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体育教学游戏化探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g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而体育课程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又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体育教学效果不容乐观。体育教师应以游戏化的方式开展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关键词:体育;游戏化;素质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4-0087-01
  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综合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终促进素养的全方面发展。但是,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体育比起传统的主要学科,容易受教师忽视,从而导致體育锻炼时间被大量压缩;二是学生尚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心智尚未成熟,而体育课大多在户外展开,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导致体育教学效果甚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游戏,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快乐、活跃的氛围中感受体育锻炼的魅力。

一、 导入游戏,引发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导入环节上,好的情节导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为认真专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而游戏导入方法集趣味性、生动性、科学性等为一体,具有较强的情节植入功能,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体育锻炼的兴趣,又能够起到热身活动的效果,保证学生在进行更强烈的体育活动时不受伤。例如,在进行“蹲跳起”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带领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游戏。师:同学们,平时有没有观察过田野里的小青蛙都是跳的呀?有学生主动举手,向其他同学示范。师:大家都看到了,这位同学示范的动作十分标准。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一个小游戏,名字叫青蛙跳接力赛。首先,同学们以一行为一个小组,总共分为四个小组,用青蛙跳的方式进行接力比赛。当老师吹响哨声后,四个小组的同学便同时出发,走到终点线后再返回来,和下一个同学拍手,下一个同学便可以出发,最后一位同学率先回到起点的小组获胜。教师讲解完游戏规则后,先带领大家学习蛙跳的正确姿势。学生们在兴趣的驱使下,参与游戏的热情高涨。游戏结束后,教师便引入教学主题。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做的这个小游戏中,蛙跳的姿势和蹲跳起有些相似呢?这样的游戏设计有效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达到了良好的热身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蹲跳起的兴趣。

二、 合理选择,提高体育游戏的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盲目设置游戏。体育教师要意识到游戏并非是教学内容的所有,而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需要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游戏类别,科学设置游戏内容,紧密安排游戏时间,使游戏与教学良好结合,充分发挥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提高体育游戏质量。一方面,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游戏中的趣味性。例如,在设计游戏的时候,可以增加竞赛环节,让学生在紧张的竞争氛围中感受体育游戏的乐趣。另一方面,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伤害到学生的身体,游戏设置也要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以“踢毽子”的游戏教学为例,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踢毽子比赛:首先用左脚踢毽子30个,再用右脚踢毽子30个,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每个小组人数均等。当教师吹响哨声后,学生开始进行踢毽子接力,由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计时和计数,当所有小组都完成之后,由教师统计各个小组的用时,用时最短的一个小组获胜。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通过比赛熟练掌握了左右脚踢毽子的方法,并且在竞赛中培养了竞争意识。

三、 巧用方法,活跃体育课堂的气氛


  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可以使用多种方式,主要有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直观教学法是指教师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以直观的动作演示教学生正确的游戏方法和规则,帮助学生了解各项游戏内容,然后进行模仿练习。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设置一个简单易懂的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融入到教学环境中,自行体会和理解游戏规则和游戏内容。以情境教学法为例,教师在教学“50米短跑”这一内容时,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情境:假设你是一名勇敢的小战士,在激烈的作战现场中,首长命令你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有电话的地方请求上级增援。此时,教师通过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好胜之心,大家都按捺不住想要一展风采,做那个跑得最快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运用情境游戏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又完成了教学任务。
  综上所述,体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体育本身就注重课堂的活跃,愉快的环境更利于教学的开展。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一方面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体育技能,增强体育素质;另一方面,也能引导学生发现体育锻炼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爱锻炼、勤锻炼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吴芳.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3.
  [2]庄绪华,葛长春.浅析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方式[J].当代体育科技,2015(01).
其他文献
1临床资料共67例急诊和内科住院病人,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9例,房室交界性异搏心律7例,房室传导阻滞33例,窦性心动过缓8例;男41例,女26例,年龄22~86岁,平均56岁.随机分为治疗
(福建省福州跨洋中等职业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0)  摘 要:计算机课程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微课的开发及使用为其教学模式带来巨大的变革。文章结合微课的特点及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现状,论述微课的概念、特点,并以计算机教学中使用的微课为例,探讨微课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微课;中职;计算机教学;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2;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课堂小结是重要的教学环节,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对所讲授内容作一个简短的总结。小结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将所学内容系统化,并建构知识框架。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可采用灵活的形式进行小结,小结不是简单的总结概括,而是整节课教学的升华。文章对重视小结艺术构建有效课堂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课堂小结;物理教学;教学形式;概括性;延伸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摘要:所谓体 育与健康知识、技能、方法的迁移就是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方法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和已获得的动作技能等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利用新旧知识、技能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技能对照,由旧知识去思考、领会新知识,这种原有的知识、技能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就形成了迁移,而且是正确的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迁移,也就是正迁移,这样才能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有
(浙江省绍兴市元培中学分部,浙江 绍兴 312000)  摘 要:文章以人教版英语教材“Go for it”七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教学设计为例,介绍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找准切入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促使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能调用语言、知识有效地理解文本,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教学;文本解读;读前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
摘 要:内在动机的缺乏、不良的阅读习惯、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智力因素是高中生英语阅读出现非语言性障碍的因素。教师可采取如下对策加以解决:优化教学模式、因材施教;精心选材,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丰富背景知识,增强语感。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阅读;非语言性障碍;阅读习惯;增强语感;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2-0077-01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