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花费一个合理的价格购买到最好的人像镜头呢?我们依次对八支性价比较高的大光圈定焦镜头进行了测试……
“特别值得一提的优势是85mm人像镜头的中焦特性,有助于突出人物的面部特征。”
价格昂贵的佳能EF 85mm f/1.2L或者尼康85mm f/1.4G可能是专业人像摄影师的最爱。不过这对于只是进行日常拍摄,收入有限的人来说,它们的价格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能接受的范围。
而在价格较低的镜头中,像是佳能EF 50mm f/1.8这样的廉价镜头只需要大概六百元,但在功能、画质和做工质量上并不逊色太多。值得庆幸的是,在几千元的中等水平范围的定焦镜头中也有很多选择。
那么怎样才算是一支好的人像镜头呢?首先考虑的就是焦距。如果你使用的是APS-C画幅传感器的相机,那50mm镜头的有效焦距约为75m到80mm左右。一般来说理想的人像拍摄焦距为85mm左右。这能确保你在拍摄半身人像时,与模特有一个舒适的3m左右的间距,这样可以使你不必过于接近主体而使他们感到尴尬。
如果在APS-C画幅的相机上使用85mm的镜头,就可以让你在相同的距离拍摄出展露模特头部到肩膀的人像照片。特别值得一提的优势是85mm人像镜头的中焦特性,有助于突出人物的面部特征(鼻子和下巴)。
一般情况下,定焦镜头会提供比变焦镜头更卓越的画质,这让光学测试变得极具吸引力。它们在性能上的“杀手锏”是一般在f/1.4到f/1.8之间的最大光圈,这样的光圈值能够获得极小的景深,这样你就可以模糊杂乱的背景,完全突出画面中的主体人物。
镜头的“背景虚化”能力是最重要的,这关乎于画面中散焦区域的质量,其目的是为了产生光滑而柔和的模糊效果。在使用大光圈以外的光圈拍摄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镜头是否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圆形虚化光斑效果(参见器材解析)。
使用大光圈
如果你在室内或黄昏时分拍摄人像,但又不想使用闪光灯,那么更大的光圈还可以帮助你充分利用当前自然的环境光线。另一个好处是,你能够使用更快的快门速度进行手持相机拍摄,凝固下所拍人物的任何一个细小变化的瞬间,而又不用大幅度提高相机ISO感光度的设置。
与几年前相比,提高ISO感光度来拍摄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因为目前大多数相机在高感光度设置下,都可以提供非常良好的图像质量。在这些大光圈镜头的最大光圈下,最大光圈值越大的镜头,图像中越容易出现明显的清晰度下降。
但这并不总是一件坏事,因为这样可以带来柔和、梦幻般的肖像。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好的“磨皮”功能,能够有效减少画面中人像衰老的迹象。唯一真正的缺点就是画面中肖像的眼睛无法展现出你想要的清晰透彻的感觉。此外,你可能还需要在明亮的光线环境中使用中灰密度(ND)滤镜来避免相机快门超过上限。
器材解析 光圈叶片的学问
镜头光圈的大小是由许多光圈叶片来控制的。比如在一支50mm f/1.4的镜头光圈开到最大f/1.4时,光圈完全敞开,叶片不会发挥作用。但只要你开始缩小光圈,使光圈逐渐变小,光圈的曲率和叶片数量就会影响镜头产生的背景虚化效果,并影响画面中出现散焦区域的大小。比如便宜的佳能50mmf/1.8镜头只有五片叶片,它所提供的是一个明显的五边形虚化光斑,而这样就会使光线或其他明亮的焦外高光部分在图像中呈现出明显几何形状的散景。
本次横评测试中的镜头叶片数量大多在七到九片之间,这是带来圆形光圈效果的典型叶片数量。其制造出的高光散焦区域的边缘会更圆且更自然。
如何测试镜头 你可信赖的依据
我们对这些镜头展开两个阶段的测试,其中包括在受控条件下的实验室测试,以及真实场景的拍摄测试。所有的镜头都装载于中档范围的相机上,然后在影棚灯光下获取两个图像的测试图表。再将结果通过Imatest Master进行处理,这样我们使可以量化其清晰度、色像差和失真等光学性能。并全面评估画面的中心、边缘以及角落区域的图像质量。
在实际场景的条件下,我们会用每一镜头在各种室内和室外照片条件下获取照片,并进行整体的检查,变焦以及对焦环操作的平滑度和精度;还有自动对焦系统的速度和准确度与在全时手动对焦时的对比情况。最后根据功能、做工用料、图像质量和性价比来进行等级的评定。
环境描写
人像镜头不仅仅只是使用大光圈拍摄,所谓的环境人像也特别受大家欢迎,它能展现出画面中所拍人物的生活或工作环境。
也就是说,比如拍摄一个工匠在他的工作室里的照片,你可能要使用小光圈来获得较大的景深,清晰地展示出周围的环境。小光圈时的清晰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像变焦镜头一样,最大的清晰度通常出现在f/8左右的中等光圈值。中等范围光圈值在使用影棚闪光灯和拍摄普通人像时非常有用。千万要记住,如果使用非常大的光圈来拍摄肩膀以上的人像照片,当你把焦点放在人像的眼睛上时,其耳朵可能会出现略微的失焦情况。
在大多数人像摄影中,画面中央区域的清晰度是至关重要的。在拍摄时使人像偏离画面中心是一种经常被用到的构图“小把戏”,即便如此,在靠近画面边缘和角落区域的清晰度通常并不重要。不过拍摄群体人像属于例外,因为处于最外围的人可能会非常接近画面的边角区域。使用广角镜头来拍摄群体人像可能会让人感到非常方便而容易,不过问题是这样会导致靠近两边的人像的头部会在画面中被“拉伸”变形。因此,如果可以的话,人群应该尽量往中间靠近,或者更好的办法就是使用一支标准焦距的镜头来拍摄。
自动对焦的速度在人像摄影中,并不像在极限运动或野生动物摄影中那么重要,但依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没有人愿意错过稍纵即逝的表情和经典的瞬间,因为他们一直在等待自动对焦准确地抓取到这些不容错过的画面。另外,安静的自动对焦对于“偷拍”人像来说也是一种优势。 “跑焦”的困惑
你也许听说过大光圈镜头容易发生“跑焦”,甚至很多人会因此排斥使用f/1.4的光圈。实际上,跑焦的几率很低。只要我们掌握熟练的对焦技巧,锁定焦点后不要前后移动相机,并仔细通过取景器和液晶屏来确认对焦点,就能有效避免这个问题。如果仍然出现跑焦,你可以将相机和镜头送交维修中心来进行对焦系统的校准。
鬼影和眩光解析
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中拍摄人像照片,要让你的主体处于远离光线直射的位置,这样他们在拍摄中就不会眯起眼睛来躲避刺眼的光线。也可以辅助使用闪光灯,给予人像与背景之间更平衡的曝光。面朝太阳拍摄会增加产生鬼影与眩光的风险,虽然你可以通过在镜头上安装遮光罩来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是在这里佳能、奥林巴斯和宾得的相机都需要额外购买独立出售的遮光罩。大多数情况下,定焦镜头的抗鬼影和眩光的能力比变焦镜头更强。
佳能
EF50mm
f/1.4 USM
值得信赖的选择
与佳能顶级的EF50mm f/1.2LUSM相比,这支镜头的设计更为紧凑,而只有前者一半的重量以及不到四分之一的价格,但仍然给人带来相当可靠的感觉。其前段镜片被很好地隐藏在了镜桶内,这样的结构有助于减少鬼影和眩光。虽然具有佳能的“超级光谱”涂层,但还是值得额外花费为其搭配一个镜头遮光罩。其内镜筒在较短的对焦距离时会向外延伸,不过不会在对焦过程中转动。
8片光圈叶片让其使其拥有近似圆形的虚化光斑,当然在最大可用光圈f/1.4表现最好。自动对焦系统是微型超声波马达,包含了电机和齿轮。这比环形超声波马达动作要稍慢,但佳能依然提供了全时手动对焦,而这通常只可用于环形超声波马达之中。在单次对焦模式下,你可以在无需切换AF/M按键的情况下,调整对焦环。
性能
自动对焦系统其实比使用环形超声波系统的尼康50mm f/1.4要快。在f/1.4光圈值时其清晰度和对比度不太理想,清晰度不如评比组中的其他镜头。不过作为佳能APS-C传感器相机的用户来说,结果仍然令人满意。
佳能
EF 85mm
f/1.8USM
优秀的功能和性能表现
很明显这支85mmf/1.8镜头比佳能50mm f/1.4更大,但其光学结构依然紧凑,并具有相同的58mm滤镜口径。这两支佳能镜头第一眼看上去非常相似,但85mm镜筒前端的镜片更大一些,而且并没有凹陷入内筒之中,因此更应该为其购买一个ET-65III镜头遮光罩。
这支镜头的做工很不错,环形超声波马达为其带来了非常快速和安静的对焦。无论是从对焦的速度还是全时手动对焦操作的平滑度来说,都要比佳能50mmf/1.4使用的微型超声波马达强上许多。85mmf/1.8使用内部对焦系统,因此镜筒不会在近距离对焦时向外伸长,8片光圈叶片提供了圆形的光圈,这与佳能50mmf/1.4镜头类似。
性能
在f/1.8时,在清晰度和对比度上明显比佳能50mm镜头更好,但在f/1.8时与50mm在f/1.4时的表现正好相反。清晰度在f/5.6-f/8左右的中等光圈范围时有所改善。这支镜头几乎没有失真的现象,而且色散和暗角也控制得很好。这是一支可用于全画幅相机上的理想人像镜头,同时对于APS-C类型相机来说也是一支非常好用的长焦人像镜头。
尼康
AF-S50mm
f/1.4G
这真是一支全新的改进版镜头吗?
相比老款的D型镜头,这支G型镜头摒弃了光圈环,增加了AF-S(宁静波动马达)自动对焦系统和已经完全重新设计的光学结构。好消息是,它可适用于所有尼康数码单反相机,包括像D3200和D5200那样没有内置自动对焦马达的机身。坏消息是,尽管它拥有一个环形超声波马达,但反应迟钝,在用于D7000或其他尼康全画幅单反相机上时,甚至比使用D型卡口的镜头还要更慢。不过至少其全时手动对焦的平滑度和精确度都表现良好。
这支镜头的做工十分出色,金属材质的安装卡口周围还带有一个应对恶劣天气的密封环。其前端镜片隐藏于内镜筒,但在较短距离的对焦时内镜筒并不会延伸出来。
性能
在f/1.4-f/2.8之间的大光圈拍摄出来图像看上去很软,但在f/4时清晰度有所改善,并且在整个画面中都较为均匀。有出现桶形失真,比测试中的其他镜头稍微明显。背景虚化令人满意,这个部分归功于其圆形的9片光圈叶片。整体而言,这款镜头在老款D型卡口镜头的基础上还是做了显著的改进。
尼康
AF-S85mm
f/1.8G
锐利、高速、坚实可靠
这是尼康镜头群中一支相对较新的镜头,它所面对的竞争对手是佳能EF85mm f/1.8 USM。两款镜头都采用了9片光学镜片和环形超声波马达。尼康的自动对焦系统没有佳能那么快,但比尼康50mm f/1.4G强很多。这款镜头只有7片光圈叶片,但是光圈效果依然表现优秀,平滑细腻的背景虚化也相当不错。
它与佳能85mm都采用内对焦系统,因此在整个对焦范围内其前端镜片是处于完全固定的状态。两支镜头前端镜头的直径基本相同,但尼康的镜片略微向内凹陷,螺口滤镜是较大的67mm,而非58mm。此外,尼康还为镜头配备了遮光罩,随镜头一起出售。其安装卡口设有全天候密封环,这也是测试组中两支佳能镜头所缺少的。镜头的做工非常精细,舒适宽大的对焦环带来了流畅的手动对焦和全时对焦操作体验。
性能
此镜头的清晰度和对比度令人印象深刻,即使是在最大光圈f/1.8的情况下,在f/2.8和f/16时的图像质量也都非常完美。它几乎不存在失真,边缘几乎没有什么色散。总体而言,这是一支表现与价格完全匹配的好镜头。 奥林巴斯
M.ZUIKO 45mm
f/1.8
画质出色的小家伙
与测试中大多数50mm的镜头相比,37mm的滤镜尺寸和仅有116克重量的这款镜头只是一个“小家伙”。其镜筒看起来像是高档的金属质地,但实际上是由塑料制成并覆盖了一层金属涂层。即便如此,其做工质量依然感觉很十分扎实。作为额外的“噱头”,镜头前端的“装饰环”可以替换成不同的颜色。而在安装需另外购买的官方镜头遮光罩时,前端镜头环还是需要被拆下来的。
其MSC(电影和静止图像适用)自动对焦系统几乎无声,而在静物模式时,其对焦速度和本次测试中速度最快的环形超声波马达系统一样。全时手动对焦功能可通过相机设置,但在镜头上并没有对焦距离的信息。
性能
画面的清晰度非常出色,即便是在最大光圈f/1.8的时候。不过这个光圈值要比本次测试组中的50mm f/1.4镜头慢2/3挡。与此同时,色散略高于平均水平,有稍微明显的枕形失真。总体来说,奥林巴斯成功地把适合人像摄影的主要性能装到了一个做工出色的小镜头内。
宾得
SMC DA 50mm
f/1.8
物有所值还是名不副实?
宾得50mm f/1.8镜头的价格是佳能50mm f/1.8的三倍。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否值得?
这支镜头的整体做工相当扎实,但是安装卡口是塑料而不是金属的。其结构紧凑,重量轻,典型的f/1.8轻量级镜头。宾得50mmf/1.8并没有在包装内附带遮光罩,但前端镜片在无限远的对焦设置下会很好地隐藏起来。不过在最短对焦距离时,前组镜片会非常接近被摄物体,因为当你近距离拍摄时镜头的内镜筒会向前伸出。该镜头不具备内置的自动对焦马达,而是需要靠相机机身里的马达进行机械传动。这使得其对焦时的速度不是很快,而且噪声也很大。
基于“快速切换”对焦系统,可以让你获得全时手动对焦功能,但此时对焦感觉生涩,除非切换到机身的手动对焦模式。不过至少这款镜头在基于七片光圈叶片上产生的接近圆形的虚化光斑,会带来非常不错的散景效果。
性能
在全开光圈f/1.8时清晰度非常好,在f/2.8-f/11之间时表现最佳。比起测试中的佳能和尼康50mm镜头,宾得镜头的色散相当低,桶形失真也不太明显。
适马
50mm f/1.4
EX DG HSM
大光圈,大口径,性能不俗
适马50mm f/1.4镜头比佳能和尼康同规格的镜头价格更贵。这是一支又大又重的镜头,滤镜口径达到了77mm,重量达到了505克,是佳能和尼康镜头重量的两倍。不过其制作工艺也相当扎实。环形超声波自动对焦系统具有超静音和快速的优点,与测试组中佳能85mm的镜头性能相似。全时手动对焦时,手感“如丝般”顺滑,在较短对焦距离内镜筒会伸出,最短对焦距离时,前端镜片会被推至几乎与镜头前端相齐的位置。值得称道的是,包装中附赠了花瓣形遮光罩。只有尼康50mmf/1.4镜头与适马相同,具有9片光圈叶片,因此适马镜头可以制造出非常出色的虚化效果。
性能
适马在f/1.4时保留的清晰度比佳能和尼康50mm镜头略好。不过在f/2.8时清晰度会下降到与同规格佳能镜头的水平近似,在f/11时与尼康镜头出现近似的清晰度。除了在f/2.8光圈外,整个光圈范围的清晰度都比较一致,整个画面的中心到角落。在超大前组镜片的帮助下,适马50mm f/1.4的暗角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过对于一款50mm定焦镜头来说,其枕形失真有点偏高。
索尼
85mm
f/2.8 SAM
轻量级的实惠之选
这支85mm的小巧镜头既适用全画幅相机,同样也可用于APS-C机身。同时,这支85mm镜头还是本次测试中最便宜的一支。它的重量较轻,感觉有点单薄,而且只有一个塑料材质的卡口。只有f/2.8的最大光圈值,让索尼85mm镜头成为本次测试中“最慢”的镜头。
这支索尼85mm f/2.8镜头采用了所谓的“SAM”技术,即“平滑自动对焦马达”。在实际测试中,自动对焦虽然不快,但是非常安静。支持全时手动对焦,但手感有些生涩,除非切换到手动对焦模式。对焦环缺乏良好的质感,不过至少还印有对焦距离刻度。在近距离对焦时,内镜筒会伸出,但前端镜片在所有对焦距离范围内都能够依然隐藏在里面。索尼还为镜头提供了一个遮光罩。得益于七片光圈叶片的结构,使它的光圈即使收缩后也相当圆。
性能
f/2.8的最大光圈完全可使画面中每个角落的清晰度都非常出色,对比度也令人印象深刻。不过,我们非常期望这款镜头能有一个更大的光圈值。测试中索尼85mm镜头有一点枕形畸变,而色散比测试中的其他镜头更为糟糕。
尼康85mm f/1.8是完美的人像摄影之选
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竞赛,但纵观整个测试结果,尼康的85mm f/1.8镜头在各个环境中都名列前茅,最终脱颖而出。
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尼康85mm f/1.8拥有环形超声波自动对焦系统,流畅的全时手动操作。同时,即使是在最大光圈下依然能获得清晰的图像,在其余光圈范围内的清晰度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画面各个角落的对比度也都很一致。虽然只有7片光圈叶片,但其背景虚化的效果还是很漂亮的。只有自动对焦速度比佳能镜头略慢。
索尼85mm镜头具有很好的整体画质,除了有较明显的色散,不过其用料和做工显得有点单薄,f/2.8的最大光圈值与其他镜头相比也没有太大优势。
再看几支50mm镜头,这往往是APS—C画幅相机上使用的较为理想的一般人像拍摄的焦距。但无论是佳能还是尼康的镜头在其最大光圈值f/1.4时都不能向我们展现极具说服力的清晰度,而当光圈收缩到f/2.8时尼康也并没有多大改善。即便如此,使用两个镜头的最大光圈拍摄时还是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梦幻般虚化的人像照片。适马50mm镜头在f/1.8时提供了更好的清晰度表现,并且在中等和小光圈值时的表现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不过在f/2.8时清晰度有点不足。总体来说,它是我们50mm焦距的最佳选择。
奥林巴斯和宾得的镜头在光圈全开时依然能带来非常好的清晰度,但考虑到它们被减少到f/1.8的最大光圈值,价格还是有点贵。
“特别值得一提的优势是85mm人像镜头的中焦特性,有助于突出人物的面部特征。”
价格昂贵的佳能EF 85mm f/1.2L或者尼康85mm f/1.4G可能是专业人像摄影师的最爱。不过这对于只是进行日常拍摄,收入有限的人来说,它们的价格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能接受的范围。
而在价格较低的镜头中,像是佳能EF 50mm f/1.8这样的廉价镜头只需要大概六百元,但在功能、画质和做工质量上并不逊色太多。值得庆幸的是,在几千元的中等水平范围的定焦镜头中也有很多选择。
那么怎样才算是一支好的人像镜头呢?首先考虑的就是焦距。如果你使用的是APS-C画幅传感器的相机,那50mm镜头的有效焦距约为75m到80mm左右。一般来说理想的人像拍摄焦距为85mm左右。这能确保你在拍摄半身人像时,与模特有一个舒适的3m左右的间距,这样可以使你不必过于接近主体而使他们感到尴尬。
如果在APS-C画幅的相机上使用85mm的镜头,就可以让你在相同的距离拍摄出展露模特头部到肩膀的人像照片。特别值得一提的优势是85mm人像镜头的中焦特性,有助于突出人物的面部特征(鼻子和下巴)。
一般情况下,定焦镜头会提供比变焦镜头更卓越的画质,这让光学测试变得极具吸引力。它们在性能上的“杀手锏”是一般在f/1.4到f/1.8之间的最大光圈,这样的光圈值能够获得极小的景深,这样你就可以模糊杂乱的背景,完全突出画面中的主体人物。
镜头的“背景虚化”能力是最重要的,这关乎于画面中散焦区域的质量,其目的是为了产生光滑而柔和的模糊效果。在使用大光圈以外的光圈拍摄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镜头是否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圆形虚化光斑效果(参见器材解析)。
使用大光圈
如果你在室内或黄昏时分拍摄人像,但又不想使用闪光灯,那么更大的光圈还可以帮助你充分利用当前自然的环境光线。另一个好处是,你能够使用更快的快门速度进行手持相机拍摄,凝固下所拍人物的任何一个细小变化的瞬间,而又不用大幅度提高相机ISO感光度的设置。
与几年前相比,提高ISO感光度来拍摄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因为目前大多数相机在高感光度设置下,都可以提供非常良好的图像质量。在这些大光圈镜头的最大光圈下,最大光圈值越大的镜头,图像中越容易出现明显的清晰度下降。
但这并不总是一件坏事,因为这样可以带来柔和、梦幻般的肖像。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好的“磨皮”功能,能够有效减少画面中人像衰老的迹象。唯一真正的缺点就是画面中肖像的眼睛无法展现出你想要的清晰透彻的感觉。此外,你可能还需要在明亮的光线环境中使用中灰密度(ND)滤镜来避免相机快门超过上限。
器材解析 光圈叶片的学问
镜头光圈的大小是由许多光圈叶片来控制的。比如在一支50mm f/1.4的镜头光圈开到最大f/1.4时,光圈完全敞开,叶片不会发挥作用。但只要你开始缩小光圈,使光圈逐渐变小,光圈的曲率和叶片数量就会影响镜头产生的背景虚化效果,并影响画面中出现散焦区域的大小。比如便宜的佳能50mmf/1.8镜头只有五片叶片,它所提供的是一个明显的五边形虚化光斑,而这样就会使光线或其他明亮的焦外高光部分在图像中呈现出明显几何形状的散景。
本次横评测试中的镜头叶片数量大多在七到九片之间,这是带来圆形光圈效果的典型叶片数量。其制造出的高光散焦区域的边缘会更圆且更自然。
如何测试镜头 你可信赖的依据
我们对这些镜头展开两个阶段的测试,其中包括在受控条件下的实验室测试,以及真实场景的拍摄测试。所有的镜头都装载于中档范围的相机上,然后在影棚灯光下获取两个图像的测试图表。再将结果通过Imatest Master进行处理,这样我们使可以量化其清晰度、色像差和失真等光学性能。并全面评估画面的中心、边缘以及角落区域的图像质量。
在实际场景的条件下,我们会用每一镜头在各种室内和室外照片条件下获取照片,并进行整体的检查,变焦以及对焦环操作的平滑度和精度;还有自动对焦系统的速度和准确度与在全时手动对焦时的对比情况。最后根据功能、做工用料、图像质量和性价比来进行等级的评定。
环境描写
人像镜头不仅仅只是使用大光圈拍摄,所谓的环境人像也特别受大家欢迎,它能展现出画面中所拍人物的生活或工作环境。
也就是说,比如拍摄一个工匠在他的工作室里的照片,你可能要使用小光圈来获得较大的景深,清晰地展示出周围的环境。小光圈时的清晰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像变焦镜头一样,最大的清晰度通常出现在f/8左右的中等光圈值。中等范围光圈值在使用影棚闪光灯和拍摄普通人像时非常有用。千万要记住,如果使用非常大的光圈来拍摄肩膀以上的人像照片,当你把焦点放在人像的眼睛上时,其耳朵可能会出现略微的失焦情况。
在大多数人像摄影中,画面中央区域的清晰度是至关重要的。在拍摄时使人像偏离画面中心是一种经常被用到的构图“小把戏”,即便如此,在靠近画面边缘和角落区域的清晰度通常并不重要。不过拍摄群体人像属于例外,因为处于最外围的人可能会非常接近画面的边角区域。使用广角镜头来拍摄群体人像可能会让人感到非常方便而容易,不过问题是这样会导致靠近两边的人像的头部会在画面中被“拉伸”变形。因此,如果可以的话,人群应该尽量往中间靠近,或者更好的办法就是使用一支标准焦距的镜头来拍摄。
自动对焦的速度在人像摄影中,并不像在极限运动或野生动物摄影中那么重要,但依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没有人愿意错过稍纵即逝的表情和经典的瞬间,因为他们一直在等待自动对焦准确地抓取到这些不容错过的画面。另外,安静的自动对焦对于“偷拍”人像来说也是一种优势。 “跑焦”的困惑
你也许听说过大光圈镜头容易发生“跑焦”,甚至很多人会因此排斥使用f/1.4的光圈。实际上,跑焦的几率很低。只要我们掌握熟练的对焦技巧,锁定焦点后不要前后移动相机,并仔细通过取景器和液晶屏来确认对焦点,就能有效避免这个问题。如果仍然出现跑焦,你可以将相机和镜头送交维修中心来进行对焦系统的校准。
鬼影和眩光解析
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中拍摄人像照片,要让你的主体处于远离光线直射的位置,这样他们在拍摄中就不会眯起眼睛来躲避刺眼的光线。也可以辅助使用闪光灯,给予人像与背景之间更平衡的曝光。面朝太阳拍摄会增加产生鬼影与眩光的风险,虽然你可以通过在镜头上安装遮光罩来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是在这里佳能、奥林巴斯和宾得的相机都需要额外购买独立出售的遮光罩。大多数情况下,定焦镜头的抗鬼影和眩光的能力比变焦镜头更强。
佳能
EF50mm
f/1.4 USM
值得信赖的选择
与佳能顶级的EF50mm f/1.2LUSM相比,这支镜头的设计更为紧凑,而只有前者一半的重量以及不到四分之一的价格,但仍然给人带来相当可靠的感觉。其前段镜片被很好地隐藏在了镜桶内,这样的结构有助于减少鬼影和眩光。虽然具有佳能的“超级光谱”涂层,但还是值得额外花费为其搭配一个镜头遮光罩。其内镜筒在较短的对焦距离时会向外延伸,不过不会在对焦过程中转动。
8片光圈叶片让其使其拥有近似圆形的虚化光斑,当然在最大可用光圈f/1.4表现最好。自动对焦系统是微型超声波马达,包含了电机和齿轮。这比环形超声波马达动作要稍慢,但佳能依然提供了全时手动对焦,而这通常只可用于环形超声波马达之中。在单次对焦模式下,你可以在无需切换AF/M按键的情况下,调整对焦环。
性能
自动对焦系统其实比使用环形超声波系统的尼康50mm f/1.4要快。在f/1.4光圈值时其清晰度和对比度不太理想,清晰度不如评比组中的其他镜头。不过作为佳能APS-C传感器相机的用户来说,结果仍然令人满意。
佳能
EF 85mm
f/1.8USM
优秀的功能和性能表现
很明显这支85mmf/1.8镜头比佳能50mm f/1.4更大,但其光学结构依然紧凑,并具有相同的58mm滤镜口径。这两支佳能镜头第一眼看上去非常相似,但85mm镜筒前端的镜片更大一些,而且并没有凹陷入内筒之中,因此更应该为其购买一个ET-65III镜头遮光罩。
这支镜头的做工很不错,环形超声波马达为其带来了非常快速和安静的对焦。无论是从对焦的速度还是全时手动对焦操作的平滑度来说,都要比佳能50mmf/1.4使用的微型超声波马达强上许多。85mmf/1.8使用内部对焦系统,因此镜筒不会在近距离对焦时向外伸长,8片光圈叶片提供了圆形的光圈,这与佳能50mmf/1.4镜头类似。
性能
在f/1.8时,在清晰度和对比度上明显比佳能50mm镜头更好,但在f/1.8时与50mm在f/1.4时的表现正好相反。清晰度在f/5.6-f/8左右的中等光圈范围时有所改善。这支镜头几乎没有失真的现象,而且色散和暗角也控制得很好。这是一支可用于全画幅相机上的理想人像镜头,同时对于APS-C类型相机来说也是一支非常好用的长焦人像镜头。
尼康
AF-S50mm
f/1.4G
这真是一支全新的改进版镜头吗?
相比老款的D型镜头,这支G型镜头摒弃了光圈环,增加了AF-S(宁静波动马达)自动对焦系统和已经完全重新设计的光学结构。好消息是,它可适用于所有尼康数码单反相机,包括像D3200和D5200那样没有内置自动对焦马达的机身。坏消息是,尽管它拥有一个环形超声波马达,但反应迟钝,在用于D7000或其他尼康全画幅单反相机上时,甚至比使用D型卡口的镜头还要更慢。不过至少其全时手动对焦的平滑度和精确度都表现良好。
这支镜头的做工十分出色,金属材质的安装卡口周围还带有一个应对恶劣天气的密封环。其前端镜片隐藏于内镜筒,但在较短距离的对焦时内镜筒并不会延伸出来。
性能
在f/1.4-f/2.8之间的大光圈拍摄出来图像看上去很软,但在f/4时清晰度有所改善,并且在整个画面中都较为均匀。有出现桶形失真,比测试中的其他镜头稍微明显。背景虚化令人满意,这个部分归功于其圆形的9片光圈叶片。整体而言,这款镜头在老款D型卡口镜头的基础上还是做了显著的改进。
尼康
AF-S85mm
f/1.8G
锐利、高速、坚实可靠
这是尼康镜头群中一支相对较新的镜头,它所面对的竞争对手是佳能EF85mm f/1.8 USM。两款镜头都采用了9片光学镜片和环形超声波马达。尼康的自动对焦系统没有佳能那么快,但比尼康50mm f/1.4G强很多。这款镜头只有7片光圈叶片,但是光圈效果依然表现优秀,平滑细腻的背景虚化也相当不错。
它与佳能85mm都采用内对焦系统,因此在整个对焦范围内其前端镜片是处于完全固定的状态。两支镜头前端镜头的直径基本相同,但尼康的镜片略微向内凹陷,螺口滤镜是较大的67mm,而非58mm。此外,尼康还为镜头配备了遮光罩,随镜头一起出售。其安装卡口设有全天候密封环,这也是测试组中两支佳能镜头所缺少的。镜头的做工非常精细,舒适宽大的对焦环带来了流畅的手动对焦和全时对焦操作体验。
性能
此镜头的清晰度和对比度令人印象深刻,即使是在最大光圈f/1.8的情况下,在f/2.8和f/16时的图像质量也都非常完美。它几乎不存在失真,边缘几乎没有什么色散。总体而言,这是一支表现与价格完全匹配的好镜头。 奥林巴斯
M.ZUIKO 45mm
f/1.8
画质出色的小家伙
与测试中大多数50mm的镜头相比,37mm的滤镜尺寸和仅有116克重量的这款镜头只是一个“小家伙”。其镜筒看起来像是高档的金属质地,但实际上是由塑料制成并覆盖了一层金属涂层。即便如此,其做工质量依然感觉很十分扎实。作为额外的“噱头”,镜头前端的“装饰环”可以替换成不同的颜色。而在安装需另外购买的官方镜头遮光罩时,前端镜头环还是需要被拆下来的。
其MSC(电影和静止图像适用)自动对焦系统几乎无声,而在静物模式时,其对焦速度和本次测试中速度最快的环形超声波马达系统一样。全时手动对焦功能可通过相机设置,但在镜头上并没有对焦距离的信息。
性能
画面的清晰度非常出色,即便是在最大光圈f/1.8的时候。不过这个光圈值要比本次测试组中的50mm f/1.4镜头慢2/3挡。与此同时,色散略高于平均水平,有稍微明显的枕形失真。总体来说,奥林巴斯成功地把适合人像摄影的主要性能装到了一个做工出色的小镜头内。
宾得
SMC DA 50mm
f/1.8
物有所值还是名不副实?
宾得50mm f/1.8镜头的价格是佳能50mm f/1.8的三倍。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否值得?
这支镜头的整体做工相当扎实,但是安装卡口是塑料而不是金属的。其结构紧凑,重量轻,典型的f/1.8轻量级镜头。宾得50mmf/1.8并没有在包装内附带遮光罩,但前端镜片在无限远的对焦设置下会很好地隐藏起来。不过在最短对焦距离时,前组镜片会非常接近被摄物体,因为当你近距离拍摄时镜头的内镜筒会向前伸出。该镜头不具备内置的自动对焦马达,而是需要靠相机机身里的马达进行机械传动。这使得其对焦时的速度不是很快,而且噪声也很大。
基于“快速切换”对焦系统,可以让你获得全时手动对焦功能,但此时对焦感觉生涩,除非切换到机身的手动对焦模式。不过至少这款镜头在基于七片光圈叶片上产生的接近圆形的虚化光斑,会带来非常不错的散景效果。
性能
在全开光圈f/1.8时清晰度非常好,在f/2.8-f/11之间时表现最佳。比起测试中的佳能和尼康50mm镜头,宾得镜头的色散相当低,桶形失真也不太明显。
适马
50mm f/1.4
EX DG HSM
大光圈,大口径,性能不俗
适马50mm f/1.4镜头比佳能和尼康同规格的镜头价格更贵。这是一支又大又重的镜头,滤镜口径达到了77mm,重量达到了505克,是佳能和尼康镜头重量的两倍。不过其制作工艺也相当扎实。环形超声波自动对焦系统具有超静音和快速的优点,与测试组中佳能85mm的镜头性能相似。全时手动对焦时,手感“如丝般”顺滑,在较短对焦距离内镜筒会伸出,最短对焦距离时,前端镜片会被推至几乎与镜头前端相齐的位置。值得称道的是,包装中附赠了花瓣形遮光罩。只有尼康50mmf/1.4镜头与适马相同,具有9片光圈叶片,因此适马镜头可以制造出非常出色的虚化效果。
性能
适马在f/1.4时保留的清晰度比佳能和尼康50mm镜头略好。不过在f/2.8时清晰度会下降到与同规格佳能镜头的水平近似,在f/11时与尼康镜头出现近似的清晰度。除了在f/2.8光圈外,整个光圈范围的清晰度都比较一致,整个画面的中心到角落。在超大前组镜片的帮助下,适马50mm f/1.4的暗角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过对于一款50mm定焦镜头来说,其枕形失真有点偏高。
索尼
85mm
f/2.8 SAM
轻量级的实惠之选
这支85mm的小巧镜头既适用全画幅相机,同样也可用于APS-C机身。同时,这支85mm镜头还是本次测试中最便宜的一支。它的重量较轻,感觉有点单薄,而且只有一个塑料材质的卡口。只有f/2.8的最大光圈值,让索尼85mm镜头成为本次测试中“最慢”的镜头。
这支索尼85mm f/2.8镜头采用了所谓的“SAM”技术,即“平滑自动对焦马达”。在实际测试中,自动对焦虽然不快,但是非常安静。支持全时手动对焦,但手感有些生涩,除非切换到手动对焦模式。对焦环缺乏良好的质感,不过至少还印有对焦距离刻度。在近距离对焦时,内镜筒会伸出,但前端镜片在所有对焦距离范围内都能够依然隐藏在里面。索尼还为镜头提供了一个遮光罩。得益于七片光圈叶片的结构,使它的光圈即使收缩后也相当圆。
性能
f/2.8的最大光圈完全可使画面中每个角落的清晰度都非常出色,对比度也令人印象深刻。不过,我们非常期望这款镜头能有一个更大的光圈值。测试中索尼85mm镜头有一点枕形畸变,而色散比测试中的其他镜头更为糟糕。
尼康85mm f/1.8是完美的人像摄影之选
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竞赛,但纵观整个测试结果,尼康的85mm f/1.8镜头在各个环境中都名列前茅,最终脱颖而出。
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尼康85mm f/1.8拥有环形超声波自动对焦系统,流畅的全时手动操作。同时,即使是在最大光圈下依然能获得清晰的图像,在其余光圈范围内的清晰度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画面各个角落的对比度也都很一致。虽然只有7片光圈叶片,但其背景虚化的效果还是很漂亮的。只有自动对焦速度比佳能镜头略慢。
索尼85mm镜头具有很好的整体画质,除了有较明显的色散,不过其用料和做工显得有点单薄,f/2.8的最大光圈值与其他镜头相比也没有太大优势。
再看几支50mm镜头,这往往是APS—C画幅相机上使用的较为理想的一般人像拍摄的焦距。但无论是佳能还是尼康的镜头在其最大光圈值f/1.4时都不能向我们展现极具说服力的清晰度,而当光圈收缩到f/2.8时尼康也并没有多大改善。即便如此,使用两个镜头的最大光圈拍摄时还是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梦幻般虚化的人像照片。适马50mm镜头在f/1.8时提供了更好的清晰度表现,并且在中等和小光圈值时的表现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不过在f/2.8时清晰度有点不足。总体来说,它是我们50mm焦距的最佳选择。
奥林巴斯和宾得的镜头在光圈全开时依然能带来非常好的清晰度,但考虑到它们被减少到f/1.8的最大光圈值,价格还是有点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