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cc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兴趣像柴,既可点燃,也可捣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我觉得最主要的方法是让学生不断尝到学习的甜头。有了甜头,就会有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有干劲,学生心中就会有一股内驱力,学生也就会在一种积极、主动、快乐的情境中学习。学习效果自会十分理想。我们要从不同方面、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尝到甜头,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达到教学目的。
  一、教师策略方面
  1.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到你的关心与重视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提到“尊重的需要”——包括内在的尊重如自尊心、自主权、成就感等需要和外在的尊重如地位、认同、受重视等需要。
  所以,我们应从学习、生活中,时时处处,在点点滴滴中关心学生,让学生感觉到他(她)在你心里很重要,至少有他(她)的位置。特别是在学生有困难时,应采取得力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或掌握这些较难的知识,这样就能使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克服了学业障碍和困难,成绩有了提高,就会品尝到学习、奋斗的快乐,感觉到苦中有乐,也就有了学习兴趣。
  2.细心观察,发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并及时予以鼓励、表扬
  要熟悉、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了然于胸,并予以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指出其继续努力的方向,指导其继续努力的方法。最好选择在班上当众表扬,这样效果会更好。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很多学生成绩总是没有进步,除了原有基础较弱外,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学习习惯不好,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指导正确方法。可以口头介绍,也可印发材料,可以让班上各科尖子介绍,也可介绍状元学法,形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另一方面,纠正学生不良习惯和不当的甚至无效的学法。深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了解学生是怎样学的,有没有不当的地方,一旦发现应立即纠正,或者找学生谈话,以询问的方式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帮助其调整。
  4.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充分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师要做好一名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只是一名学生知识的传授者。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将会越来越高。自己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其学习也就越积极。因此,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学生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
  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该由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取。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做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
  5.及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绩
  使学生知道自己进步的成绩,是引起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教师在每次作业、测验、考试之后,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绩,是会促使学生努力的。比如,作文中老师的评批、眉批、在好句子上划圈圈、良好的评语会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其他的作业,如书法、图画、数学、物理习题等,也都要及时批改,早日发还,并且要给予分数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切勿对学生的作业只批一个“阅”字,或罚学生将错题重做。这样会使学生厌烦学习的。
  6.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展现自己
  (1)课堂提问。问题的设置应当由易到难,有梯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尽可能顾及大多数,不能只让少数几个人回答。
  (2)例题、练习的选择和试题命制。要有不同的难度,难易兼顾,让基础差的同学也能听懂一些,也能做出一些题目,试卷难度遵循一个渐进性,逐渐加大难度,难度的增加对应学生能力的提高。
  (3)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不同学生展现不同的个性特长。根据班上每个同学的个性、长处,开展不同的活动,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如可以举行篮球赛、足球赛、演讲比赛、诗朗诵、古诗词背诵比赛、辩论赛、书法绘画比赛、作文比赛、拔河比赛等,月考、周练后到讲台上介绍自己的进步、野炊、爬山等。
  每次活动都应认真组织,对优胜者都应给予奖励。
  二、引导学生方面
  1.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
  根据自身实际,确立学习目标,用目标引领自己前行。可以将学习目标分解,建立起各种分阶段目标,可细化到每一天、每一周、每月或每一知识点、每一章节的学习目标。目标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不妨把要求放低一些,让学生初战易胜,更易达到目标,体验成功的快乐。
  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量变质变规律
  有些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但收效甚微,成绩不见起色,从此心灰意懒,然后松懈、放弃。我们要教育学生坚持不懈地努力,正确认识量变质变规律。暂时的止步不前是正常的,现在的努力无效不代表无效,现在的无效不能说明以后无效。这是处在量的积累阶段,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度时,才能引起质的飞跃。
  3.引导学生多注意自己的优势
  每人都有优缺点,即使是班上倒数几位的同学也有闪光之处,学习上也并非一无是处。引导学生多关注自己的优势,在优势学科上体会成功,体会进步,体会学习的乐趣。同时慢慢培养学生对弱势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多看到弱科里掌握较好的方面。
  4.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进步可以体现在遵守纪律、为人处世、学习态度、学习目标、时间观念、解题速度、听课效率等方面。只要自己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有了进步,就应感到非常高兴。要与其他同学比,更要与自己的过去比。要从纵向比,要合理选择比较的参照系,看到自己的进步,并能再接再厉。
  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乐于学习,享受其乐融融的学习过程,那我们还需担心学习成绩的提高吗?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二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时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伴随着新一轮教材改革的实施,广大教师都在想方设法突出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作为一名从教近三十年的语文老师,愿就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本人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质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就涉及到我国教
2012年12月10日 晴  我的好心情随着悦耳的下课铃声跳起了圆舞曲。  2:45,我们敬爱的老师很伟大的没有拖堂,我感激地目送她走出教室,用光速般的动作为下节课的学习物品做了预备工作。  2:46,倚着窗台,我望向外面的天空,天很蓝,那种有些透明的蓝,清澈得让人心疼。我看着阳光,阳光懒懒地和我打着招呼,穿过额前的刘海儿,被剪成了一段一段的,在我的眼底,一点儿一点儿,碎开来。  2:47,外面风
摘要: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向互动合作为手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以探究为目的,大胆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积极尝试自主学习途径,培养求异思维,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来自于新课程理念的形成,只有将新的课程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才能使课程改革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自主参
2013年3月1日 晴  那是一个和谐温馨的下午,满怀对杭州西湖的憧憬,我们一家人来到了素有“人间天堂”美称的杭州。那如诗如画般的景色,让我陶醉留恋其中。突然,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身影跃人我的眼帘,我的记忆不断闪动着,心跳在加速,她!是她!我的闺蜜:含。  我愣了一会,随即反应过来箭一般跑过去,喊了一声“含”。此时,我是犹豫的,真的是含吗,也许只是背影像吧?她转过身的一刻,我确定她就是含。三年不见,
2013年3月3日  运动员们比拼的速度,是一个简单的物理量,谁快谁慢,谁赢谁输,一目了然。人生的赛跑,我们无法预估生命的长度,也没有确切的标准来衡量路程。自然,没有人求得出人生的速度。人生的赛跑不比速度,比的是价值、贡献和质量。  臧克家的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让人心生感慨。我们所记住的,不是那一个个打破吉尼斯世界记录的百岁老人,而是那些将他们或长或短的生命变成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