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学生诗意的人生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d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对促进初中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仍然与新课改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初中学生对于古诗词的鉴赏以及语文素养能力的提升。为此,文章在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初中语文古诗词的一些教学措施,用以提高学生古诗词的人文素养,进一步促进初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古诗词;问题;措施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学习不但是学生知识的积累,而且也是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但是,几千年来的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古诗词因其时代久远,古汉语成分杂多,现在的学生理解起来难度非常大,学习古诗词兴趣也就渐渐消失。基于此,文章针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一、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业加重,对古诗词的学习明显不如小学阶段那样有浓厚的兴趣了,再加上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了解和认知能力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导致对古诗词的学习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对古诗词作者的情感思想以及对古诗词的情境意象等方面的理解和把握感到很吃力。另外,受中考升学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囿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教学模式传统陈旧,教学方法呆板单一,对于古诗词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填鸭式的灌输,课后就是一味地强化背诵记忆,至于学生是不是对古诗词已经正确理解和掌握了,不再是教学的重点了。这样一来,学生对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越来越淡,更谈不上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2. 古诗词的诵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特色。古诗词之所以能够传诵至今,就在于古诗词所独有的艺术魅力。它的结构雅致精巧,语言凝练生动,韵律婉转优美,本身就是一首动听的歌曲。但是,在当下的初中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古诗词的诵读没有得到教师充分的重视。学生诵读的时间得不到保证,机械式的背诵记忆代替了情感体验的朗诵。教师语文课堂教学的急功近利扼杀了古诗词的灵动和意蕴,也掐灭了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仅存的一点兴趣。
  3. 随着社会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一时兴起的快餐文化已经渗透到校园,网络文学悄然在学生中蔓延,这给古诗词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平时的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死气沉沉,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究其原因,与初中学生躁动的青春期发育以及活跃的思维认知能力等有关,他们极易受到大的社会环境各种思潮的浸染。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忽视了这些因素的影响,教学方法简单粗放,一味地赶进度,没有把课堂真正交给学习的主体者——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思维僵化,兴趣索然,永远跟不上课堂教学的节奏,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二、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教学措施
  针对上述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努力进取,积极探索,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措施激发学生对古诗词课堂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专注力,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借助资源,了解古诗词创作背景
  古人在进行古诗词创作的时候都有其特定的背景。这种创作的背景直接影响着作者的情感和作品的意蕴,是后人能够走进古诗词的一把钥匙。初中语文课本中对于这方面的介绍毕竟是有限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对写作背景了解不多的话,就会对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理解不会太深。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之前鼓励、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古诗词作者的生平和事迹,以及古诗词创作的时代和社会背景资料。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把相关的资料重点归纳整理,然后从资料里分析得出课文描述了什么内容,展现了一个怎样的情境,诗人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和思想等。最后,带着这些资料和思考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行表达,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究、理解古诗词表达的内涵。例如,在学习《观沧海》一文时,教师提前布置了学生预习的作业,学生利用家里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搜集有关资料。对曹操,对三国,对东汉等历史知识进行广泛的搜集了解,课堂上再由教师进行补充,学生很快对《观沧海》一诗中曹操所表现出来的宏大的气度和抱负有了理解,也刷新了对曹操人格的认识。学生真正做了一次学习的主人,兴趣盎然,不仅理解了古诗,记住了内容,也感受到人格的力量,学习的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二)反复诵读,感受古诗词情景
  中国古诗词最大的特点是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画面感极强。要理解诗词的情感,就得让学生对诗词进行反复地诵读,在脑海里呈现出诗词所描绘的情景,这些情景渐渐地成为流动的、鲜活的画面,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触景生情,产生和作者的情感共鸣。如此带着情感的诵读是心灵的激荡、思想的升华,没有比这更好的学习方法了。比如,在学习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時,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诵读这首诗,一边想象作者当时的境况:寂寥的秋夜,凄冷的山野,瓢泼的大雨,微暗烛灯……羁旅他乡的作者如何是好?如何是了?思乡之情何其浓!思亲之情何其切!接着教师进一步启迪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微弱的“窗烛”上,“共剪”传递着自己怎样的感情?将学生的情感融入诗歌的情境中,反复的诵读感悟,加深对于这首诗的整体理解。
  (三)深入探究,理解古诗词意象
  古诗词中的意象是中华文化最灿烂的元素之一,丰富着中华民族的心灵情感和价值态度。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体会各种意象所蕴含的深刻内容,从而体悟古诗词作者的情感态度。我们以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来说,词中的断桥、梅花、黄昏、风雨、春天、群芳、梅香等事物包含着不同的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词人心中不同的情感指向,表达了爱国诗人陆游以梅花自喻,虽然慨叹人生的不济,但又秉持高洁的人格,坚定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这些意象对比鲜明,意蕴深刻,让学生很容易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在平时的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发现、多积累、多体会常见的意象,进而把学生对中华古诗词的鉴赏水平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四)多读感悟,体会古诗词特点
  学习古诗词,诵读固然很重要,但是随着教学目的、教学环节的不同,读诗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比如:
  第一步,教学开始,为了扫清阅读的障碍,更好地理解诗歌,可以借助注释自由阅读,自己想怎样读就怎样读,教师不必过多地要求,只要读正确、读流畅就可以了。
  第二步,在教师的示范朗读引导下,学生学会读出诗词的节奏、诗调、重音和韵律等,为下面的学习铺好路,奠定好基础。
  第三步,通过大量的多层次的朗诵,感知诗词画面,了解诗词含义,理解诗词意蕴,体味作者情感,升华学生心灵。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配音渲染氛围,可以在重点地方反复朗诵,可以对重要的知识进行标记,也可以鼓励学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让学生在诵读中逐渐感受诗人的情怀,从而产生思想的共鸣。
  第四步,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诗词的鉴赏,教给学生一定的古人吟诵诗词的方法,学习领悟诗词的精妙,掌握诗词的写作方法。这一步吟诵虽然有一定的难度,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挑战,但是尝试一下,教学效果定会大不一样。
  第五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背的前提,只有熟读才能成诵。在理解领悟的基础上强化记忆,使古诗词牢牢地刻印在学生的脑海中。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积累大量的中华经典古诗词,反过来又会促进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进而提升学生的古诗词人文素养。
  不管怎样,读法就是学法,古诗词的教学必须是以读促学,读中有悟,悟中有得。
  (五)联系实际,实践中升华情感
  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古诗词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领会到古诗词的内涵。例如,在学习杜甫的《春望》一诗时,可以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四句诗的描写中,体会到杜甫身在安史之乱之时,一片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学生对杜甫这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油然产生敬意,更加理解《春望》一诗所蕴含的情感。结合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艰难曲折和取得的辉煌成就,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危亡之际,个人的命运是多么的无助,一个人的心情糟糕透顶时,眼前的一切都是黯淡的。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会得到幸福。这样把诗词教学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体验中,就能够让学生深切地探寻到中华古诗词中所蕴含的厚重的文化积淀,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古诗词文化意义十分重大。
  中国古诗词文化能够传承几千年而不衰,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新的生命,又一次被赋予了新的丰富的内涵,它已经不仅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的力量源泉。所以,古诗詞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可撼动,只能加强,不能有半点的含糊,这是每个中华儿女必须要做好的一件大事。在今天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探索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鲜东.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7(28):138-139.
  [2]俞兆兵.创新古诗教学的思路与方法研究[J].语文天地,2018(32):45-46.
  作者简介:
  魏亚平,中学高级教师,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柏林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今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项目式教学是对传统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运用,能够有效驱动学生自主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发展。教师应深刻把握项目式教学的特点,结合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文章对此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初中物理课堂;自主合作  一、 引言  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在实践性和探究性上仍旧有待进一步提升。
摘 要: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不自觉得成为课堂上的裁判,把学生当做被动地接受裁决的对象,只对学生学习的结果做出对或错的评判,忽视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做出适时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理性思考的赞赏。而教学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是主体,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如果多元化,就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深度思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逐渐开始得到相应的重视,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针对性教学。作业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作业布置上教师也需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快作业优化设计。文章主要以物理学科为研究对象,谈一谈在“互联网 ”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个性化作业。  关键词:高中物理;互联网;个性化作业  一、 引言  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已经成
摘 要:甘肃省是黄土高原文化、敦煌文化和少数民族区域文化和红色经典文化的发源地,因此在常规育人活动中,这些经典的民族区域文化可以作为学生学科教学中的宝贵资源来渗透到常规的学科教学中,而地理学科是一个融合自然生态、人文历史和天文地理等为一体的跨学科的综合科目。尤其面对实践探究性比较强的内容,就要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研学模式来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鉴于此,文章将以区域文化为核心,试图构建依托区域文化
摘 要: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也是中国强大的后备军,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关乎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及未来的发展。一直以来,重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都是中国教育部门关心的重点话题,更是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内容,其为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尤其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中国相关部门更加重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健康发展,在此影响下,青少年身体素质及健康发展已经成为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工作
摘 要:文章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以《红楼梦》为例,通过泛读、精读、研讨等方面,简要论述高中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以期有效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与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红楼梦  一、 引言  整本书阅读自古就是中国先贤的学习与阅读的方式,但在教学实际中,整本书阅读却面临着许多困境。由于课本教材篇幅的限制,精简的单篇文章成了语文教学的
摘 要: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家风教育和富有内涵特点的家规对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于中小学生的道德文化教育而言,除了利用较好的学校德育课堂资源以外,要善于挖掘一些经典的家风文化要素,而家规是其中一个很好的育人素材,利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和启发性与启智性强的家规作为中小学生道德文化案例教学的主要素材,对于学生的立德树人而
摘要: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途径,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区域活动不但能让幼儿获得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更能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数学区角是教师根据幼儿“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与幼儿共同创设的能激发孩子数学兴趣,习得数学操作方法的活动天地,在自由探索、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去操作、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使数学区和其他区域一样走进孩子们的心理,真正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知“数学”,提升
摘 要: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倡导寓教于趣,寓学于乐,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游戏教学要求。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应用多样的策略将数学游戏融入其中,使学生通过体验游戏,获取数学学习乐趣,积累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效果。文章从挖掘游戏资源、应用游戏资源等方面入手,就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实施游戏教学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游戏教学;教学策
摘 要:南京外国语学校以外语为特色,同时理科竞赛特长显著,信息学学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际金牌总数6枚,拔尖人才成为科技栋梁;近四年每年都有学生保送清华北大,为未来科技发展输送优质人才。文章总结了信息学培养人才的独特课程模式、学习平台,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信息学  南京外国语学校(简称南外)提倡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