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对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1月通过鼓膜置管术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治疗的病例有7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这72例病例的临床表现以及行鼓膜置管术后产生出来的疗效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置管术治疗之后,呈现出97.2%的总有效率。有2例患者因其鼓膜过渡内陷、菲薄引起了带管与脱管期间感冒,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诱发了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无效。结论:耳内境下鼓膜置管术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实用性强、视野清晰等优点,在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过程中,行鼓膜置管术可以得到较为显著的疗效,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耳内境下鼓膜置管术;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6-0262-01
分泌性中耳炎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中耳积液,听力下降等[1]。引起患者听力下降甚至让患者失去听觉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耳非化脓性疾病,而且在近两年来,该病呈现出增长的趋势[2]。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1月通过鼓膜置管术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治疗的72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行鼓膜置管术对其进行治疗,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1月通过鼓膜置管术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治疗的病例共有72例,其中男43例,女29例,年龄6-63岁,平均26.4岁。年龄小于10岁的患者有19例,约占总病例数的26%,11-20岁的患者有20例,约占总病例数的28%,21-30岁的患者有15例,约占总病例数的21%,31岁以上的患者有20例,约占总病例数的28%。患者的病程多为0.5个月-6个月,平均为5.1个月。本组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在术前门诊行1-4个月的保守治疗,如咽鼓管吹张、鼓室注药、鼓膜穿刺、药物治疗等。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本组研究的72例病例的临床表现以及行鼓膜置管术后产生出来的疗效进行分析与研究。
2 结果
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置管术治疗之后,呈现出97.2%的总有效率。有2例患者因其鼓膜过渡内陷、菲薄引起了带管与脱管期间感冒,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诱发了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无效。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为咽鼓管感染、功能不良或者免疫反应等,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中耳积液,听力下降等。引起患者听力下降甚至让患者失去听觉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耳非化脓性疾病,而且在近两年来,该病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患者患上分泌性中耳炎之后,如果没有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的话,极有可能造成患者在听力方面出现障碍或者语言发育不良等症状[3]。
在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过程中,行鼓膜置管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如果患者是初患分泌性中耳炎的话,是不能行鼓膜置管术的,可以先行鼓膜穿刺,如果疗效不够理想或者复发的话,再行鼓膜置管术[4]。有颈静脉球体瘤(鼓室型)、严重血液病以及心脏病患者是绝对不能行鼓膜置管术的[5]。本组研究的72例病例中,均无上述症状,且不是初患者。本组研究采用的是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72例病例的临床表现以及行鼓膜置管术后产生出来的疗效进行分析与研究。在进行手术之前,所有患者的外耳道、耳郭以及鼓膜都要用还有76%的酒精进行消毒,然后再用1%的利多卡因在患者的患耳局部进行麻醉。在行手术的过程中,使用鼓膜刀在耳内镜的直视下在患者的鼓膜前下方进行切口。患者的鼓膜需切开0.9mm-1.8mm,在切开的深度方面特别要注意,绝对不能损伤到患者的鼓室黏膜[6]。切开之后,要将患者鼓室内的粘稠胶状的液体吸出,然后再用盐酸肾上胰素与地塞米松或者温生理盐水的混合液对患者的耳室进行冲洗。在使用置管器的时候,要将通气管准确地置入到患者的切口内,并将置管器的尾端留置在患者的鼓膜外,并对通气的位置以及置管的牢固性进行检查。
本组研究的7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置管术之后,呈现出97.2%的总有效率。并在随访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声导抗图进行检测、对患者的听阈进行测定,检测与测定出来的结果均表现良好,没有复发的现象产生。有2例患者因其鼓膜过渡内陷、菲薄引起了带管与脱管期间感冒,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诱发了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无效。也就是说,耳内境下鼓膜置管术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实用性强、视野清晰等优点,在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过程中,行鼓膜置管术可以得到较为显著的疗效,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庄远岭,钟振华.耳内境下鼓膜置管联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01):57-60.
[2] 贺广湘,刘火旺,刘国辉.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04):362-364.
[3] 韦家锋.耳内境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9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09):1117-1118.
[4] 税磊.耳内境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0):1750-1751.
[5] 黎雄文.鼓膜置管术治疗65例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17):13-14.
[6] 陈穗俊,郑亿庆,区永康,等.硬管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7,01(01):478-479.
目的:对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1月通过鼓膜置管术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治疗的病例有7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这72例病例的临床表现以及行鼓膜置管术后产生出来的疗效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置管术治疗之后,呈现出97.2%的总有效率。有2例患者因其鼓膜过渡内陷、菲薄引起了带管与脱管期间感冒,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诱发了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无效。结论:耳内境下鼓膜置管术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实用性强、视野清晰等优点,在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过程中,行鼓膜置管术可以得到较为显著的疗效,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耳内境下鼓膜置管术;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6-0262-01
分泌性中耳炎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中耳积液,听力下降等[1]。引起患者听力下降甚至让患者失去听觉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耳非化脓性疾病,而且在近两年来,该病呈现出增长的趋势[2]。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1月通过鼓膜置管术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治疗的72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行鼓膜置管术对其进行治疗,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1月通过鼓膜置管术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治疗的病例共有72例,其中男43例,女29例,年龄6-63岁,平均26.4岁。年龄小于10岁的患者有19例,约占总病例数的26%,11-20岁的患者有20例,约占总病例数的28%,21-30岁的患者有15例,约占总病例数的21%,31岁以上的患者有20例,约占总病例数的28%。患者的病程多为0.5个月-6个月,平均为5.1个月。本组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在术前门诊行1-4个月的保守治疗,如咽鼓管吹张、鼓室注药、鼓膜穿刺、药物治疗等。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本组研究的72例病例的临床表现以及行鼓膜置管术后产生出来的疗效进行分析与研究。
2 结果
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置管术治疗之后,呈现出97.2%的总有效率。有2例患者因其鼓膜过渡内陷、菲薄引起了带管与脱管期间感冒,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诱发了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无效。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为咽鼓管感染、功能不良或者免疫反应等,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中耳积液,听力下降等。引起患者听力下降甚至让患者失去听觉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耳非化脓性疾病,而且在近两年来,该病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患者患上分泌性中耳炎之后,如果没有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的话,极有可能造成患者在听力方面出现障碍或者语言发育不良等症状[3]。
在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过程中,行鼓膜置管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如果患者是初患分泌性中耳炎的话,是不能行鼓膜置管术的,可以先行鼓膜穿刺,如果疗效不够理想或者复发的话,再行鼓膜置管术[4]。有颈静脉球体瘤(鼓室型)、严重血液病以及心脏病患者是绝对不能行鼓膜置管术的[5]。本组研究的72例病例中,均无上述症状,且不是初患者。本组研究采用的是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72例病例的临床表现以及行鼓膜置管术后产生出来的疗效进行分析与研究。在进行手术之前,所有患者的外耳道、耳郭以及鼓膜都要用还有76%的酒精进行消毒,然后再用1%的利多卡因在患者的患耳局部进行麻醉。在行手术的过程中,使用鼓膜刀在耳内镜的直视下在患者的鼓膜前下方进行切口。患者的鼓膜需切开0.9mm-1.8mm,在切开的深度方面特别要注意,绝对不能损伤到患者的鼓室黏膜[6]。切开之后,要将患者鼓室内的粘稠胶状的液体吸出,然后再用盐酸肾上胰素与地塞米松或者温生理盐水的混合液对患者的耳室进行冲洗。在使用置管器的时候,要将通气管准确地置入到患者的切口内,并将置管器的尾端留置在患者的鼓膜外,并对通气的位置以及置管的牢固性进行检查。
本组研究的7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置管术之后,呈现出97.2%的总有效率。并在随访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声导抗图进行检测、对患者的听阈进行测定,检测与测定出来的结果均表现良好,没有复发的现象产生。有2例患者因其鼓膜过渡内陷、菲薄引起了带管与脱管期间感冒,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诱发了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无效。也就是说,耳内境下鼓膜置管术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实用性强、视野清晰等优点,在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过程中,行鼓膜置管术可以得到较为显著的疗效,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庄远岭,钟振华.耳内境下鼓膜置管联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01):57-60.
[2] 贺广湘,刘火旺,刘国辉.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04):362-364.
[3] 韦家锋.耳内境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9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09):1117-1118.
[4] 税磊.耳内境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0):1750-1751.
[5] 黎雄文.鼓膜置管术治疗65例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17):13-14.
[6] 陈穗俊,郑亿庆,区永康,等.硬管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7,01(01):478-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