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王春辉(首都师范大学)至迟到2005年,"大华语"这一概念就已被提出来了(如陆俭明的《关于建立"大华语"概念的建议》)。然而却是直到近两年(特别是李宇明的《大华语:全球华人的共同语》一文),这一概念几乎是在倏忽之间就在学界引起了共鸣,并由此激起了广泛的讨论。如果要为这一由冷而热的现象找出一个社会历史背景的解释,那似乎就可以归结为"时代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