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不同冰毯温度对中枢性高热患者的降温效果。方法将中枢性高热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20例、B组19例、C组20例、D组19例,冰毯预设温度分别为5~9℃、10~14℃、15~20℃、21~2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冰毯温度对中枢性高热患者的降温效果。方法将中枢性高热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20例、B组19例、C组20例、D组19例,冰毯预设温度分别为5~9℃、10~14℃、15~20℃、21~25℃,比较4组的降温效果、降温速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4组降温总有效率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体温达标时间最短,其次为A组、C组、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其次为B组、C组、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枢性高热患者使用冰毯降温时应选择15~20℃的温度,是安全有效的,冰毯的温度与并发症的发生呈负相关。
其他文献
LID滞留设施是一种生态型雨水收集、输送和净化措施,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园区雨水利用和城市径流非点源污染控制系统。本文对LID滞留设施设计关键参数的选择及雨水滞留量的计算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领域建设事业的不断进步,作为我国重要经济支撑的煤矿企业,不仅在生产力及生产效率方面得到了极大提升,在煤矿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水平方面也得到了巨
参照《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对诸暨市规划建设的21 339.7 hm2粮食生产功能区进行地力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地力提升措施。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气胸时,常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而致诊断困难[1]。我院1987~1998年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气胸36例,其中26例为不典型气胸,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鼻中隔粘膜糜烂是鼻科临床常见病变,是引起鼻出血的常见因素。笔者选择鼻中隔粘膜糜烂者60例,经病史、临床检查及病理检查,排除因特殊感染如结核、重金属中毒及各种恶性病变所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