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那些事儿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t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过去的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你是否热情参与了?这项神圣的义务将为国家决策提供依据……不过,人口普查不是今天才有的新鲜事,不如穿越回过去,跟它的前世打照个面?

达人“先锋岗”


  每项改革重举都亟待“先锋”,人口普查也不例外。
  早在几千年前,忙到“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就捎带进行过“计民数”。有没有数明白暂且不论,“以人为本”的意识绝对领先——毕竟,即使在后来漫长的封建社会,诸如土地、赋税、征兵等高层决断还得围绕人口因素展开。
  在人口数量之外,齐国的管仲也很看重人口质量。为力求人口与资源的“比例恰当”,他在统计人口时不仅将身体状况、技能素养等逐一记录,还借助“生盐供应”的大数据变化判定人口流动。
  在秦国,商鞅推行赫赫有名的“强国知十三数”,即将总人口按官吏、农民、文人等十三类分别统计,由此掌握国情并促动发展。
  时至秦末,攻下咸阳的刘沛公飘飘然之际,萧何火急火燎地为之收藏了前丞相御史府关乎户口、地图的文书档案,从中掌握人口概数。
  晚清的民政部尚书善耆兢兢业业,决定从1908年到1910年完成户数登记,然后到1912年10月完成人口调查。不过,清朝没能撑到1912年,他的“人口蓝图”只得半途撂下。

奇葩“风格化”


  意义非凡的人口普查,自然要讲究“真”与“全”,但并非所有人对它看得重、做得妥。
  西汉留下的数据:59594978人。居然有个位数,能不暗藏猫腻?果然,当时有可以减免人头税的“官奴婢”,大户们便给府中所有人“安利”这种虚假身份。
  一场“安史之乱”,将盛唐那套科学严谨的人口普查规矩颠覆成“皮囊”:阶级剥削加剧,百姓争相逃亡;有关部门每年只在上年人口数据的基础上稍事增减……“死不除名,生不入籍”,以致闹剧频出。
  再说全民文艺的宋朝,女子在社会生活中似乎不乏露臉机会,偏偏登不上“丁籍”与“保甲簿”,何也?原来,那时的人口普查主要服务于征役、催税等“男人主打事”,除了女子,老人和小孩也不在普查范围内。
  清初同样以“丁”统计人口而忽略女性。后来实行“摊丁入亩”,“丁”不再代表人数,而是专指承纳赋役的数额。此中数据不能直观地反映人口数量,倒是征税只依照田产多少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生育。

分明“赏罚派”


  为了保证人口普查的精准度,古人们没少“动脑”和“动手”。
  隋朝在大业初成时推广“大索貌阅”,不只面对面“校对”性别、年龄等防止成丁人口漏报,还发动“人人检举”制度:但凡揪住虚报瞒报者,举报人拿厚奖,户主受重罚,乡长、里正一并发配苦役。
  经历过元末战乱,明初朱元璋对人口问题尤为看重。首先,在全国发放“户贴”,命令各户人家详细填写人数、姓名、年龄、与户主关系等内容。然后,改用“黄册”把户口、田产、赋税三者合一,连牛、羊也都通通登记入册,且每隔十年整次更新记录。此外,派遣军队深入盘查更是辅助的“铁腕手段”,一旦查出有误,必然彻底追责。
  ……
  时至今日,中国的人口普查绝对惊艳!从纸笺笔墨的“通用设备”到来自云端的“大智慧”,从纯粹的人口数量统计到兼顾工作、住房等因素的“全生活”问卷……
  哎呀,好个“秀外慧中”!
其他文献
听说,如果一個青年人戴着耳机从你身旁匆匆走过,你千万不要过去拍他的肩膀。  为什么?因为他不是没有看见你,也不是不想搭理你,更不是对你有意见,他只是单纯的,不想聊天或不会聊天,而已。  所以,当下的青年人,很多都善于装瞎子、装聋子,而且装得很像、很真。何哉?习惯成自然。而他们的道具,是你意想不到却又意料之中——耳机。有了耳机这个“金钟罩”,对他们而言,微笑是多余的,点头也是,甚至为了不开口,他们的
“我想当一个废物。”这句话出自一位一起吃饭的朋友口中,彼时距离大四上半学期结束还有三个多月,大家都开始担忧以前从未思考过的未来,开始提出类似“你以后想干什么”的问题,问别人,也是问自己。我俩坐在涌动人潮褪去的食堂,提问时我从热汤里夹了一筷子面条准备往嘴里送,她回答的时候面条应声落回碗里,好烫。“你开玩笑的吧!”我苦笑着问。“我是认真的。”她把头从碗的上方挪开,眼睛真诚地看着我,继续说:“不考虑什么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北碚区级课题“基于卓越课堂背景下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2-00-04。  一、编制导学案的背景  2012年9月开学之初,我校集中学习了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于2012年7月17日印发的《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并结合我校“361”教学模式、北碚区“双主共学”卓越课堂教学方式,立即实施全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行动计划,分阶段推进“卓
河马过河  小河马想过河,但是心里没有安全感,就去请教森林里的小伙伴。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过小腿,能趟过去。”  松鼠说:“水很深的,你过不去,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后来,小河马回去问妈妈,妈妈亲切地对小河马说:“孩子,你傻呀,咱们河马会游泳。”心头肉  我傲娇地说:“我可是我爸的心头肉!”  闺蜜皱眉道:“那你爸有点心脏肥大啊。”  我:“……”看脸  甲问:“女生是不
哈佛大学是世界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它的毕业生中共有六位曾经当选为美国总统,它的教授群体中共产生了34名诺贝尔奖得主。而这些与哈佛大学所注重的执着精神和综合能力密切相关。比如下面这道入学试题,就颇为耐人寻味。  题目:请在下面这组图形符号中找出它们所蕴含的内在规律,然后,在横线上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图形(如图一所示)。  分析:面对这六个图形,许多人都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似乎看不出什么规律,甚至连这些
贵不贵  我和朋友一起逛街,路过海澜之家专卖店。  我无意间问了一句:“这里面的衣服贵不贵呀?”  朋友怒吼道:“电视上打广告都说一年只逛两次,你说贵不贵!”外面热,里面凉  小时候我特别聪明,尤其能举一反三。  有一天,天气炎热,我去买冰棒。看着小卖部阿姨从棉被下拿出冰棒后,我惊呆了。阿姨笑着说:“外面热,里面凉,盖上棉被,外面的热就进不去了。”  我眼前一亮,翻箱倒柜后,套上棉袄就出去玩了。称
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世界各国城市中不断蔓延的交通拥挤现象,城市机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交通拥挤现象也日趋严重。据统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8亿,其中70%的人会生活在城市里,到那时,不但交通拥挤现象令人担忧,还有住房紧张、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秩序混乱等情况也不容乐观。那么,究竟有没有办法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呢?答案是肯定的,就是建造一座“编织城市”。  所谓“编
“哪里有彩虹告诉我,能不能把我的愿望还给我……”一场大雨过后,“雨后的彩虹”又成功上了热搜,占领了朋友圈的“半壁江山”,大家都纷纷发出了自己拍到彩虹的照片。但这份幸运并不是人人都有,有不少人因为没有看到雨后的彩虹而感到特别遗憾。  要是彩虹也能像天气一样“预报”就好了。但是,彩虹的出现能预报吗?  最近,我国首条“彩虹预报”正式发布了,不仅预报了彩虹出现的概率,还提示了容易见到彩虹的地方,准确率达
2019年5月1日,日本使用了新年号:令和。这两个字是从日本最古老的诗歌集《万叶集》中辑录出来的。具体来说,是出自日本著名诗人大伴旅人为《梅花歌三十二首》写的序文中的一句: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万叶集》完全由汉字书写而成,所收录的诗歌的时间是在4世纪至8世纪。关于这本诗集的编者,学者们历来存有争论,一般认为在《万叶集》的成书过程中,有许多学者、诗人、政治家参与进来,最后在8世纪后半期,由大伴旅人之子
“一个孩子如果在年幼的时候就知道什么是美,他将会一辈子寻求美。”这句话出自美国著名的纽约哈林男童合唱团创办人杜恩·波。  纽约哈林男童合唱团所租用的房屋很破旧,大多数孩子来自贫困家庭,然而这些孩子的声音个个如同天籁,且为人诚实正直。更令人称道的是,这个合唱团98%的孩子都考上了大学。记者问杜恩·波:“是什么让你做到了这一点?”杜恩·波回答:“我把美教给了孩子!”  是的,美的声音、美的品质、美的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