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你》作文例析

来源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jua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再现】
   在鲁迅先生的童年里,阿长就像阳光,温暖他的童年,也温暖了他的一生;在史铁生的生命中,母亲是永不枯竭的一汪泉水,让他的生命得以延续并生机勃勃。我们的生命中,也有这样的人,他们做过的一些事给予了我们成长的力量;他们说过的一些话时时回响在耳际。他们是我们生命中的永远。拿起笔,写出你心中那个永远的人。
   请以《永远的你》为题目写一篇写人的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文中不能出现真實的地名和人名;不少于600字。
  
   【思路解析】
   首先明确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要通过几件事表现人物。这些事要能具体生动地表现这个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更重要的是“永远”这个修饰语,它提示的是人物和自己的关系——自己生命中有重要意义的人。这个人物曾给过自己最深刻的影响,或者是困境中的雪中送炭,或者是沉沦迷茫时的指点迷津,或者是当时不经意过后令自己深思警醒的语言动作,总之,文章所写的事既能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又对自己有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这篇文章既要写出这个“你”的个性,又要写出自己的感悟和认识。具体分析如下:
   看到写作提示首先回想自己学过的两篇文章的大致内容,然后搜索对于自己来说最重要的那个人:亲人、朋友、老师、同学,还是那个留在记忆深处的路人。然后思考对于自己来说他的意义是什么:是对自己生活的照顾和陪伴,还是对自己品行的磨砺或者思想认识的提升,还是对自己来说振聋发聩的警示。总之,明确那个人对自己来说“永远”之处。
   明确了那个人的“永远”之处,要再继续明确“永远”的具体体现:若是他细水长流的陪伴,哪些具体的事情细节可以体现他的用心;若是震撼心灵的教导帮助,令自己刻骨铭心的是他的表情、语言、语气、动作、还是煞费苦心的方式方法……总之,明确“永远”的具体表现,越具体越细致越好,这样就明确了文章的写作重点,让自己在写做事心中有数,不至于详略不当。
   最后确定文章框架结构,考虑写作手法运用。如果文中“你”的材料较多,就用普通的平铺直叙即可;如果要重点写的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不足以支撑起整篇文章,就要考虑用侧面烘托、欲扬先抑、留白等手法,或者详细写出自己的感悟或变化,为文章的重点和重心做足铺垫和烘托。总之,不能让文章太单薄。
   还要注意文章的人称。或者从头至尾用第二人称“你”,和题目保持一致,也省下了文章中的人称变换。或者,只在文章结尾用“你”,既和题目照应,又能突出表现自己的情感变化。总之,千万不要忽略题目中的特别人称。
  
   【素材积累】
   一、名人心中“永远的你”
   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个母亲不断疼惜呵护弱智的儿子,担心着儿子第一次坐公共汽车受到惊吓。
   “宝宝乖,别怕别怕,坐车车很安全。”
   那母亲口中的宝宝,看来已经是十几岁的少年了。
   乘客们都用非常崇敬的眼神看着那浴满爱的光辉的母亲。
   我想到,如果人人都能用如此崇敬的眼神看自己的母亲就好了,可惜,一般人常常忽略自己的母亲也是那样充满光辉。
   那对母子下车的时候,车内一片静默,司机先生也表现了平时少有的耐心,等他们完全下妥当了,才缓缓起步,开走。
   乘客们还都向那对母子行注目礼,一直到他们消失于街角。
   二、人物事例
   1.吕清森:“光明守护者”
   吕清森,吉林省桦甸市一名送电检修班工人。他穿林海,卧雪原,在东北长白山深处独行,巡护线路安全;他追太阳,寻雷电,首创“采光巡线法”等工作方法,发现供电隐患数千处,为国家节约维修开支数千万元;他寂寞坚守,苦中作乐,在这条吉林省内环境最恶劣、巡护难度最大的输电线路上,一走就是31年,7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近2圈。这一切,只是为了守护“万家灯火的事业”。
   2.张桂梅:“燃灯校长”
   张桂梅,扎根云南贫困山区40多年,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2008年建校以来已帮助1600多位女孩圆梦大学校园。张老师被女孩子们亲切称为“张妈妈”。她像一束希望之光,照亮孩子们的追梦人生。
  
   【佳作示例】
  永远的你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梁邹实验初级中学 刘鑫龙
  
   我的奶奶,是一个我不大佩服的亲人,完美的农村老太太代表人物。
   令我不大佩服的原因是,她实在不知道什么是面子和礼貌。每当超市搞活动或赠东西时,我的奶奶总情不自禁地想要双份,不论如何都要占上双倍的便宜。如不给双份的时候,就会大吵大闹,直到自己满意之后才会停止这场胡闹。每每让跟在旁边的我毫无颜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或者大声告诉别人,她不是我的奶奶。奶奶不仅不要面子,而且还总喜欢切切察察,总喜欢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这时往往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每当过年时,一些在外谋生的年轻人便会回来看望自己的父母,奶奶便会跟其他的太婆切切察察,什么“XXX这么大了,还没找X朋友,XXX穿得这么妖艳,肯定不是干正当工作……”我的爸爸也曾经郑重地说过,不让奶奶这样做了,奶奶不吱声,但是我每天放学依旧看见奶奶到处切切察察,我想,这实在无法可想了。
   就是这么一个喜欢占小便宜,切切察察的老人,是个人见了都烦,可是因为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对奶奶的看法。那天外面下着雨,坐在教室里的我看着外面黑压压的天空,想起自己没有带雨伞,父母也不在家,心情糟糕透了。从窗户可以看到同学们大多已经逐渐离开了,我却只能坐在教室里等着家长来领。老师回来了,我向老师借了电话,无奈地打通了奶奶的电话,但我并不抱有希望,因为奶奶腿痛,一受冷就受不了,更别说下雨天了。只听见电话那边传来奶奶的诅骂声,我不清楚骂的是谁——但是猜测是骂爸爸没给我装伞。时间飞快流逝,正在写作业的我被“哒哒”声惊得抬起了头,发现奶奶正站在门口,雨伞上的水落在地上,形成“哒哒”声。奶奶的鞋全都湿透了,头发左侧一点也湿了,应该是太着急过来了才淋湿的。见到奶奶这个样子,我似乎遇到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但很快就反应过来,把书放进书包里,跑到门口。奶奶见我跑过来,慢慢地转过身去,蹒跚小心地向前走。她的两腿有些弯曲,非常明显的外八字,我能感到她每走一步都很努力,很艰难,因为她的腿颤颤的,看样子脚根本不敢使劲踩在地上。奶奶胖胖的,脚掌难看地向外摆着,像一只笨拙的鸭子。看着奶奶像只鸭子一样走路,我很难想象这到底有多痛。回到家我还在想着奶奶走路的样子,心里酸酸的,但是奶奶却走过来拍了一下我的后脑勺,说:“还不快点写作业!”
   我的奶奶,我心中永远的亲人。奶奶,我永远爱你。
  
   【点评】
   奶奶虽然爱贪小便宜,爱谈论别人的是非,但她也深深地爱着自己孩子。因为雨中送伞让作者改变了对奶奶的看法,让奶奶成了自己心中的永远。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欲扬先抑手法,既刻画出了一个有点可笑有点粗俗的真实的奶奶形象,又突出了奶奶对自己的深爱。对于记叙重点,不吝笔墨,细细刻画,既写出奶奶的艰难,也写出了自己的感动。
其他文献
【考点导航】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时事新闻题目的覆盖面很大,2020年还有加大这类试題的趋势,因此,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都必须加强新闻题目的训练。下面笔者选取部分试题对“新闻题”的考查形式作简要分析,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真题解析】   一、新闻标题拟写类   例1.(2019·河南)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30字)   河南日报2019年5月9日讯 “传民
土腥味在空气中弥漫,天空被雨水洗刷一新,蔚蓝透彻。天边划过一道虹桥,在云层中若隐若现,不禁让人心想:“那上边是否也有公主与骏马。”  疲惫满身,重重心事坠在心间,车流拥堵,令人烦闷的鸣笛声此起彼伏,身处闹市心却缓重的跳动。  我累极了,事事达不到预期,做不到所想,甚至更糟。与朋友相处,谈起只觉心慌,不敢吐露半句,实则内心早已在大喊:“我糟糕极了。”但到最后,仍是不曾说去半句,可能就是这种奇怪的偏执
摘 要:嵇康的《幽愤诗》是一首描写诗人悲惨命运的长诗,诗歌表达了诗人因吕安事件而被入狱以后的忧愤不平,展现了嵇康独特的个性与思想和当时的黑暗政治。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因而性格放逸,不料因为自己性格导致了他尘世的可悲命运。嵇康追求逍遥世外、隐逸超脱的出世生活,但在经历了被陷害入狱事件后,他想寻求自我的回归,却在反省自身的过程中透露了与儒道思想强烈的冲突,因而呈现出生平的悲痛和对时世
近几年的中考语法考查呈现出新的特点,多以动态的、应用的形式设题,常以选择的题型考查,知识点包括词性、短语结构、句子成分、复句类型及其结构关系等。  考查点一:词性判断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按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类。  例1.(
从很多方面说,有些鸟类跟人類是相似的。它们和伴侣终生相伴,悲剧发生后,它们也会非常想念先死去的一方。作为在坦比湾附近的一个农场上长大的一个男孩,我有幸看到很多在自然界中生长的鸟类,并且很早就熟悉了它们面临危险时的叫声、快乐时的歌唱以及痛失爱侣时的哀鸣。  1949年跟科琳结婚后,我们一起搬到了一个较小的农场。后来,我的儿子从学校毕业,对从事农业感兴趣,我就把较小的农场卖了,买一下足够我们两代人耕种
【摘要】家园共育是当前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提高幼儿全场景教育的有效措施。当前在幼兒德育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更有利于学生对德育的感知与认同。本文结合当前幼儿德育的现状,分析了引导家长资源融合的价值,并且深入分析了家长资源融入幼儿园德育的途径。  【关键词】家长资源;幼儿园;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2-0040-02  U
【考场真题】  四、作文(50分)  请以“那声音常在我心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名师解析】  从题型上看,2015年济南卷中考作文命题承接了上几年命题的思路,仍采用命题作文设置考查。201
父亲是木匠,一段时间,我曾跟着父亲做学徒。有一次,父亲在一堆木头中翻找着,说是要找一根有用的木头。最后,父亲找出了一根弯曲得不成样子的木头,说:“就是它了。”  我想,父亲找这根木头干什么用呢?为什么放着那么多直木头不要,却偏偏要了一根弯木头呢?父亲也许看出了我的疑惑,对我说:“不是直木头就有用,弯木头就没用,直或弯,只是木头的特点,并非木头的缺点。你知道我找出这根弯木头做什么用吗?”  一根弯木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小学生教育关注度的不断升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教育部门密切关注的热点。情境教学法可以更加有效地使学生加深对语文课文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发挥语文在生活中的学习作用。本文对情境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
【摘要】所谓的学困生实质上指的是在学习上处于劣势地位的群体。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帮助他们脱离学困的状态。本文主要从小学低年级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困生;成因分析;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2-0068-02  The Causes and Tran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