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措施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y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病发病突然(潜伏期2~3d)、病程短(7~8d)、呈双尖峰死亡曲线。此病对养鸡业危害巨大,该病毒诱发免疫抑制,使鸡体对多种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容易引起并发或继发其他多种疾病。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的发病特点
  
  由于鸡只的死亡率和淘汰率增加,又影响鸡体增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该病以3~7周龄鸡多发,呈暴发流行,病程为7~10d,死亡率因饲养管理、营养状况、日龄及发病采取措施不同差异很大,有的仅2%~10%,一般为15%~25%,严重的可达60%PA上。病后3~4d为死亡高峰。另外,由于发生本病后造成鸡体对多种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或无免疫应答,而使鸡体免疫机能下降,容易并发或继发其它多种疾病,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该病有的是由于管理不善,鸡舍内外消毒措施不力,有的是由于疫苗选择和免疫程序制定的不合理造成的,有个别的管理规范、免疫程序合理的鸡场也发病,其原因可能与感染强毒或病毒变异有关。发病鸡的发病日龄呈现两极化趋势,一般多发于3~7周龄,现在有的十几日龄鸡发病,也有的100日龄以上蛋鸡发病;饮水免疫较滴口免疫鸡群多发,原因是由于受母源抗体影响,造成鸡群产生抗体水平低且不平均,造成发病;使用单价苗免疫较多价苗免疫的鸡群多发,凡是使用法氏囊多价苗免疫的鸡群很少发生此病;法氏囊病的并发症、继发症增多,间接损失增大,因发病后引起鸡体免疫抑制,造成鸡体对其他疾病抵抗力下降,易并发或继发其他疾病,如大肠杆菌、新城疫等造成的损失往往超过本病所引起的直接损失。症状及剖检变化特点是:减食,缩头、排泄水样、蛋清样粪便,肛门周围羽毛污染粪便;法氏囊水肿、出血、粘膜肥厚,囊腔内充满混浊液体或干酪样渗出物,腔粘膜出血,腿部和胸部肌肉斑状出血,肾脏肿大、苍白,有尿酸盐沉积。腺胃或肠粘膜出血。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预防措施
  
  防止该病早期感染当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严格按当地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实行全进全出饲养方式,进行彻底消毒等是控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主要方法。
  
  2.1严格进行卫生消毒、加强饲养管理饲养时要全进全出,彻底消毒。在使用疫苗接种前后到产生抗体的“空白期”内必须认真、彻底消毒,防止早期感染。对病死鸡和鸡粪等进行无害化处理。消毒时应考虑消毒药对鸡能否产生应激反应。加强饲养管理采用优质全价饲料,创造良好的通风、温度、湿度、密度、光照等饲养条件,减小鸡群应激,增强鸡体体质,提高鸡体抗病能力。
  
  2.2科学免疫由于鸡的饲养时间较长,鸡注射疫苗后在舍内排毒,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要采取科学的、合理的免疫措施。选择优质可靠,具有高安全性、免疫源性好、能不受母源抗体干扰、效价高而稳定的疫苗。采取科学的免疫程序,即饮水免疫和滴口免疫。饮水免疫注意的事项:一是免疫前后三天不能饮含有抗菌消毒的水,免疫前一天和当天不能带鸡消毒。二是免疫前应停水2~3h。三是不得使用金属饮水器。四是疫苗应用过滤的无消毒剂的自来水或冷开水配制。五是要保证大部分鸡同时喝到水,对喝不到水的鸡要帮其喝到。六是水中加入0.2%脱脂奶粉,20min后加入疫苗。七是掌握好水量,使鸡在30min至1h内喝完疫苗水。滴口免疫时注意的事项:一是确定稀释量;二是选用专用稀释液或灭菌生理盐水;三是疫苗稀释后应在0.5~1h内用完;四是防止漏免。
  母源抗体一般是高母源抗体可以保护雏鸡免受早期感染,为此种鸡开产前(18~20周龄)以及40周龄分别注射鸡传染性法氏囊油乳剂灭活疫苗,其子代可获得高水平母源抗体,可在母源抗体阳性率达到50%时进行首免。对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的鸡群,一次接种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应实行多次疫苗接种,让疫苗病毒株成为鸡群中优势苗毒群体,进而提高鸡体保护性抗体水平。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治疗
  
  当商品鸡发生法氏囊病时,可以使用高免卵黄抗体制剂,其治疗效果取决于高免卵黄液的质量即抗体水平的高低和发病所处的阶段。由于这是一种被动免疫过程,注入体内的抗体5~7d被代谢。如果饲养环境中法氏囊强毒污染严重,鸡群会重复感染发病,鸡群应注射2~3次高免卵黄抗体才能彻底康复。也可以用药物来治疗,如用抗病毒I,肌肉注射,效果也较好。
  要控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必须树立“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科学防治思想,做好消毒工作,饲喂新鲜全价饲料,提高鸡群健康水平;制定科学免疫程序,选择优质疫苗,采用正确的免疫方法才能控制本病的发生。此病治疗要早不宜迟,先出现零星死亡,养鸡户往往持观望态度,從而让病情进一步蔓延暴发,给养鸡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其他文献
皮肤真菌病又称为脱毛症、匐行疹、钱癣。主要由皮肤癣菌(又称皮肤丝状菌)中的疣状毛(发)癣菌引起。临床上以皮肤呈现圆形脱毛、渗出液和痂皮等病理变化为特征,取慢性经过的浅在性真菌性皮炎。本病传染快、蔓延广,尤其对犊牛、病态或营养不良的老龄牛,以及冬季密集舍饲的牛群,极易引起全牛群感染发病。也可由病牛传染给人,属人畜共患真菌病之一,在公共卫生学上应当予以重视。    1 流行病学    动物(也包括奶牛
猪咬尾症。又可称“反不适综合征”,是猪应激综合征(Poreinestresssyndrome,PSS)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但这不可轻易地就以此判断为是“饲料有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各地规模化猪场和北方农村一些养猪户中,发生猪互相咬尾的现象
1940年,美国出现第一家DQ(Dairy Queen,意为奶品皇后)冰淇淋店。发展至今,最具噱头的产品是号称”倒杯不洒”的“暴风雪”。在全球任何一家分店,店员将这个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上之前,都会将它整个翻转过来。也许世界上几百种冰淇淋都可以做到“倒杯不洒”,却没有第二家有胆量这样做给你看。这个以胆量赢得了市场的冰淇淋巨头,从另外一个角度恰巧也可以翻译为胆商。  胆商(DQ)是英文Daring In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北兴农场为黑龙江垦区林业大场,林业的经营发展直接关系到农场经济和生态总体格局的构建。因此,如何统筹兼顾、协调并举,促进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课题。    一、北兴林业发展的现状    北兴农场经营总面积为77 652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31 802公顷,占总面积的41%,非
1、增地温促早熟玉米耐涝性较差,出现涝害,根系生育及根系活力下降,根系衰老速度加快。一般淹水四天减产20%以上,淹没三天植株死亡,出现涝害要采取排水机械和挖排水沟,及时排出积水,
8月8日凌晨1时,甘肃省舟曲县因强降雨引发的重大滑坡泥石流灾害,导致舟曲县城一半以上被淹,追成重大人员伤亡。类似事件还有,6月28日,由于连续强降雨,贵州关岭县岗乌镇大寨村发生了
使用除草剂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田间除草效果。然而,选择和使用不当也会因药害给农民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1 提高除草剂防治效果的措施    1.1 选用对路除草剂 除草剂有严格的使用范围,有时一字之差,就可能酿成大祸。如:丁草胺和乙草胺,苄嘧磺隆和氯嘧磺隆,虽然都只差一字,却一个在水田用、一个在旱田用。水稻、大豆、玉米,不同种类的蔬菜和作物需要不同种类的除草剂;同种作物,不同的生长期不同的下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