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小学生的“路考季”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324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三四月份,荷兰的小学毕业生都会如期迎来他们的“路考季”。
  荷兰是自行车大国,首相上班、公主上学都骑车。小学生在毕业前要通过交通安全考试,以取得自行车“驾照”。
  20世纪20年代随着汽车的出现,自行车大量普及,交通事故开始增多。“荷兰交通安全协会”开始在学校里开展安全教育与考试。在交通安全课上,老师会讲授交通规则、道路标识、自行车构造与安全、良好骑车习惯等内容。
  小学生在毕业之前的交通考试分为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两部分,理论考试是强制性的,主要考查学生对交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实践考试也就是“路考”,则由各学校自己决定。
  “路考”当然要在道路上进行,每年都有十几万学生参加。“路考”主要检验的是学生安全骑车的能力与习惯,即是否能在骑车时准确运用理论知识,正确处理现场情况。必考内容包括左转弯、在自行车有或没有优先权的路口穿越等。
  考试之前,考试路段学校会提前几个星期公布,家长可以带着考生先模拟几次。路考的道路通常五六公里长,沿途或明或暗分布着“荷蘭交通安全协会”工作人员、家长和志愿者,他们都是考官。进入不该进入的路段、拐弯时没有伸手示意等都会被扣分,单手骑车则会被警告。闯红灯、错误使用优先规则等严重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会直接导致考试失败。通过路考的学生可以获得“荷兰交通安全协会”颁发的证书。
  这个自行车“驾照”堪称另一种小学毕业证,对学生来讲具有里程碑意义。所以荷兰上下特别重视。2010年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亲自为“路考季”揭幕并向学生颁发“驾照”。
  家长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们接触自行车。宝宝三四岁就会骑一种极小、没有脚蹬的两轮童车,靠两条小腿在地上撑着向前滑行。等孩子们上小学了,父母们会在孩子放学后或节假日严格教育孩子如何在路上安全骑行。就这样,在父母的帮助下,加上周围环境的熏陶,孩子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增强,对学习安全骑车特别重视。在小学阶段,即使学会了骑行,一般也是在父母陪伴下骑车上下学。等他们小学毕业,拿到“驾照”,上中学时,就可以自己骑车上下学,而不需要父母接送。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备“路考”,多么美好的成长画面。这生命之初——人生起跑线上的“路考”,既增长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强健了体魄,又使他们多了一份自立自强、敢于担当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编辑
其他文献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传说是仓颉创造了汉字。也可以说,仓颉点燃了华夏文明的火种。  汉字中有一个“仁”字,这个字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而儒家文化,又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仁”,也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  但如果我们深究一下,“仁”字为何是“人”字旁?我之理解,只有人才懂得“仁”,除人之外的其他动物,是不懂的。  自然,庄子会反对我的这个观点。因为庄子明确指出:“虎狼,仁也。”也就是说,
在人们的印象里,樱花都是在春天开放。然而, 去年 10 月份的一则新闻刷新了大家的認知:武汉大学的樱花神奇地开了。有人调侃:“天气忽冷忽热把樱花逼疯了! ”“几株蠢萌的樱花误以为春天来了!怕是被天气搞昏了头。”有人表示太惊喜,给这樱花起了个昵称“傻白樱”。  为何“樱开二度”  据武汉大学微信公众号消息,近几年的秋天武汉大学有零星樱花开放,但像今年成簇绽放的情况还是少见。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下午,偶读子瞻在贬谪地儋州写诗云:“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一下子击中了我柔软的情愫。  一个漫漶的场景在脑海里徐徐展开:温和恬静的春光里,农舍俨然,炊烟袅袅,鸡犬自得,草木新绿,三个结着牛角小辫的儿童,嘴里吹着绿色的葱叶,发出“嘟嘟嘟”的声音,摇头晃脑地围着一个须发皆白的古稀老人,调皮地欢笑着……  放下书,向窗外望去,小区的垂柳已泛浅绿,想来已进农历二月末梢。看着想着,我的思绪飘回了
漫步皖南高山村落,翠竹在马头墙轻拂瓦片,瓦槽里去年秋天的银杏叶片躲过了整个冬天,安然恬适地忘了季节。乌桕树叶里挂着丰满的鸟鸣,野意十足,无拘无束。慵懒花猫蜷缩在斑驳阳光里,酣睡在柴垛上,一副不关心人事的淡然,任凭丝瓜的藤须爬上胡子,黄花开到鼻子下。  懒猫身下的柴垛,原本是长在山上的野孩子,被村里这家的男人捡回来,修剪了蓬乱的恣意,除去浮躁的枝枝节节,依照家法,野性被一截截抽去。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
有两条小河,它们并排跑着,浪花朵朵,像两列白色的火车。  “我们一路奔跑,好快乐呀!”宽一些的小河说。  “我们这样跑下去,会不会累死?”窄一些的小河说。  宽一些的小河总是很乐观,它一边跑步,一边快乐地唱歌。窄一些的小河并不开心,跑起来一声不吭,一副很辛苦的样子。  路过一片树林,树木们看到两条小河,高声喊:“小河,别跑了,留下来,当一个美丽的湖吧。”  “不,我要一路奔跑,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
人活一口气,但是,這气于人而言,我们更需要一份浩浩的胆气,才敢走别人不敢走的路,看别人看不到的风景;需要一份凛凛的霸气,才无惧挑战,自信盈胸;需要一份卓卓的志气,才能心月孤圆,梦不染尘……  气盛则魂雄,见大而行远;平凡的岁月里,跳动着多少颗不愿沉溺于平凡的心?庸常的生活中,有多少不愿苟且于庸常的灵魂?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子下面,有多少追求者在激情满怀地打造着自己充满创意的人生?  天道鲜健,气盈其间
特别喜欢儒学大家马一浮的一句话:“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已经见识了乾坤之大,依然能够怜惜草木。  我觉得这句话与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的“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意思相近:每个人内心深处穴居着一只猛虎,只是在虎穴之外仍有美丽的蔷薇开放,猛虎也会细嗅蔷薇,享受到芬芳的味道。一个人内心再强大,也有温情时刻,也会被温柔美丽的细节触动,感受到细小的美好。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中的这句名言影响极为深远。那么何为善?《了凡四训》给了堪称经典的解释:“有益于人,是善。”英国哲学家培根亦然:“利人的品德就是善。”对此概念,中西方高度一致,存心只为他人好,一心一意利于他人就是善。  孟子曰:“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古往今来,心存善念,乐于助人,甚至舍己为人的大德高古,君子贤士不胜枚举。  范仲淹被贬浙江时,一名小吏死在任上,
炒房者的成功模式以诚实劳动者的惨败为代价,民间财富以这种方式完成合法性转移,这对普天下的诚实劳动者绝对是活生生的颠覆性教育。    今年两会,人们议论最多的就是房价。房价不仅涉及最迫切的民生大事,而且关乎公平与正义。最近温总理还提出一个“尊严”的概念,我相信不少人就拿房子与尊严联系起来看问题了,它们的背后,应该有一个更宏观的词汇——和谐。  民意与资本的交锋,让昆明湖激起阵阵波澜。代表委员以及媒体
只要你的眼睛睁着,心灵就不会荒芜。  世界文坛的硬汉海明威,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很喜欢这几句话:“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野。”出自南朝范晔《后汉书·酷吏传》。大意是:细小的水流虽小,但汇集起来会渐渐成为江河;小火把虽微弱,最终能够形成燎原大火。  一位同学点评我的文学和书画创作,大多是对我的溢美之词。他几次说到一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