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做得好等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uan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奶从豆豆6个月开始就一直与他在一起,而且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隔代亲”。所以豆豆经常会在奶奶面前发点小脾气,来满足他的小私心,但也不是每次都有效。因为奶奶虽然没读过书,但对豆豆的使小性子也有她的招法,有时用起来比妈妈的“之乎者也”好用。
  豆豆正在学国际象棋,而且在兴头上,所以每天回家后,都要与奶奶“杀一盘”,当然最终的结果是豆豆大胜,因为奶奶根本不懂。这使得他与奶奶下棋成了每天的必修课,以满足他的“虚荣心”。
  可有一次,奶奶无意间在下棋时吃了他的“后”。这可坏事了,在豆豆的眼里,“后”是不能被吃掉的,因为“后”是所有棋子中最厉害的,如果被吃掉,必输无疑。他一定要悔棋,奶奶没同意。一听不同意,豆豆的小性子就上来,对着奶奶大叫,还把棋子给打乱了,奶奶一看这架势,并没有马上安慰豆豆,正巧这时有电话来了,奶奶就去接电话,而且还聊了蛮长时间。豆豆一看,“隔代亲”怎么也不管用呀,闹了十几分钟后,自己在那里安慰自己说:“‘后’没有就没有了,反正奶奶不会下,我一定会赢的。”于是偷偷把棋子复原,叫奶奶接着下。奶奶一看,豆豆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了,就什么也没说,这盘棋最后以豆豆胜利而告终。
  吃过晚饭后,祖孙俩在那里说着悄悄话。
  豆豆说:“奶奶,你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妈妈。我下次不闹了。”
  奶奶说:“奶奶不说,豆豆最乖了。”
  豆豆虽然已经5岁了,但常常会发脾气。奶奶在应对时,从不提高嗓门,而是保持冷静,甚至表现得很轻松。如果这时大人也是大嗓门,会直接导致事态升级,让情况变得更糟糕。奶奶现在掌握一个原则,有时会依着豆豆,但在遇到原则性问题时,从不妥协,她认为妥协会留下隐患。孩子会因此记住,遇到不合心意的事,大闹一场就可以解决。因为,你的让步其实是在告诉他,吵闹是个不赖的办法,所有的规矩,都可以通过发脾气来改变。作为大人,肯定不希望孩子这么想。奶奶做得正确。
  
  菜园一课
  张函涵妈妈
  
  我的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这不,退休后就回到了宁波乡下老家,拿起了锄头,在屋前荒芜的杂草丛里整理出一小片菜园,种上了时令蔬菜。
  去年11月的一个周末,我带女儿来到乡下看望她的外公、外婆。那正是丰收的季节,萝卜、地瓜都已成熟;那也是播种的季节,大豆开始栽种。
  从小在城镇里长大的女儿没什么机会接触农田,对种在地里的蔬菜比较陌生。当外公牵着她的小手来到菜园,她的小嘴就问个不停
  “外公,这是什么呀?”
  “萝卜。”
  “那边呢?”
  “地瓜。”
  “我怎么看不到它们呢?”
  “它们都埋在地底下,我们把它们找出来好吧?”
  外公弯腰拔起了身边的一棵大萝卜,女儿看了立即兴奋起来,学着外公的样子揪住萝卜的叶子就往外拔,一边拔,一边哼哼:“拔萝卜,拔萝卜,嘿呦嘿呦拔萝卜……”一个趔趄,终于把萝卜拔了出来,同时重心不稳,摔了一屁股的泥。女儿来不及爬起来,就高举着她的战利品直嚷嚷:“外公,妈妈,我也拔出了萝卜!”
  挖地瓜可比拔萝卜复杂些,地瓜藤比较细,不能拨,需要用锄头扒开地瓜周围的泥土,再把它挖出来。女儿弯着腰,探着头,全神贯注地看着爷爷挥舞着锄头,当看到地瓜露出了一小块,她会高呼起来:“地瓜,找到你喽!”那份喜悦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外公带着她挖了五六个地瓜后,问道:
  “挖到了地瓜,开心不?”
  “开心!”
  “想摘大豆么?”
  “想!”
  “那我们种大豆去!明年夏天外公带你来摘。”
  “啊I明年,要那么久?”
  “是啊,种瓜得瓜,种了豆才能得豆呀,没有现在的播种,哪来明年的收获啊。要想做成什么事,都要付出努力!”外公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女儿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高兴地跟在外公身后把大豆的种子一颗颗地埋进泥土里……
  是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这片菜园里,父亲给他的外孙女上了多么重要的一课!没有空洞的说教,却让女儿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我想,这个道理足够让女儿受用一生。
其他文献
康康和芬芬是好朋友。这一天,两人在康康家看起了康康小时候的照片。芬芬看到康康小时候光屁股的样子,一边好奇地说“你下边有这东西真好玩,我们没有。”  “那你们下面是什么样呢?我从来没看过,让我看看好吗?”康康说。  “不给看。”  “那你为什么要看我的?”康康生气了。  芬芬见康康生气了,就说:“给你看。你也得脱下来给我看。”两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就这样玩起来。  这时,康康妈妈进来了,一看两个孩子光屁
这是一本脑洞大开、幽默诙谐的数数书。作者把1到10的数字用画虫子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虫子1号到虫子10号,每条虫子各有各的有趣经历:有的虫子戴眼镜,有的虫子被剪成了两半,有的虫子不见了……阅读建议  1.本书作者威尔·马比特是自带正能量的一个人,家长可以把威尔叔叔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他是一个写作狂人,走到哪里都在写作——在图书馆写,在咖啡馆写,在火车上写,上厕所时也写。他花了30年的时间去研究画虫子,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国歌骤然响起。刚送了女儿,在幼儿园大门外的我不由自主地站住,用心聆听每一个洪亮激越的音符,并朝那面缓缓升起的国旗行注目礼。我看见幼儿园小小的庭院里,可爱的孩子们已从滑滑梯、小木屋和活动室中跑出来,在老师的带领下列队而立,仰望国旗,目光纯净,表情庄重,有几个还亮出稚嫩的嗓门跟唱着。  这是一个多么庄严、美好,而又让人感奋的情景啊。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国家、民族、灿烂悠
时光如梭,转眼间我们又迎来新的一年。对于新的一年,你有着怎样的祈盼和希冀?希望宝宝健康快乐?希望宝宝聪明能干?希望宝宝掌握一种生活技能?希望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对全国6所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家长作了问卷调查,他们的愿望或天马行空、充满想象,或具体翔实、切实可行……这些对未来的憧憬终会幻化出炫目的七色光,丰富着新年的每一天。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些美好的新年愿望吧!    黄怡的爸爸  愿望
常有国内的妈妈问我:“你给孩子补什么营养素呢?”其实我们没有给小米、小皮吃任何额外的营养素,只是坚持了“5 a day”喂养法,中文意思是:每天5份。  “5 a day”是2003 年由WHO(世界卫生组织)和FAO(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共同发起,倡议世界各地的大人、小孩每天保证吃到5份水果和蔬菜。我们都知道,孩子的饮食营养取决于食物的多元化,这些营养都蕴藏在天然的食物里。比如:青豆富含纤维素
儿子雷雷可是我家一宝,几个大人对他一向是干依百顺、有求必应,有了奶奶给他撑腰,谁也奈何他不得。  不曾想到有一天,孩子渐渐变得既任性,又固执,生活习惯也很不好。早上不吃早餐,赖在床上吃零食,中午只顾贪玩不睡午觉,然后是疲惫了一天晚饭也吃不下。对我来说,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给孩子喂饭成了比上班还累好几倍的苦差使。我们想尽了办法,连哄带骗,好不容易才让他吃下几口。最后,等不及刷牙洗脸,折腾了一天的他已
独宝宝有什么表现    自己的东西绝不让给其他人,看到别人的东西伸手就抢。妈妈买的蛋糕,让妈妈吃一口吧,没门儿……  嘴里经常喊着“这是我的积木”,“这是我的布娃娃”,“这是我的巧克力”  想动他的东西,千万别让他看见,一旦被他看到,那就是一场无休止的哭闹,即便你把东西还给他,他也会不依不饶。    原因大搜索    他处于自我关注期。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3~7岁的孩子会有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
  
不知不觉中,儿子辰辰已经上幼儿园了。回想起他从出生到现在的种种,辛苦而甜蜜记忆犹新的,是孩子分享习惯的养成。  被拒绝的“分享”。辰辰3岁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分享意识。一次,他拿着自己最喜欢吃的一颗巧克力糖欢快地跑到奶奶身边,急切地说:“奶奶,这个给你吃。”奶奶抱了抱他说:“真乖,这可是你最喜欢吃的糖哦1奶奶不吃,你留着自己吃。”辰辰一听,原本笑眯眯的小脸一下就不舒展了,委屈地跑到我身边说:“妈
卷筒纸芯不仅可以制作成各种各样的装饰品,还可以用来画画哦!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随意挤点颜料在纸上,再用卷筒纸芯滚一滚,待颜料干了以后添画几笔,一幅独一无二的想象画便诞生了。  爸爸妈妈和宝宝挤颜料时,不用太多考虑构图的因素,随意在纸上挤出大小、粗细、长短、曲直不同的颜料堆,然后将纸筒向各个方向从颜料上滚过。接下来的一步非常关键,爸爸妈妈和宝宝来个“头脑风暴”,将纸向任意方向旋转,比比谁想的形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