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不是领导者的专利

来源 :决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ti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地方政府决策的公共参与程度较低,决策的利益相关方与社会公众的理性博弈空间还很逼仄,这些注定了地方政府决策的偏差性质。
  
  “公共”流于社会公众的哀怨,决策沦为地方领导的专利,从2006年十大地方公共决策镜鉴评选结果来看,地方政府决策的公共性与科学性都还亟需提高。
  首先,地方政府自身公共性程度的低下决定了决策公共性程度不高。近年弥漫全国的GDP思维对于地方政府的决策制约力度,可以说是有增无减。只要是有利于地方政府治理区域GDP增长的项目,就成为调动地方政府决策思维活跃性的决策。内蒙古新丰电厂的“顶风作案”,河南郑州的违法征地,贵州汇通世华“高科技产业”的破产,无不折射出地方政府急于做大GDP的决策惯性。缺乏GDP增长这个指数,我们似乎就没有判断政府决策是否正当合理的依据了。这是一个缺乏公共性支撑的政府必然遭遇的尴尬。在整个政府制度框架没有改革的情况下,恐怕地方政府由GDP决断政策的基本格局还无法破局。
  其次,地方政府运作的程序紊乱是地方政府无法摆正“公共”与“决策”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决策。政府决策程序的有序化既显示为一套井然有序的决策体制,又显示为递进性和目标性相统一的决策进程,更显示为决策程序不仅保障了公共参与、公共动机,又保障了决策主观性克制的有效性。从这样的视角看开去,地方政府决策的体制远远没有满足公共决策的底线要求。地方政府的决策基本上是首长拍板制,没有一个相互制约保证决策理性的制衡安排。同时,地方政府决策的公共参与程度还相当低,决策的利益相关方与社会公众的理性博弈空间非常逼仄,注定了地方政府决策的偏差性质。南通火车站的“改扩建”案例,就反映了缺乏程序控制的地方政府决策的缺陷。
  再次,地方政府决策的部门化局面,使地方政府决策无法保持一致性、权威性,进而丧失公共性。本来,地方政府决策应当保持部门间的一致性和协调性。长期以来,地方政府部门不惜损害政府作为整体组织结构的权威性,仅仅从自己部门的利益出发制定并执行政策。这就必然造成地方政府各组成部门间的利益差异,更进一步造成政府影响下的社会不安。这是今天地方政府治下相当多的政策失当最为直接的原因。深圳市城管队员的扒裤事件,广西玉林的传销热问题,反映的就是地方政府间利益差异导致的社会问题。
   最后,政府与市场、与社会争利的显在与潜在动机,导致地方政府决策失误、认同下降。现代社会的合理结构是国家、市场社会组织间的良性互动。不论哪个级别的政府组织,都应当以自己的依法行政支撑其一片法治天空,让市场能够按照价格机制有效、顺畅运转,让社会组织按照业缘、地缘和趣缘组织起来有效自治。但是,地方政府常常为了显示自己的单一功效,不把市场原则与社会组织放在眼里。对于一些地方政府的决策来讲,只要政府基于主观意图去行使政府权力,那么市场与社会就必须屈从政府的权力指挥棒。如此,市场与社会就此成为政府显示能力的牺牲品。山东济宁市政府的杀狗令,山西方山县政府的禁网令,都显示了一个“自私”的政府如何不愿意与市场、社会和谐相处的状态。
   试图保证地方政府决策的公共性,俾使地方政府公共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均有起码的保障。一方面,以权力体系的制度化规范保证政府决策的法治化,另一方面,以国家、市场与社会的积极互动保证政府决策的公共性。再一方面,以程序化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将谋划与决断有效分离又有效制衡。这样,地方政府决策的公共性与科学性就会有根本的保障。也才能避免将地方政府的“公共决策”拆为“公共”与“决策”的两节,也才能够将公共决策限定在保障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提升公共福利的“现代”范围内。
  (作者系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其他文献
73.7%的外出农村劳动力是通过同乡、亲友找到工作;13.3%的受访对象是自由就业;另外还有7.3%的受访对象是通过职业中价机构、劳务市场和招聘会找到工作;3.8%的受访对象是由“包工头、老板直接招募”;而“由家乡政府、社会组织介绍”找到工作的仅占0.5%。    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大省。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就有以无为保姆为代表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被人们誉为“皖军”,与川军、
消费国,贸易加工国和资源国三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弦都绷到了极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不是偶然的。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全球金融危机和新一轮经济调整,这一场危机是怎样发生的?它对中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会向哪个方向发展?中国应该怎样从这场危机中抓住发展机遇?这些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本刊记者在2008中部创新经济与企业融资论坛期间专访申银万国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先生。    
在当前“报什么、考什么”、“既要体现高分,又要体现高能”的背景下,考生一定要掌握所报职位相应的知识、政策、业务。    2010年8月,中部某市进行联合公选领导干部工作,经过笔试,确定了职位的前6名进入面试。作为面试考官之一,笔者有幸被某地特别邀请,参加了这一职位的面试工作。现将当天的面试情况解析如下:    综合分析题    第一道面试题:新上任的干部,有的进入角色较快,很快适应并打开局面;有的
基于符号计算和Riccati方程解的新展式,利用扩展的双曲正切函数法给出双sine-Gordon方程的新的精确行波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