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庆林李长春等观看北京新年音乐会 等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ai_0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庆林李长春等观看北京新年音乐会
  
  新华社(记者徐京跃)2005年12月31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领导同志,与首都6000多名观众一起观看了北京新年音乐会。
  音乐会由奥地利指挥家拉尔夫·魏克特和中国指挥家谭利华轮流执棒北京交响乐团,演出了约翰·施特劳斯的《南方的玫瑰》、拉威尔的《波莱罗》和中国民歌《茉莉花》等经典作品。
  被誉为“天籁歌后”的莎拉·布莱曼倾情演唱的《告别时刻》,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马克·贝迪与中国女歌唱家张也联袂演唱的内蒙古民歌《牧歌》,让全场观众如醉如痴;瑞士钢琴家安德列·汉弗里格也为观众奉献上格里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
  已经走过辉煌10年的北京新年音乐会,是北京欢庆新年期间的一项重要节目,已成为北京迈向国际大都市的标志性文化活动之一。刘淇、刘云山、陈至立和彭珮云等一同观看演出。
  
  
  中国音协将办第二届国际声乐比赛
  中国选拔赛暨大师班
  
  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和加拿大“20世纪歌舞剧院”联合主办的首届“国际声乐比赛中国选拔赛暨大师班”,作为“国际青年歌剧使者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于去年6月在北京成功举行。由加拿大、罗马尼亚和法国三名专家组成的国际评委会从参加选拔的中国青年歌唱家中选出八名优秀选手,分别赴意大利、法国、加拿大参加国际声乐比赛和演出,取得优异成绩。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女中音董芳和上海歌剧院青年演员女高音徐晓英分别在法国和加拿大的国际声乐比赛上获得第二名。
  第二届“国际声乐比赛中国选拔赛暨大师班”将于2006年4月16日—22日期间在成都和北京两地分别举行。活动仍将采取选拔赛和大师班相结合的方式,由国际评委会成员以一对一方式讲授大师课,随后进行选拔赛,选出优秀者赴国外参加5项国际声乐比赛。本届选拔赛将为今年6月至9月间在奥地利、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举行的五项国际声乐比赛选送优秀选手参赛,有些比赛可直接进入半决赛(五项比赛均由世界著名歌唱大师担任主席,如西班牙比赛评委会主席为卡雷拉斯)。另外,还将选拔中国优秀青年歌唱家赴法国拉威尔国际学院进修及赴加拿大和罗马尼亚等国参加音乐会或歌剧演出。
  中国音协将邀请法国马尔芒德国际声乐比赛评委会主席梅斯特莱、罗马尼亚布拉索夫歌剧院总监米哈依列斯库、加拿大20世纪歌舞剧院总经理兼艺术总监阿兰·诺纳以及德国盖尔森基兴歌剧院艺术总监克莱恩等国际知名人士来华担任本届选拔活动的国际评委并在选拔赛的同时开设大师课。
  选拔赛暨大师班活动现已开始报名。报名者请提供个人中英文简历、照片和身份证复印件。报名截止日期为3月26日。咨询电话:(010)65389265、65004524。电子邮件:cma_amc@sina.com中国音协网址:www.cflac.org.cn/xh/yinyue (张锡海)
  
  
  冼星海诞辰百年纪念座谈会在京举行
  
  2005年12月29日,由中国合唱协会、广东合唱协会等单位主办的“百年星海,黄河情愫——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此次活动由星海故乡广州番禺区委宣传发起倡议,在京的许多曾与星海并肩战斗过的老朋友以及他的学生都出席了座谈会。其中除了已过耄耋之年、刚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不久的老指挥家严良堃,还有坐着轮椅专程赶来与会的老作曲家时乐濛。他们在发言中分别回顾了当年自己与冼星海交往的情形,以及星海在音乐及革命事业中给予他们的深刻影响。
  此外,来自广东的代表还向大家通报了当地于2005年为“纪念冼星海诞辰百年”举办第五节星海艺术节,筹建冼星海纪念馆,推出了20集电视连续剧《冼星海》等一系列活动。
  与会者一致认为,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所开创的民族化、革命化、大众化的音乐道路,对今天的音乐事业依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而如何更好地继承他“为人民而歌”的精神,更是每一位音乐家应该思考的问题。同时,与会者也呼吁加强对星海的创作思想、音乐风格的深入研究。
  
  
  “首届中国音乐评论评奖”启动
  
  为繁荣音乐生活、促进音乐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音协”理论委员会授权中国音协音乐评论学会承办的“首届中国音乐评论评奖”活动已于日前开始征集参赛论文。本活动由本刊以及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音乐周报》社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协办。
  本次评奖活动的涉及范围相当广泛,凡是2000年以来撰写的有关音乐创作、表演、研究、教育乃至社会音乐生活领域的论文,均可参加评奖。当每位参赛者提交的参选文章不得超过2篇。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专业或业余“乐评人”均可参加。
  参选者可将自己参评论文的复印件或打印件(如已在公开刊物上发表须注明刊发时间及刊物名称)一式10份,连同100元评审费一并寄至:广州市先烈东横路48号星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明言收,并同时将论文的电子文本发送至my27@21cn.com,截止日期为2006年6月15日。本次评奖的最终结果将于今年8月召开的“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议”期间揭晓。届时,未获发表的获奖论文将有机会在本刊以及其它国内刊物上发表。
  
  民族管弦乐新作征集活动初评结束
  日前,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与中国广播艺术团联合举办的“民族管弦乐新作品征集评选”活动的初评工作已经完成,共有12部新作品脱颖而出,进入下一轮的终评。这12部作品分别是房小敏的《幻想曲》和《川藏风情》、姜莹的《空城计》、郭龙的《中国年》、骆季超的《骏马奔驰》、吴华《茶马古道行》、萧冷的《边寨素描》、徐坚强的《天仙配》、张式业的《一枝花》、李云涛的《沂蒙山小调》、梁智弘的《西部山林》以及张翰书的《火红的年代》。
  本次评选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的参赛作品70部,参赛者除了各艺术院校的师生、专业团体的作曲家,还不乏群众文化战线的干部乃至中学的音乐教师。在评选过程中,有指挥家、作曲家、理论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充分考虑了人民群众的艺术情趣、欣赏水平和实际需要”,力求所有的入选作品都能为普通听众所理解和接受。
  本次评奖的“终评”将于3月在京由中国广播艺术团采取现场演奏的形式进行。
  
  
  郎朗受聘成为中央音乐学院
  最年轻客座教授
  
  近几年来,郎朗以他23岁的年龄驰名中外乐坛。他不仅被《人物》杂志喻为“将改变世界的20名青年”之一,而且还是与柏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签约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郎朗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是其母校中央音乐学院的骄傲。正因为如此,作为院庆55周年系列展演活动和中央音乐学院第五届音乐节重要演出之一,2005年12月21日,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举办了郎朗大师班。
  大师班开始前,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教授发表了欢迎致辞并宣布授予郎朗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的称号,使他成为中央音乐学院历史上被授予该称号的最年轻的音乐家。
  聘书颁发仪式结束之后,郎朗为该院大学、附中的三位学生进行了大师班授课。
  (吴叶)
  
  
  “让世界倾听澳门”——
  2005国际华语歌曲创作比赛评奖揭晓
  
  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澳门基金会主办,《人民音乐》编辑部、《歌曲》编辑部、《词刊》编辑部承办的“让世界倾听澳门”——2005国际华语歌曲创作比赛终评不久前已经揭晓。李海鹰创作的《七子之歌》等6首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
  此次比赛旨在以澳门回归祖国五周年为契机,凭借音乐的翅膀,向中国和世界展现澳门的历史、文化、艺术、民俗、风光以及包容和谐的社会人文景观,展示澳门在中外交流中扮演的独特角色,抒写澳门与祖国的血脉联系,歌颂澳门回归后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新景象。
  获奖作品将分别获得奖金:一等奖5万元,二等奖3万元,三等奖1万元,优秀奖5千元。上述奖金词、曲作者各半。关于此次活动的盛大颁奖晚会拟于2006年3月在澳门举行。
  获奖名单:
  一等奖
  《七子之歌》闻一多 词,李海鹰 曲
  二等奖《这一座城市很温暖》 孙新凯 词,徐沛东 曲;《让世界倾听澳门》 陈哲、李西安 词,王祖皆、张卓娅 曲
  三等奖《妈祖情缘》高原 词,章绍同 曲;《小镇书简》陈哲 词,孟卫东 曲;《亲亲白莲花》秦庚云 词,邓伟民 曲
  优秀奖《星星月亮》 王道诚 词,周志勇 曲;《我爱澳门的离岛》 邓思平 词,澳门人乐队 曲;《白莲花开明月圆》 虞文琴 词,顾春雨 曲;《轻摇澳门金色的甜梦》 若舟 词,戚建波 曲;《海上花园》 宋小明 词,李海鹰 曲;《澳门是一扇美丽的门》 苏柳 词,张千一 曲;《这一座城市很温暖》孙新凯 词,晓其、杜克 曲;《澳门你好》 于平 词,陈雄 曲;《海风吹》 周毅如、刘增智 词,李一丁 曲;《东方之门》 王持久 词,郭小笛 曲。
  (韩新安)
  
  
  首届福建省艺术科学研究学术年会在榕召开
  
  由福建省文化厅艺术科学研究工作领导小组主办、福建省艺术研究所承办的首届福建省艺术科学研究学术年会暨福建省艺术研究所成立45周年庆典于2005年12月1日至5日在福州举行。来自全省各地市研究人员,各高校教授、博士生、硕士生近百人参加了会议,年会收到90篇共110万字的学术论文。
  本届年会有关音乐艺术方面的论文共计17篇,计有:孙星群的《福建民间歌曲论说》、吴少雄的《声论——〈干支合乐论〉之二》、王秀玲的《在传统文化与个性主张之间》、马达的《中国音乐教育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展望》、曾宪林的《莆田文枕琴探述》、魏德泮的《对我国歌词事业的展望与预测》、王珊的《把关注延伸到“申遗”之后》、康长河的《于京君的室内乐配器〈图画展览会〉之“漫步”分析》、郑锦扬的《区域艺术研究:当代中国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李舒的《闽剧逗腔四题》、李晖的《月影婆娑 古雅秀美》、谢宝燊的《莆仙戏的“声诗”、“和声”、“词调”探源》、陈彬的《从芗剧‘杂碎调’与台湾歌仔戏声腔的交融看闽台文化血缘》、吴蔚的《浅析张权的声乐艺术理论》等。这些文章各从不同的方面分别对传统的民间歌曲研究、传统的戏曲音乐、从当代前沿音乐发展轨迹看传统文化、音乐创作思想、音乐教育、歌词创作等进行了探讨。
  文化部、福建省政协、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文化厅等部门领导,出席了本届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王秀玲)
其他文献
2015年12月 30日,孝南区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推进会在区教育局召开。会议要求,要狠抓“大员”上阵,狠抓合力形成,狠抓监护管理,狠抓作风保障,狠抓督办检查,狠抓制度建设,并要求各地各单位始终保持百分之百的责任心和赤诚的热情,增强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改善关爱条件、整合关爱力量、提升关爱实效上勇担当、争作为,破解留守儿童管理难题,积极探索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015年11月27 至30日,由日本神奈川大学瑶族文化研究所主办的“瑶族的歌瑶与仪礼国际研讨会“在日本横滨校区开幕。会上来自日本神奈川大学、东京学艺大学、筑波大学、大阪成蹊大学、宫城教育大学、关西外国语大学、大东文化大学,以及中央音乐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高校的学者以及中国湖南蓝山县瑶族师公、书表师出席会议。会议内容以“瑶族的歌谣与仪礼”作为讨论主题,针对瑶族传统仪式中
摘要:班主任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坚定的信心、无私的爱心、入微的细心去做好高三最后阶段班主任工作,一定会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进步!  关键词:责任心;信心;爱心;细心    静心考虑,在高三这最后一段时间里,我们班主任必须要有独特有效的思考,敢拼敢胜的信念,真情润物的心态,敏捷激情的行动,把学生的学习状态调节到最佳状态。  四“心”就是“责任心”“信心”“爱心”和“细心”。一个人用力工作只能把工作完成,
琴专业经过几代人努力不懈地向内探索和向外融合,逐步确立了自身在传统文化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了从小学至博士“一条龙”的教学体系,诞生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乐人、乐曲、乐器、乐论,增强了扬琴作为世界性乐器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相比较在教学理论、演奏技艺、音乐创作和乐器改革上的发展,中国扬琴在乐器法的研究上较为罕见。  乐器法通常指专门讲述乐器的构造、性能、演奏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是研究乐器、演奏法及其功
握时代脉搏,讴歌时代精神,是艺术创作的社会担当与生命精神所在。时代大潮呼唤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体现作曲家的创作追求与艺术精神。基于这样的创作理念,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相继而至,受中国文联和中国音协的委约,历时近一年,赵季平创作完成了《风雅颂之交响》。把握时代脉搏,讴歌时代精神,是艺术创作的社会担当与生命精神所在。时代大潮呼唤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反映时代精神的作
包商银行杯“旗帜飘扬” 全国歌曲征集活动在即   本刊讯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创作委员会、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创作》编辑部、中国音乐家协会官方网站、中国音乐家协会普通高校音乐联盟、包商银行联合主办的包商银行杯“旗帜飘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全国歌  曲征集活动将于2011年5月—2011年8月举行。   本次征集活动面向全国范围内的专业及业余词曲作家。参赛作
古人云“和实生物、同则不济”,社会文化的繁荣同样在于多元而不是同一。中国音乐文化不仅需要内部的多元,还需要容纳更多的世界音乐来丰富我们的文化样式。同时,把具有中国文化认同的音乐介绍给世界,也是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与需求。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办的“世界音乐周”就像一座音乐文化的桥梁,通过世界上不同国家与中国的对话,加深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丰富中国多元的音乐文化。  今年的“世界音乐周
文化和旅游部直属文艺院团剧(节)目创作专项资金支持的“西南音画”交响音乐会,于2020年11月2日在北京音乐厅上演。这场音乐会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选择西南三省(云南、贵州、四川)的传统民间音乐、民歌及原生态音乐为元素进行创作,音乐会被纳入中国交响乐团2020—2021音乐季《龙声华韵》系列项目。   本场音乐会上半场“西南组曲”包含两部作品:张大龙的《管弦乐三首》和张朝的管弦乐组曲《云南色
2020年暑期档,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这些展品不仅有国家博物馆的重要藏品,还联合故宫博物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及上海、湖南、湖北、陕西、山东等多家省级文博单位共同参展。乐器展精品集中而又丰富,包括了古代“八音”分类法的各种乐器,此次展出的二百多件(套)精美的乐器多为国宝级珍品,极为悦目,令人赞叹,涵盖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民族民间乐器,不仅有皇朝礼器,还涉及当代乐器改革的
20年4月11日,琵琶大师,音乐教育家、音乐思想家刘德海先生因病与世长辞!无奈其时新冠病毒肆虐,无法举行规模较大的悼念活动,中国的民乐人只好将无限的悲痛强压心底,默默祝福刘先生天堂安好。   2021年4月8日至12日,在刘德海先生离开我们一周年之际,中国音乐学院举办“刘德海音乐艺术周”,以此来纪念、追思、总结、弘扬这位大师的艺术及思想。活动的全部内容是围绕先生的表演、创作、教学及学术思想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