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大小及饲养模式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的影响

来源 :水产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wend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水温25℃下,将体长为(0.7±0.1)cm的克氏原螯虾幼虾饲养在底部直径为5.4cm和12cm、面积比为1∶5的两个容器(水深3cm)中,分别放1尾和5尾幼虾,投喂颗粒饲料,体长每4周测量1次,共计测量4次,探讨单体与群体饲养以及空间大小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占有面积相等时,单养组与群养组克氏原螯虾幼虾的平均生长无显著差异(P>0.05),群养组的优势个体大于单养个体的平均值,单养组体长介于群养组末位体长和优势体长之间;群养组幼虾死亡率显著高于单养组(P<0.05)。单养时,前8周小空间组与大空间组克氏原螯虾的体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第9~12周时,小空间组克氏原螯虾的体长与体长增长量均显著大于大空间组(P<0.05);至第12~16周两组体长增长量无显著差异(P>0.05)。从竞争和马太效应角度分析,群养条件下死亡率高,但可产生霸王虾,在苗种选育及高档商品虾生产中具有参考价值;饲养容器过小时影响甲壳动物的摄食量,限制其生长;饲养容器过大时,不能满足幼虾的趋触性,增加了幼虾的运动量,亦不利于生长。
其他文献
采用化学改性的方法,制备了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CTBN)改性的环氧树脂。用FTIR分析了CTBN改性环氧树脂的结构并通过环氧值的测定确定了化学改性的条件;比较不同CTBN改性环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