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专业《女装技术项目》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1989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企业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女装技术项目》课程是以实际的企业技术开发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为目的的项目课程教学,是近年来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服装设计专业 《女装技术项目》 课程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技术服装院校培养真正适应市场需求、给服装企业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应用型人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课程的开设等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
  1.《女装技术项目》课程定位
  服装技术项目实际上是对服装设计、服装制板及服装制作工艺的一个综合,是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而紧跟当前行业任务运作流程出现的一门新课程。完成基本技能和单项技能的训练以学生为主体。
  《女装技术项目》是一门集女装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及工艺制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该门课程是在服装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工艺制作等基础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该门课程是在进行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模拟服装工作室的工作流程,具体措施是以小组为单位,4—5人自愿组成小组,小组虚拟一个服装工作室,在给定或者自选主题的情况下,设计一个系列女装,将所设计的系列女装按教学要求,绘制出全套工业样板,将该系列设计打板、裁剪、制作出成品。成品规格应以所定位的人群为标准,并做出该系列的成本核算表,使学生能较规范地掌握企业运作的每一个过程。
  2.《女装技术项目》课程教改思路
  2.1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内容的组织充分考虑到学科的特点,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服装设计、服装结构、服装工艺形成完整的印象,课程打破以往教学中各门课程自成体系,互不相关的因素,通过对女装各种服类从任务书分析、面辅料搭配、结构、工艺一整套模拟企业产品开发的项目式课程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服装企业的成衣操作流程,掌握不同服类女装变化款的纸样制作原理与方法,并能按照纸样和工艺要求缝制出成衣;通过项目的实例操作,学生会了解服装成衣化生产的内在规律,具备独立完成服装的款式解读、打样、制作“三位一体”的综合能力,对服装企业的生产、开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研究,从而达到零距离上岗的目的。
  2.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课程体系上,将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制板、服装工艺制作三门课程进行融合,改革、构架、创新三门课程内容体系,课程设定为《女装技术项目》,树立开放意识、改革意识,增强课程的时代性、思想性与科学性。
  根据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采用企业项目为纬、以专题为经的体系。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组成教学团队,集体备课,课程之间相互贯通,每个环节落实专门老师,每位教师都必须熟悉整个教学流程,分工合作。
  教学内容以实际的生产项目、主题性竞赛项目等来进行设置。理论部分内容是教师对学生此前所学知识进行疏理、联系、贯通,使学生达到较熟练地掌握简捷、实用的服装面辅料搭配、服装制板及服装工艺技术方法;实践部分的内容是教师指导学生从任务书的分析、产品的面辅料搭配到打板再到完成工艺操作全过程的综合性训练过程,主要对不同服类服装进行学习操作,深化服装打样单、工艺单等制作方面的知识。具体内容与操作如下:
  第一阶段系列女装项目确立:任务分析,落实小组任务,让学生掌握女装技术项目概念并根据企业的产品开发任务书分析服类、服装的风格、特点。按照项目任务书进行市场调研,确定设计的品牌来完成新一季产品的女装开发。培养学生在满足市场需求的条件下,具备新产品开发与策划能力;能正确捕捉市场流行信息,具备市场应变能力;基本能胜任服装企划、服装营销、服装跟单等工作岗位。在女装设计中根据项目任务分析款式的基本构成及基本板型;根据项目任务分析材料元素,色彩元素、收集相关的材料;学习面、辅料与款式的搭配;制定打样单;要求学生能运用手绘及计算机绘图软件完成服装效果图的表现,具备面料与款式的协调、设计及表现能力,为正确制作服装工业样板提供设计依据,基本能胜任服装助理设计师、设计师、首席设计师、设计总监等工作岗位。
  第二阶段女装项目的制作:通过打样单分析以及制板规格设计,进行系列样板制作,每个小组分工合作,在原型样板的基础上利用纸样旋转的方法完成结构图,制作成1:1的工业样板,同时由支持企业提供面料制作样衣。要求学生具备服装样板制作能力,能根据客户提供的款式图,准确地分析该款式的结构图并进行样板的制作;分析女装的款式造型,进行女装裁剪和工序分析,最后进行系列女装的工艺缝制。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缝纫基础,能准确地运用该款式的制作工艺和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合格的服装企业制板工作人员;具备生产实践指导能力,为面料排版、剪裁及成品工艺流程设计进行指导;基本能胜任纸样制板师、裁剪、工艺车间主任、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等工作岗位。
  第三阶段项目评价、总结:整理所有文件装订成册,其中包括造型分析、打样单、面辅料小样、纸样、工艺单、缝制技术研究过程素材与资料、成品资料。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时教师、企业也进行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操作过程及教师、企业的评价,撰写学习总结报告。本项目课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对外交流、改革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及较强的责任心;基本能胜设计师、纸样制板师、技术总监、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等工作岗位。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根据服装设计的特点和教学所达到的目标制定教学大纲,建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教学中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授课方式采取项目教学,学生分组落实项目内容,教师辅以学导式、启发式。要求任课教师不拘风格,实事求是,与企业一线生产实际紧密联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更新教学理念,拓宽教学模式,强调研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研究性、扩展性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探究设计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在学生,在教学中,注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指导艺术水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和学术视野,结合教学内容制作课件,并运用于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通过在线课堂开展在线交流、辅导;延伸教学内容,加强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
  总之,项目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女装技术项目》课程需要在客观要求进行改革。借助项目教学的优势,考虑从理念和操作层面改革高职服装设计教学有益于建立高职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用技能。构建“双教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课程教学上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做法,打破教室与专业实训室的界限,手脑并用,学做合一。
  
  参考文献:
  [1]卓开霞.女时装设计与技术[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1—16.
  [2]许淑燕.服装设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8,(57).
  [3]段婷.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博览,2009,(21).
  [4]黄克孝.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与课程改革[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
其他文献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因而也是智力资源的超级大国,所以中国应该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到世界
偶然读到邹韬奋先生的一篇文章《无所不专的专家》,他说得真好:“天下无万能的人,……但在我国往往产生许多无所不能的专家。试略想从前的政界,有人今日做司法部长,隔几时可以做教育总长,再隔几时又可以做内务总长……各部的什么长,在名称上似乎各有所专,在别国是要选各得其所的专门人才充任,在我国则凡是做了大官的人就无长不可做,这是无所不专的官僚专家,到现在此种风气还是不免。”  他说,“此种风气”到他生活的“
给领导者排序,谓之第一二三乃至更多“把手”,不知源起何时。在民主集中制下,班子成员,每人一票,参与集体决策,再分工分权。一般说,各“把手”的重要程度及权力大小,依排序位置而递减
世界上许多规矩都是针对弱者的,强人们往往并不将它们当回事,民国第一牛人蒋介石就是无视规矩的典型。  抗战前,一些地方军阀表面上服从中央政府,实际上搞独立王国,山西的阎锡山、四川的刘湘、广西的李宗仁都是如此,蒋介石心急如焚。老蒋一生最喜欢的就是权力和美女,美女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搞定,权力就麻烦多了。当时对他的权力形成直接威胁的就是各地拥兵自重的地方军阀,假若不能彻底打败这些人,就算做上了最高领导人又有
最近这些年内,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已经名列世界老二。但是不容否认的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空前破坏,有的甚至面临灭顶之灾。
LED,中文名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着在一个支架上,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