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鼠年刚过,摄坛飓风狂吹。
先是香港明星陈冠希与一干女明星的劲爆艳照,看爆天下俗家众生的眼球。接下来,“藏羚羊”案,作者刘为强不仅得到了“刘羚羊”的“封号”,还成为我国因新闻图片造假总编、记者双双引咎辞职的第一例。接下来《哈尔滨日报》摄影记者张亮拍摄的获得首届“华赛”金奖的《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被网友质疑造假。一时间“周老虎”、“刘羚羊”、“张鸽子”的假照与陈冠希的艳照成了网上最热门的搜索关键词。大有艳照之猛PK假照之狂的态势。随后,人民摄影报社第16届新闻摄影年度评选又先后爆出卢广案和王一案,再给“假照门”加了一味猛料。
事件原委:
2月24日,评委会取消《喜马拉雅的枪声》获奖资格和作者另一组作品《奥运改变中国》的参赛资格。作者卢广表示委屈。不久评委贺延光在博客上发表文章披露卢广事件的前因后果。卢广针对性地回击,打假派与保卢派的争斗就此展开。各方媒体闻风而动,照片打假之风愈演愈烈。
话语主角:
贺延光:我不知道他为什么热爱摄影?难道除了得奖,做摄影就没有别的意义了吗?
卢广:对参赛,我也许已陷入一种盲目。现在,我在反省这有没有太大的必要?作为摄影人,也应属知识分子,应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
导火索:
取消理由:(据贺延光口述)
1、《喜马拉雅的枪声》一组照片,作品的主题与图片文字说明不符。
2、据作者文字说明表述,作品系在喜马拉雅约6000米的地区拍摄的。但在西藏地区有过长期生活经验的评委表示,在西藏地区6000米以上的地方很少有野生动物。
3、图片说明“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地点含糊。在评选过程中经由工作人员与作者电话联系后,作者仍对其拍摄地点甚至是大约位置不能明确说明。
4、作者曾有过多次不良记录。
鉴于以上几条理由,作者的另一组作品《奥运改变中国》也被取消了参赛资格。
辩白理由:(据卢广博客)
1、从法律上讲,他们是猎杀野生动物的罪人,从情感上我真的不忍心去指责他们,也许是这种矛盾的心理导致了我的文字让评委产生了争议。
2、在图片说明中“平均海拔60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这是一种公共信息,并非我的臆造,如果整句话完整读下来也并无猎人就在6000米的地方打猎之意。
3、在组委会发布取消我的获奖和参赛资格之前,我没有接到过评委会正式的电话沟通。
4、历史问题,皆有误会。(详见其个人博客)
在这场旷世持久的论战中,我们是否想过我们拍新闻摄影、纪实摄影到底是做什么?作为新闻从业人员,职业告诉我们要对社会负有责任,要做一个推动社会车轮向前的人,哪怕我们的力气很小。
职业还告诉我们不论是文字还是影像,一旦冠以“新闻”的名号,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我国古籍《周易》曾就靠什么去联系群体的心志,靠什么去争取他人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明确提出,要靠“有孚”,即靠诚信。
人人都知道新闻摄影难拍,难拍在瞬间的抓取。有些珍贵的瞬间一旦错过就成为永久的遗憾。历史曾有许多名作系后来摆拍补拍之作,对于作了古的人我们不想过多指责。但是不是为了留住珍贵历史瞬间,在不违背现场真实的情况下,就可以导演了呢?老一辈摄影人沙飞也曾摆拍过,但他本人是不主张摆的。他曾说,一个重要的战役我们错过了,没有拍到重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画面,是我们的失误。但我们可以去拍下一场战斗,或者拍打扫战场、拍战地医院,从另外的角度去表现这场错过的战役。这话值得我们思考,其实一个事件,其表现的方面和角度有很多,没有必要抓住一点死揪不放,而错过了更好的瞬间。
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当下急需解决的。力捧或过贬一个人都是不负责任的。
在这场来势凶猛的“打假”浪潮中,大可不必人人自危,作“惊弓之鸟”状。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当下急需解决的。力捧或过贬一个人都是不负责任的。
就卢广一案,评委会因作者图片说明文字与图片内容不符撤销了作者的获奖资格,是否证据尚显不足?
评委会撤销公告上说“发现《喜马拉雅的枪声》图片的文字表述存在失实情况”,哪里失实?如何判定?没有说。只是个别评委在其博客里作了表述,但作为此次比赛的主办方并没有明确详尽的文字表述。加之作者针对性的辩白,对不明真相的大众来说,实难分辩孰是孰非。另外,比赛规则上并没有黑名单或与之相近的表述,诸如“历史上曾有过造假行为的作者,本比赛谢绝其参加。”等,在评选过程中临时以此理由剥夺了作者另一组照片的参评资格,是否有“不告而战”之嫌?
站在公立的立场为新闻摄影的明天搏一个公平良好的环境,是所有参与此事件者的初衷和愿望。卢广事件的爆出,从另一方面来说不论是对作者本人还是对主办方,都是一件好事,从中摄影人或许能发现不少漏洞,为日后新闻摄影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面藏。”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我们持支持态度,毕竟这是人的本性,但不应过度,不应不择手段。这里就涉及一个游戏规则的问题了。打假的工作进入新世纪以来,就一直不绝于耳,但却越打越多。为什么呢?有人说是缺乏行业规范,有人说是缺乏职业素养,有人说是缺乏鉴别技术。我们认为都缺!在这种情况下,以法制假,加强职业培训,引进新的鉴别技术,成为我们当下急需要做的事情。由此我们应该感谢这个日益公开化的舆论平台,感谢“周老虎”将只在圈内讨论的话题牵引到社会这个更广泛的平台上,让小众的讨论变成大众的监督。于此环境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的新闻摄影会更加纯净,更加健康的茁壮成长!
本刊最新消息: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递交提案,要求设立“周老虎”案终审倒计时,还有代表提议建立造假黑名单以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与公信力。
相关链接:
《深圳商报》记者拍摄的《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获得2006年第二届“华赛” 经济与科技新闻类单幅金奖。
处理情况:“华赛”金奖被取消,拍摄者仍在原职。
猎人家挂满了各种动物的皮毛(喜马拉雅的枪声)卢广摄
猎人一天行走十几个小时,在高山、雪地上寻找猎物。 (喜马拉雅的枪声)卢广摄
为什么不回家(组照 第七张) 王一摄
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 刘为强摄
《哈尔滨日报》记者拍摄的《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获第一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以下简称“华赛”)自然及环保新闻类单幅金奖。
处理情况:尚无最后结论。
《扬州晚报》伪造版面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处理情况:中国记协没有公开予以回应,但记协网站该作品已被撤销。事后扬州日报社、扬州晚报社领导作了深刻检查,给予程建平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其扬州晚报摄影部主任职务。
发表于2007年7月8日《扬子晚报》头版及A5版的《南京泼下特大暴雨》被指闪电与外刊相似,无获奖记录。
处理情况:调查结果不便透露,拍摄者仍在岗。
人民摄影报社第16届中国新闻摄影评选《为什么不回家》组图中第七张是经过PS的图片,作者主动申请取消获奖资格。
处理情况:取消获奖资格,并对作者主动承认错误的行为予以肯定。
先是香港明星陈冠希与一干女明星的劲爆艳照,看爆天下俗家众生的眼球。接下来,“藏羚羊”案,作者刘为强不仅得到了“刘羚羊”的“封号”,还成为我国因新闻图片造假总编、记者双双引咎辞职的第一例。接下来《哈尔滨日报》摄影记者张亮拍摄的获得首届“华赛”金奖的《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被网友质疑造假。一时间“周老虎”、“刘羚羊”、“张鸽子”的假照与陈冠希的艳照成了网上最热门的搜索关键词。大有艳照之猛PK假照之狂的态势。随后,人民摄影报社第16届新闻摄影年度评选又先后爆出卢广案和王一案,再给“假照门”加了一味猛料。
事件原委:
2月24日,评委会取消《喜马拉雅的枪声》获奖资格和作者另一组作品《奥运改变中国》的参赛资格。作者卢广表示委屈。不久评委贺延光在博客上发表文章披露卢广事件的前因后果。卢广针对性地回击,打假派与保卢派的争斗就此展开。各方媒体闻风而动,照片打假之风愈演愈烈。
话语主角:
贺延光:我不知道他为什么热爱摄影?难道除了得奖,做摄影就没有别的意义了吗?
卢广:对参赛,我也许已陷入一种盲目。现在,我在反省这有没有太大的必要?作为摄影人,也应属知识分子,应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
导火索:
取消理由:(据贺延光口述)
1、《喜马拉雅的枪声》一组照片,作品的主题与图片文字说明不符。
2、据作者文字说明表述,作品系在喜马拉雅约6000米的地区拍摄的。但在西藏地区有过长期生活经验的评委表示,在西藏地区6000米以上的地方很少有野生动物。
3、图片说明“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地点含糊。在评选过程中经由工作人员与作者电话联系后,作者仍对其拍摄地点甚至是大约位置不能明确说明。
4、作者曾有过多次不良记录。
鉴于以上几条理由,作者的另一组作品《奥运改变中国》也被取消了参赛资格。
辩白理由:(据卢广博客)
1、从法律上讲,他们是猎杀野生动物的罪人,从情感上我真的不忍心去指责他们,也许是这种矛盾的心理导致了我的文字让评委产生了争议。
2、在图片说明中“平均海拔60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这是一种公共信息,并非我的臆造,如果整句话完整读下来也并无猎人就在6000米的地方打猎之意。
3、在组委会发布取消我的获奖和参赛资格之前,我没有接到过评委会正式的电话沟通。
4、历史问题,皆有误会。(详见其个人博客)

在这场旷世持久的论战中,我们是否想过我们拍新闻摄影、纪实摄影到底是做什么?作为新闻从业人员,职业告诉我们要对社会负有责任,要做一个推动社会车轮向前的人,哪怕我们的力气很小。
职业还告诉我们不论是文字还是影像,一旦冠以“新闻”的名号,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我国古籍《周易》曾就靠什么去联系群体的心志,靠什么去争取他人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明确提出,要靠“有孚”,即靠诚信。
人人都知道新闻摄影难拍,难拍在瞬间的抓取。有些珍贵的瞬间一旦错过就成为永久的遗憾。历史曾有许多名作系后来摆拍补拍之作,对于作了古的人我们不想过多指责。但是不是为了留住珍贵历史瞬间,在不违背现场真实的情况下,就可以导演了呢?老一辈摄影人沙飞也曾摆拍过,但他本人是不主张摆的。他曾说,一个重要的战役我们错过了,没有拍到重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画面,是我们的失误。但我们可以去拍下一场战斗,或者拍打扫战场、拍战地医院,从另外的角度去表现这场错过的战役。这话值得我们思考,其实一个事件,其表现的方面和角度有很多,没有必要抓住一点死揪不放,而错过了更好的瞬间。
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当下急需解决的。力捧或过贬一个人都是不负责任的。
在这场来势凶猛的“打假”浪潮中,大可不必人人自危,作“惊弓之鸟”状。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当下急需解决的。力捧或过贬一个人都是不负责任的。
就卢广一案,评委会因作者图片说明文字与图片内容不符撤销了作者的获奖资格,是否证据尚显不足?
评委会撤销公告上说“发现《喜马拉雅的枪声》图片的文字表述存在失实情况”,哪里失实?如何判定?没有说。只是个别评委在其博客里作了表述,但作为此次比赛的主办方并没有明确详尽的文字表述。加之作者针对性的辩白,对不明真相的大众来说,实难分辩孰是孰非。另外,比赛规则上并没有黑名单或与之相近的表述,诸如“历史上曾有过造假行为的作者,本比赛谢绝其参加。”等,在评选过程中临时以此理由剥夺了作者另一组照片的参评资格,是否有“不告而战”之嫌?
站在公立的立场为新闻摄影的明天搏一个公平良好的环境,是所有参与此事件者的初衷和愿望。卢广事件的爆出,从另一方面来说不论是对作者本人还是对主办方,都是一件好事,从中摄影人或许能发现不少漏洞,为日后新闻摄影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面藏。”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我们持支持态度,毕竟这是人的本性,但不应过度,不应不择手段。这里就涉及一个游戏规则的问题了。打假的工作进入新世纪以来,就一直不绝于耳,但却越打越多。为什么呢?有人说是缺乏行业规范,有人说是缺乏职业素养,有人说是缺乏鉴别技术。我们认为都缺!在这种情况下,以法制假,加强职业培训,引进新的鉴别技术,成为我们当下急需要做的事情。由此我们应该感谢这个日益公开化的舆论平台,感谢“周老虎”将只在圈内讨论的话题牵引到社会这个更广泛的平台上,让小众的讨论变成大众的监督。于此环境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的新闻摄影会更加纯净,更加健康的茁壮成长!
本刊最新消息: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递交提案,要求设立“周老虎”案终审倒计时,还有代表提议建立造假黑名单以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与公信力。
相关链接:
《深圳商报》记者拍摄的《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获得2006年第二届“华赛” 经济与科技新闻类单幅金奖。
处理情况:“华赛”金奖被取消,拍摄者仍在原职。
猎人家挂满了各种动物的皮毛(喜马拉雅的枪声)卢广摄
猎人一天行走十几个小时,在高山、雪地上寻找猎物。 (喜马拉雅的枪声)卢广摄
为什么不回家(组照 第七张) 王一摄
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 刘为强摄
《哈尔滨日报》记者拍摄的《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获第一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以下简称“华赛”)自然及环保新闻类单幅金奖。
处理情况:尚无最后结论。
《扬州晚报》伪造版面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处理情况:中国记协没有公开予以回应,但记协网站该作品已被撤销。事后扬州日报社、扬州晚报社领导作了深刻检查,给予程建平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其扬州晚报摄影部主任职务。
发表于2007年7月8日《扬子晚报》头版及A5版的《南京泼下特大暴雨》被指闪电与外刊相似,无获奖记录。
处理情况:调查结果不便透露,拍摄者仍在岗。
人民摄影报社第16届中国新闻摄影评选《为什么不回家》组图中第七张是经过PS的图片,作者主动申请取消获奖资格。
处理情况:取消获奖资格,并对作者主动承认错误的行为予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