外侧皮瓣在足踝部环形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8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足踝外科修复的足踝部环形创面病例。术前彩超定位穿支,根据创面大小切取股前外侧皮瓣,保护好进入皮瓣的每一条穿支血管以及进入皮瓣的股外侧皮神经。皮瓣内各皮穿支来源相同共干时,保留2条及以上皮穿支,皮瓣切取后直接修复创面;皮瓣内皮穿支来源不同不共干时,游离后将不同源的皮穿支通过内增压处理,保证有2条及以上皮穿支营养皮瓣,再修复创面。供区均直接缝合。随访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BMRC)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皮瓣感觉功能,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例患者,均伴骨肌腱外露,男8例,女5例;年龄21~65岁,平均39岁,创面面积21.0 cm×6.0 cm~35.0 cm×18.0 cm. 12例采用多穿支股前外侧皮瓣修复,1例创面巨大,采用双侧多穿支超长股前外侧皮瓣串联并内增压处理后修复,皮瓣面积21. 0 cm×7. 0 cm~35. 0cm×10. 0 cm。术中顺利切取14块皮瓣,9块为2条皮穿支供血,4块为3条皮穿支供血的,1块为4条皮穿支供血,每块皮瓣平均2. 4条穿支。14块皮瓣中皮瓣内穿支同源5块,非同源9块,非同源穿支的皮瓣切取后通过内增压处理再移至受区。14块股前外侧皮瓣全部存活,1块皮瓣于术后24 h发生静脉危象,清除血栓后重新吻合血管,皮瓣顺利存活。均于2~3周伤口愈合后拆线。供区伤口均一期愈合。9块皮瓣因外形臃肿于皮瓣修复术后6~10个月行内固定取出并皮瓣修薄整形。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接近受区,BMRC感觉功能评定为S1~S3。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分为76~98分,平均92分。供区均遗留线性瘢痕。
结论采用多穿支超长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环形创面,皮瓣血供丰富、抗感染能力强,供区损伤小,是修复足踝部环形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