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生产率减排目标分配机制研究——基于不同环境责任界定视角

来源 :管理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v_cool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引起产业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跨地区的中间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环节在地理位置上分离,因此生产和消费相关的碳排放可以根据产品贸易进行转移,这就意味着不同碳排放责任下的核算,以及基于此制定的省级减排目标(如碳强度和碳生产率目标)的分配将对各省产生不同成本效益和环境责任。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方法,建立多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我国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并与目标优化方法相结合,估计各省在不同环境责任下的减排成本和减排目标调整。结果表明,消费者责任核算能够兼顾效率和公平,将欠发达地区的生产排放责任适当的分配到最终消费的较发达的消费地区,有利于减少区域间碳泄漏,提高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竞争力。碳生产率目标强调在能源效率方面重新规划减排目标,并进一步改善欠发达地区的能源效率。政策制定者可以根据能源效率和单位减排成本来分配和增加投资,并随之提高减排效率。最后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s),又称尼泊金酯,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用量最大、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类食品防腐添加剂,主要包括: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l paraben, MP)、乙酯(ethyl
<正> 该品种经过我场多年多地与多个品种对比试验,具有以下特色:①果型大:一般大果50克(最大95克),且大果率
期刊
新疆南疆少数民族地区土地贫瘠,经济发展缓慢,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学科发展相对滞后,但是该地区不仅是典型的历史文化交汇区,还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文化聚集区,同时该地区还拥有
期刊
我国医学人文学科的发展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同步 ,在 2 0世纪 80年代末期到 90年代初曾经经历过一个发展高潮 ,但进入 90年代中期之后 ,随着第一批为我国医学人文学科建立作出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在酸性条件下对纳米SiO2表面进行改性,并利用动态激光散射仪(DLLS)、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方法对改性后纳米SiO2的表面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并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下称冠脉)介入术后,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对于预防桡动脉闭塞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7~8月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的10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
期刊
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是葡萄属中最抗寒的一个种,对多种欧亚种群易感的病害都有较强的抵抗力。它是目前国内外葡萄抗寒和抗病育种的主要种质资源。而野生山葡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