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法律教学的网络实现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huasong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任,但在其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课时少、学生参与及教学信息有限、学生思维不能得到充分锻炼的问题,因此对建立“基础”课中法律教学的网络模式的构想进行论证,并从制度建设和教学组织各环节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基础”课;法律教学;网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01
  
  法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而法治的实现除了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之外,更需要每一个公民自觉地遵守法律,而守法的自觉性是建立在知法的前提之上,只有知晓法律,了解法律,才可能把守法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因此,如何实现有效的普法,将对我国的法治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学生法律教育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到未来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本文提出了“基础”课中法律教学的网络实现问题,这将对课堂教学起到巨大的延伸作用,为普法的效果注入更加鲜活能动的力量。
  一、目前我国职业技校法律教育的现状
  我国目前有不少职业技校设有法学专业,法学专业的学生数量也呈几何级递增,我们也必须看到这部分受过专业法学教育的学生在全国学生中所占比例毕竟是少数。而我国要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仅有一小部分人知法懂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普法教育就成为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也符合我国的政策指向。因此“基础”课作为我国职业学校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加强课程中法律教学的探讨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基础”课中法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时少,学生参与有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原为两门课,在国家教育部“05方案”之后,课时压缩一半,把原本的周三课时改为周二课时,结果一学期下来,真正上课时间少了不少。由于课时的限制,直接导致了学生参与有限。这里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参与机会有限,另一方面表现为参与时间有限。
  (二)教学信息量有限。从“基础”课教材的设计来看,内容涵盖面还是比较广泛,涉及到法律内涵、法律体系、法律运行、法治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以及我国一些重要的法律制度。可以说教材的编写人员试图用最简洁的语言向学生传递有关普法的最基本的知识。但是正因为语言的简洁,很多内容是点到为止,而且内容涉及面很广,结果不少同学们在看了教材之后反映有一种什么都想说却什么也说不清楚的感觉。
  三、基础课法律教学网络实现的论证
  网络为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由于课堂教学的种种局限性,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缺乏深度,思维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因此法律教学的网络实现即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法律教学将会充分弥补传统教学这种重授课、轻反馈,重知识、轻能力,重语言、轻思维的缺陷。
  (一)网络环境下的法律教学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师生们可以选择多种途径进行交流,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和课堂,这样所有的同学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对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阐述自己的观点,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二)网络环境下的法律教学突破了信息量的限制。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們不仅可以直接查阅各种法律法规,而且可以搜集到大量的案例以及相关信息,同时在网络上学生们还可以随时了解法学动态,关注社会焦点。
  (三)网络环境下的法律教学有利于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一是语言组织能力。不管是在聊天室和老师同学进行讨论也好,还是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撰写学术论文也好,都需要精心组织语言,充分阐述观点,因此这对语言组织能力将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四)网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网络学习学生的自主性较强,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网络资料丰富,信息量大,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度高,这也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所以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基础”课中法律教学网络实现的路径探讨
  (一)加强制度建设。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即制度,是我们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要想使法律教学的网络实现这一目标得以成功实施,就必须有健全的制度作保障:1、要建立具体的工作机制,保证课堂及网络学习的顺利开展;2、要建立教师责任制度,以此来明确每一个人的责任分工;3、要建立学生管理制度。学生不仅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同时可以选拔一些具备计算机等专业特长的学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
  (二)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实现,而“基础”课中法律教学的网络实现其效果的好坏不仅只和网络教学这一个过程有关,同时还要做好与课堂教学的衔接。在目前阶段,课堂教学仍处在主导地位,它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统领的作用,因此,在教学组织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做好教学工作的整体规划。这里面包括时间规划和内容规划;把需要通过网络教学实现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时间和内容上的安排;2、做好具体内容的组织设计。如活动主题、活动期限、交流平台选择等;3、做好教学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汇总分析,尤其是对争议较大的问题要集中在课堂上进行重点总结。
  
  参考文献:
  [1]杜辉.论中国法学教育科学发展的路径[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2]王比学,普法.领导干部和青少年是重中之重[M].2011,(5):20.
  [3]闫召华,栗胜华.以博客圈为平台的法学网络教学模式初探,山东科技大学学报[M].社会科学版,2008,(6).
  [4]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M].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2000,(5).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是教学实施的关键环节。在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从教材的历史性把握教学的思想性,从教材的整体性把握教学的完整性,从教材的连贯性把握教学的专题性以及从教材的客观性把握教学的创新性。  关键词: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转化  中图分类号:G42
摘 要:本文从“如何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就业素质”出发,通过对大专院校进行广泛的调研,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的现状,并总结了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与竞赛活动的经验和做法,对指导高职院校的数学建模实践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数学建模竞赛;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摘 要:社会变革处在关键时期,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求。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建思想,为党的建设科学化指明了方向。以选举制度改革为主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分配制度改革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普世价值为核心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三块基石。  关键词:党建;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普世价值  中图分类号:D26
摘 要:要做好导入新课,必须要有一定的原则性,这些原则也就是导人新课要有针对性、关联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简洁性。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导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摘 要:本文根据青年教师占教师比例大现状,对青年教师培养工作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青年教师;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 
摘 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大命题和重要任务,是顺应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现阶段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更是一项重要创新。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了创先争优活动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新要求、新抓手、新途径、新动力和新突破。  关键词:创先争优;党建科学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