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渗透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ffon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学习方法的培养是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核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学习方法的掌握。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会读文。
  数学教材的“文”很少,但都是“精品”,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至关重要。学生一般认为教科书没什么好读的,教师则要带着学生读教材,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会读文。第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文字”与哪幅图有关,告诉我们什么数学信息;第二步,读图,图中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与本题有什么关系;第三步,图文结合,把图和文字联系起来帮助理解题意;第四步,按照要求解答。这样一来,教师“导之有法”,学生解读教材才会“学有所得”。
  2.学会批注。
  批注是心灵和思想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学会批注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自读教材时对一些关键的词句用彩色笔做上标记或批注。指导学生做批注应注意以下两方面: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例如,引导学生去理解哪里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应着重学哪里?课本用什么方法去解决重点知识,你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等。二要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例如,在例题的旁边写出不同的想法,提出的不同问题;或是想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等。要求,对于自学不懂的知识打“?”号,对于产生的疑问和自己的发现则可以记录在自学提纲旁边以备在课堂学习上交流。这就是杜威所强调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一种生动的和个人亲身的体验”。
  3.学会思考。
  自学提纲是学生学会思考的桥梁与指南。学生有了自学提纲可以有序学习,逐步深入,可以极大地提高自主学习效果。“自学提纲”要制定得清楚、有序,要层层递进,针对重点、难点部分要“重点”提示。这样可以使学生有序地读、做、思,逐步养成一种有序的自学方法。从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自学能力。
  二、同伴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桥梁
  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是指“拥有独立的数学学科学习的基本能力。课堂上可以通过同桌互说、小组讨论、全班共议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流机会。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流。
  课堂教学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当课前学生通过自学有了自己的想法、问题与建议后,在课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把这些问题拿来交流讨论。
  例如,有位学生在课堂中提出:“推导圆面积的计算方法除了书本中提示的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教师顺水推舟,让学生们打开思路,进行多向思维,结果他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答案。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激活智慧,使课堂学习成为一种心灵的对话、思想的对话。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们尽情表达、积极思考、多方互动……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鼓励学生相互质疑。
  质疑是学问的开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相互质疑,让学生有疑必问,同时引导学生于“关节”处——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学习的重难点、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点等提出质疑。
  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有些学生就针对“棵数=间隔数+1”这一公式提出质疑——“为什么还要加1?”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螺旋上升的实际情况,课堂上一般围绕学生汇报中的争议问题展开讨论与争辩,教师适时介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使“有疑—释疑”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正如杜威所说:“知识除了探究,没有任何其他的意义了”。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形成假设—进行验证—得出结论的整个思维过程,增进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反思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现今,我们努力践行课堂教学改革,开展“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练促学”的课改模式。这就意味着,要充分信任与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从“学会”转变为“会学”,以达到有效与高效的学习。学生会学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学生学会进行反思性学习。反思性学习在于引导学生不断地学习、思考、反刍、消化,使学习逐步深化、内化、活化。
  1.学会自我小结。
  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总结知识规律和解题规律。教师在讲完一节课或一个单元后,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把宛如一盘散沙的知识梳理成一个系统。启发学生把所学的内容分为几条线索,用较为简练的语言或借助图形把它们概括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概括、归纳、总结的知识,才能真正纳入他们的认知结构,贮存于大脑。教师还应促使学生自己把每一单元知识归纳为几个主要问题,记住它的内容、方法和重要结论,特别要对教学中已经选用过的例题、习题,以整单元的知识为背景进行重新审视,总结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对本单元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种由厚变薄的读书方法,本身就是一种自学能力。
  2.学会自我评价。
  只“做”不“思”是不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评价,学生只有在自我反思与总结中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与总结:(1)自学中是否认真、有序地读教材?是否有作标记的习惯?通过自学能学会多少知识?(2)自学中不懂的问题有什么解决方法?(3)自学教材中最大的收获与提升是什么?(4)自学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还要注意什么问题?(5)有什么好的自学方法与大家分享?评价就是创造,而自我评价就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它将促使更高意义上的自主学习的诞生。
  邱学华老师说过:“学习可以尝试,尝试能够成功,成功能够快乐。”这其实说明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即通过方法引路、交流实践、反思提升,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自主学习的快乐。教师只有真正地尊重、信任学生,平等、真诚地和他们对话,选择恰当的时机退居幕后,学生才能真正得以“自主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其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得以真正的培养与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逸夫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对外文化交流与宣传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生产力.这种文化生产力是近现代黑龙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推动力量,是黑龙江人坚定信心和鼓足勇气建设家乡的重要手段,是振兴东北老工
一、精心选材,让作业具有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要让学生对作业产生兴趣,就应该在作业内容和形式上下工夫,设计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作业。因此,教师应精心选材,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符合其心理需求的数学问题,让作业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思考和研究的兴趣。  例如,在“质数与合数”教学内容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题目。  例题1:最近,教师办公室新装了一部电话,请你根据所提供的信息,猜一猜办公室的电
【正】 泰国的现代和当代文学作品,无论就其数量还是质量来说,在泰国文学史上都是空前的,而成就最大的要算小说.然而,在泰国,对现代和当代文学的研究似乎还没有很好开展,研究
一、站在牧者的高度,俯瞰往昔  我们应该站在牧者的高度,来俯瞰我们往昔的教学,纯粹的教者应成为过去式,教学的视野不再只是教学。如今,不断提高对教育教学理念的认识,注重学生的生命教育才是当务之急。南方科技大学张景中教授专门写给小学数学教师的一篇文章《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量》中,提到:小学生学的数学很初等,很简单。尽管简单,里面却蕴含了一些深刻的数学思想。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扩宽、夯实基础,锤炼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