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对于学科素养中阅读微技能的培养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imin1430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获取和处理有效信息的阅读能力,成为英语阅读素养研究的基础和关键内容。然而,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重视阅读微技能的训练。本文拟从事实细节题、主旨大意题和词义猜测题这三个比较基础但却非常典型的微技能的训练着手,浅谈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阅读微技能,从而提高其阅读的有效性和能力,以期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阅读微技能;事实细节题;主旨大意题;词义猜测题
  【作者简介】陈莉(1982.11-),女,重庆人,广州市第三中学,中学英语一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新课标提出的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目标包含“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大要素,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获取和处理有效信息的阅读能力,成为英语阅读素养研究的基础和关键内容。阅读能力是构成语言交际和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重视阅读微技能reading micro-skills的训练。微技能(reading micro-skills)的概念是英国语言学家John Munby在其所著的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一书中提出的。根据新课标的描述,高中学生应具备以下四种基本的阅读微技能:猜测词义,关注事实和细节,理解逻辑关系并推理判断,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文章的主旨大意等。因此,本文拟从事实细节题、主旨大意题和词义猜测题这三个比较基本,但却非常典型的阅读策略的训练入手,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微技能,以期为学生的阅读素养奠定基石。
  一、事实和细节题阅读微技能的培养
  1.事实和细节阅读题的特点及解题方法。事实细节题一般包括两类:第一,直接理解题。这类题在原文中可直接找到答案,常用Who, What, When, Where等提问,应用文和记叙文有相当部分题目就是此类题型;第二,语义转化题。这类题需要将题目信息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语义上的转换,两者存在表达上的差异,有时需要进行加工和整理后方能得出结论。
  做这类题一般采用查读法(Scanning)。即先读题,然后带着问题快速阅读(Skimming),找出与问题有关的词语或句子(scan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再对相关部分进行分析对比,找出答案。当然,问题的表达常常不采用文章中的原话提问,而是使用同义词等。因此,在选择答案前应首先看准题干,然后在查读时注意寻找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最后在充分理解原文、原题的基础上选出正确答案。这就需要运用以上所讲的两类事实细节题的解题方法。
  2.事实细节题解题方法的具体运用。以河南省洛阳高中2014届高三备考中原名校联考阅读D篇为例,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学生不难就能看出这是有关事实细节的阅读题。其中,原文中的第一句话:In lab tests, Taylor said he found the fish can live up to 66 days out of water without eating.其实就与答案:D. can stay alive for two months out of water.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只是需要读者进行同义转化。所以这第一题很明显是语意转化题,这类题只需将题目信息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语意上的转换。而第二道题则更明显属于直接理解题。这类题在原文中可直接找到答案,常用Who, What, When, Where等提问。读完这篇文章,学生就应该能找出文章中一共提到了三种离开水也能生活的鱼。
  总之,事实细节题所涉及的面是很广的。有的涉及数字计算,如时间、距离、次数、数量等。认真计算后方可选定正确答案;有的涉及正误判断,要先看选项,根据选项提供的线索,寻找文中相应部分,最后在题中选出相应答案。因此,做细节题切忌通过自己对某类知识的主观认识或者凭空想象作出到断,一定要紧扣文章内容,不可随心所欲。
  二、词义猜测题阅读微技能的培养
  1.词义猜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英语阅读理解中,词义猜测题一直都是学生比较头疼的问题。一方面,因为学生词汇积累不足导致上下文不能理解;另一方面,即使知道词语的本意,而文中引申的意思却无法推测,造成误选。一般来说,词义猜测题的解题原则是根据上下文猜测某个生词的意思。
  阅读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在英語阅读中的这一难题,通常我们会用到以下三种基本的词义猜测的技巧:(1)根据定义、举例或解释说明来猜测词义;(2)根据词块或句群之间的关系,如同等关系、对比关系、因果关系等猜测生词的词义;(3)通过上下文语境及前后的提示来猜测词义。以下就从具体的文章中来分析这三种技巧的运用。
  2.词义猜测题解题方法的具体运用。
  (1)根据定义,举例或解释说明来猜测词义。在一些文章特别是新闻报道及科普说明文中,生词后面往往用that is to say、 mean、 stand for、 namely、 refer to、 in other words等或破折号、冒号引出说明性或补充的内容;有时也用同位语、定语从句进行解释说明。还可以用例子来说明前面的生词,这些例子可帮助考生准确猜测生词。举例时,常常会用一些连接词如such as、 like、 for example等,或使用破折号、冒号、分号后的内容和引号、括号中的内容加以解释和定义,或者通过一个语境来解释说明要猜测的单词。如:题目Shopkeepers may have to spend extra hours to deal with problems such as shoplifters, who always take away things from the shop without paying for them.从题目可以看出,句中划线的单词shoplifters后接的定语从句就是旨在解释该单词。因此,根据定语从句的内容即可判断答案为A.商店里的小偷。   (2)根据词块或句群之间的关系猜测生词的词义。以同等关系为例,几个词或词组会在句中作某一成分,而且它们的词义属于同一范围。这样的单词或短语中有and、or、like、as…as、the same as、that is to say、namely 等作同等关系的标志词。据此,我们只要认识其中一个或几个词即可确定同等关系中生词的词性以及它在句中的作用和大概范围。例如,题目:In the ancient city of Rome,we visited every mansion, church, battle site, theatre and other public halls.根据分析不难看出,题目mansion是名词,根据后面的几个并列名词推测,意思应为“建筑物或场所”。
  (3)通过上下文语境及前后的提示来猜测词义。任何一篇文章中的句子在内容上都不是孤立的,都跟句子所在的段落及整篇文章有联系。因此,考生可以利用上下文提供的情景和线索进行合乎逻辑的综合分析,进而猜测词义。这是阅读理解的一大关键,也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热点。
  以2017年高考I卷阅读D篇为例,第33题问到划线词“the water catcher”是什么意思?根据分析,划线词的上文中,It’s an excellent water collector这句话的中的it 就是指a build-it-yourself solar still,同时,划线词的下文中the necessary equipment和The only components 作为总结性的上义词,加之后面的milky plastic ,plastic tube 和a container这几个较为明显的下义词。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此题应选B.The still(蒸馏器)。如果不注意上下文的联系和限制的话,很容易误选为A.The tube
其他文献
去年下半年,瑞典整个社会都在进行一次社会问题的大讨论,而讨论的起因只是一个男孩的八岁生日。  莫尔就读于瑞典南部一个小镇上的慕斯皮丽兹小学。去年6月的一天,是莫尔的八岁生日。这天,按照传统,莫尔可以在上课时分发他的生日邀请函,邀请同学去他家参加生日派对。这天在课堂上,莫尔捧着一堆请帖逐个发放。细心的老师发现,有两个男孩没接到请帖。老师马上报告了校方管理层。  没多久,校方就没收了莫尔发出的全部邀请
挫折磨砺法,指当孩子遭受挫折时,引导孩子正视挫折、克服挫折、战胜挫折,从而锻炼意志、提高挫折耐受力的一种方法。挫折教育不是仅仅让孩子吃苦,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会面对困难,战胜挫折,从而形成自信、乐观的品格。  故事分享:考研风波  2003年,我报考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平时,在商量大人事情的时候,我常常邀请他们一起参与,这次报考的事也不例外。复习期间,孩子俩常用“祝爸爸成功”之类的话鼓励我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始终认为,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培育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的灵魂,可促进师生之间相互悦纳、共同成长;也始终相信,向每一颗心灵敞开温情的怀抱,能使品德课堂生动起来,充满人性的关怀和温暖。    缘起:在无痕中漫润    教师是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对接者,是课程实施的形象大使。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兴趣、经验、情感、心灵的对接,所以,教师要把它视为一段美好的生命体验,用爱心和智慧建立起与
读了余小燕老师《对中国孩子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的冷思考》(《小学德育》2010第24期 )一文后,笔者颇有同感。那么,到底是谁扼杀了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呢?  毋庸置疑,想象力全球排名倒数,不是中国孩子的错。可以这么说,一切事情,当功利成为唯一的目的时,势必会失去它原本应具有的意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思想不仅造成了教育的严重失衡,也造成了一些教师心态的严重失衡。譬如,如今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往往停留
青岛市香港路小学以责任教育为主线,通过常规教育与特色活动,培养有责任心的小公民,很好地实现以德育人,文化树人。  一、习惯教育渗透责任意识  “责任”是香港路小学永远的追求,培养有责任心的小公民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处处渗透责任教育。  学校以“播种责任,收获习惯”为主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为此,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分年级、分阶段逐步推进
【摘要】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以及文化意识。基于此,本文以学生思维品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思维品质培养的必要性分析,采取小组协作、深挖教材、联系教学实际、引导式思考、多元化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产生严谨性、发散性、批判性与创新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核心素养;思维品质培养  【作者简介】滕美延(1986.10-),女,山
【摘要】中职英语教育面向的是中职学生,教师进行中职英语教学的时候,不但要重视学生英语基础能力方面的提高,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笔者主要分析了中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希望能够切实提高中职英语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信息化技术  【作者简介】管铮,吉林省磐石市职业教育中心。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中职英语教师愈加认识到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培养的重
这是一位神奇的校长。从1979年入行当教师起,及至任职中站区委、区地矿局、区检察院、区教育局,已离开教育多年的他,在2002年8月又主动回归学校,担任许衡中学校长。从教育出去,又回归教育,他人生的轨迹仿佛走了一个圈,这个让人费解的轮回,是他对自己责任担当的一次选择,是他对自己教育良知的一次认同。  这是一所神奇的学校。许衡中学2002年建校,地理位置偏僻,办公条件简陋,教师待遇一般,生源素质较差。
【摘要】信息技术为现代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学习革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线上线下的教学结合在一起,提高教学效率,是混合式教学的首要目标。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构建了ASSURE模式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型,以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实例,分析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如何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并对应用中产生的问题加以总结,为后续的教学提供依据。  【关键词】ASSURE教学设计模式;混合
随着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脚步渐行渐近,美丽的羊城逐渐被亚运盛会的喜气氛围所笼罩。这一届运动会将和谐平安的“社会观”、崇尚自然的“生态观”、择善而从的“人文观”等价值理念融合为一体。它对于培育“讲和谐、讲环保、讲文明”的新一代广东青年,无疑具有生动而隽永的德育价值。在这种内生而外溢的文化浸染下,我们通过亚运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广东:她依然务实、能干、时尚、开放、包容,只不过这些内容重又融入了一些新的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