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浓度梯度扩散法与NCCLS肉汤微量稀释法比较检测曲霉对新型三唑类药物的敏感性
【出 处】
: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发表日期】
:
2003年2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囊管切开取石术的应用价值及临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09年1月应用腹腔镜、胆管镜行囊切除术联合胆囊管切开取石术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0~120 min,术后引流3~5 d,术后住院4~7 d,无胆漏发生,随访3~6个月,无胆管炎、胆总管残余结石、急性胰腺炎、胆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胆囊管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安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在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而MTHFR基因C677T点突变可引起MTHFR酶严重缺乏或活性下降,从而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而升高的Hcy被认为是血栓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对MTHFR基因C677T突变导致血栓性疾病报道较多,但尚存在争议.本文就该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 评价血管腔内治疗长段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4月~2009年1月采用血管腔内治疗长段股胭动脉硬化闭塞10例,10条肢体术中同时行股胭动脉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及支架植入术.结果 手术技术成功率是90%,放置10个支架,术后12个月通畅率为70%,术后血管再狭窄率30%.结论 血管腔内成形治疗长段股胭动脉硬化闭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280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中转开腹8例,LC成功率97.1%,无一例发生胆管、肠管损伤,均获治愈.结论 在术者熟练的操作技巧、合理选择中转开腹时机的前提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
IL-15是一种与IL-2具有相似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它参入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本文主要综述其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inimalu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5年5月~2008年5月,采用MPCNL结合钬激光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236例.男性133例,女性103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47.2岁.其中左侧141例,右侧88例,双侧7例.结石大小0.7~2.2 c
基因芯片也称之为DNA阵列,或寡核苷酸阵列.基因芯片技术是同时将大量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标记的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