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化学活动课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1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化学教学;活动课;特点;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0—0050—01
  化学活动课以学生自主学习和体验为主要形式,以指导学生获取信息和培养学习兴趣、能力为目标,是化学教学活动的发展和升华,是新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化学活动课的特点
  1.实践性。化学活动课以学生活动为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化学活动课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动手操作、实验,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趣味性。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的基础,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化学活动课力求新颖、生动、有趣,例如,喷雾显字、彩色喷泉、点火成蛇、冰块燃烧等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知识性。组织活动要有化学知识依据,例如,化学除污,利用草酸的还原性去除铁锈和蓝墨水迹,配制医用酒精,了解不同等级的酒精以及不同浓度的酒精的使用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二、在化学活动课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创新能力是创造新知识和新成果的能力,它包括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而化学活动课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完成相关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科学探究活动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1.做趣味化学实验。教师和学生配合做“吹气生火”、“空瓶发烟”、“茶变墨水”、“滴水生烟”、“烧不坏的手帕”等趣味化学实验。变幻莫测的化学现象不仅能使学生大开眼界,而且能从中学到化学知识。形象直观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创新的乐趣,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充满疑问的情境,在趣味化学课上,教师应把学生带入问题氛围中。如老师提出一个恰如其分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又会提出新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动态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开展热烈讨论,进而催生新的思考和探索。
  3.设计实验。化学实验习题要求学生运用已获取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科学的实验方法独立设计、操作、记录、分析、推理,最终得出结论。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促进他们开拓创新的一种途径。例如,用实验证明MnO2的催化作用,首先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简述方案的设计思路。然后让学生交流设计方案,并进行甄别与筛选,确定最佳方案,最后实施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这一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还使实验技能得到了提高。
  4.恰当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适时正确的引导非常关键。恰当的引导可帮助学生通过努力解决难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信心。例如,在趣味化学课上有一个“水中花园”实验,学生在做该实验时,往往会遇到诸如“水中植物”长得慢、长得乱等问题,我并不直接告诉学生原因,而是从侧面启发他们,等他们思考过后,再说明这是可溶性盐与硅酸钠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该反应速度与水中温度有关。接着提出如何使“水中花园”更漂亮的问题,这时大家都开始动脑筋想办法,设计了各种实验方案并开始实施。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利用课程特点,培养创新能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活动课有一定的开放性。一是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我经常把新的科研成果和新的科学概念引进课堂,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二是利用师生关系的开放性,营造创新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应是民主平等的,笔者认为师生之间彼此尊重,情感和谐,才能更好地合作。教师要精心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鼓励他们勇于探索。
  编辑:张 昀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德育工作;个性与共性;   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4(A)—0028—01    道德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的德育工作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载体,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不仅
产品设计作为人类具体的创造性活动,涉及我们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在多元化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中,产品设计的文化格局已发生转向。鉴此,文章从艺术维度与文化问题视角对社会文化背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词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5—0068—01  1.拼读规则法。为了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拼读规则,我在教学单词时反复讲解拼读规则,使之“固化”在学生的脑海里。比如我教学“face”一词时,告诉学生字母“a”在开音节中的发音,学生就能根据这个发音规则很快读出并记忆该词。学生再遇到类似的情
[关键词]人际交往;关心;宽容;理解;尊重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1(A)—0037—01    人际交往是人与社会广泛接触、与他人建立各种联系的过程。无论是商业贸易,还是科学研究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个人事业的成功也要依靠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笔者认为,作为班主任,有责任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学生
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去重新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最终自主去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而问题是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和疑难。对此,根据多年教学实践谈点浅薄之见。    一、 课前预习,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发现历史问题,激活原有知识结构    布置预习内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课前有一定程度的思考,才能在课堂上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如在讲《清朝政局变动》一节时,首先采用留十分钟让同学
炎炎夏日,酷暑难当。盛夏炙热之中向何处取凉,我的消暑途径是从心静中求凉。此谓心静消烦暑,心静自然凉。  白居易有诗《消暑》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读此诗,感觉有一股凉风扑面之爽快。看来,散热由心静,心静则身凉,乃是古今一理的消暑之道。  心静,未必得如佛向禅,但须净心静气。物欲社会的诱惑,是一个个让人坐立不安心跳加快的
根据可直接使用硝酸铵溶液为原料的乳化炸药的生产工艺特点,研究建立了供直接使用的硝酸铵溶液原料技术标准,提出了适合运输、贮存热硝酸铵溶液的集装箱、贮存罐技术要求。直接
摘 要:中长跑是一项非常耗费体能的运动,在中长跑的过程中不但需要运动员能够保持良好的体能,同时还需要运动员能够掌握一些跑步技巧,只有良好的体能与科学的训练以及在跑步当中的技巧,才能使运动员在中长跑中取得优势,而摆臂动作在运动员中长跑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它能够影响到运动员在跑步当中的身体协调能力以及向前跑動的水平速度,该文将着重的对摆臂动作在运动员中长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摆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