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穿支超长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环形创面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yche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多穿支超长股前外侧皮瓣在足踝部环形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8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足踝外科修复的足踝部环形创面病例。术前彩超定位穿支,根据创面大小切取股前外侧皮瓣,保护好进入皮瓣的每一条穿支血管以及进入皮瓣的股外侧皮神经。皮瓣内各皮穿支来源相同共干时,保留2条及以上皮穿支,皮瓣切取后直接修复创面;皮瓣内皮穿支来源不同不共干时,游离后将不同源的皮穿支通过内增压处理,保证有2条及以上皮穿支营养皮瓣,再修复创面。供区均直接缝合。随访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BMRC)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皮瓣感觉功能,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3例患者,均伴骨肌腱外露,男8例,女5例;年龄21~65岁,平均39岁,创面面积21.0 cm×6.0 cm~35.0 cm×18.0 cm. 12例采用多穿支股前外侧皮瓣修复,1例创面巨大,采用双侧多穿支超长股前外侧皮瓣串联并内增压处理后修复,皮瓣面积21. 0 cm×7. 0 cm~35. 0cm×10. 0 cm。术中顺利切取14块皮瓣,9块为2条皮穿支供血,4块为3条皮穿支供血的,1块为4条皮穿支供血,每块皮瓣平均2. 4条穿支。14块皮瓣中皮瓣内穿支同源5块,非同源9块,非同源穿支的皮瓣切取后通过内增压处理再移至受区。14块股前外侧皮瓣全部存活,1块皮瓣于术后24 h发生静脉危象,清除血栓后重新吻合血管,皮瓣顺利存活。均于2~3周伤口愈合后拆线。供区伤口均一期愈合。9块皮瓣因外形臃肿于皮瓣修复术后6~10个月行内固定取出并皮瓣修薄整形。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接近受区,BMRC感觉功能评定为S1~S3。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分为76~98分,平均92分。供区均遗留线性瘢痕。

结论

采用多穿支超长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环形创面,皮瓣血供丰富、抗感染能力强,供区损伤小,是修复足踝部环形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

其他文献
针对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不利影响,论文将储能系统和需求响应引入含风电的电网优化调度中。首先以系统最低发电成本为调度目标,以日前预测和实时风能预测作为随机变量,将需求响应和储能系统分别引入需求侧和发电侧,同时通过两阶段调度,构建风电储能系统的两阶段调度优化模型。其次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应用场景分析的结构表明,所提调度方法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可以较好求得模型的全局最优解;通过储能系统和需求响应的引入可以提高主动配电网的风电利用效率,降低发电成本。
硫元素是天然煤炭中的一种含量不定的常见元素,燃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中的SO2排放后,会导致诸多环境问题。中国目前主流的燃煤电厂采用的脱硫技术是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该设备的投入成本与技术难度相对较低,但存在结垢堵塞、设备腐蚀等问题。湿式镁法烟气脱硫工艺不但能将SO2进行回收,而且可以循环利用MgSO4、MgSO3,但由于成本问题使其未得到广泛使用。本文首先比较了湿式镁法脱硫与钙法的优缺点,认为镁法脱硫具有一定发展潜力,
为了降低无取向硅钢产品的边缘降,通过对硅钢原料与轧后边缘降关系的研究,确定热轧产品凸度值对硅钢边缘降影响显著,控制硅钢原料的凸度值,可减小边缘降满足叠装系数要求。根据现场验证,控制热轧成品板凸度(30±10)μm,开发硅钢单机架可逆轧机具有边缘降控制功能的EDC轧辊,达到硅钢产品边缘降≤8μm的目标,边缘降控制水平得到了提高,为边缘降控制提供了合理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