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茎腐病发病症状及防治技术要点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btby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莴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蔬菜,我们都特别喜欢,脆嫩可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但生菜要想获得高产,必须掌握栽培技术、日常管理、施肥,特别是病虫害的管理,及时有效地控制。 茎腐病是生菜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真菌病害。 莴笋叶斑病分布广泛。 通常发生在秋季露地,春季偶尔发生在保护地,发病后地面附近叶柄出现褐色坏死斑,当天气持续阴雨,褐色汁液在斑点处暴露,一般发病率在10% 左右,严重发病率可达30% 左右,影响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莴笋茎腐病的病征及防治措施如下:
  一、发病症状
  幼苗下叶柄接触地面时出现红褐色病斑,叶片发黄。 由于病情发展缓慢,种植后,病株下部叶片逐渐变黄,上部叶片逐渐伸长,生长缓慢。 从茎基部附近的叶柄开始发病,开始出现半透明水渍状,2~3天后病部颜色变深, 表皮略下陷,出现无定形的褐色坏死斑,后来延伸到整个叶柄,渗出暗褐色汁液,內部除维管束外都腐烂呈粘滑软腐状,有臭味。。 病害从下部叶片向上发展,叶柄基部呈褐色,下部叶片枯萎死亡。 使茎褐腐病,高湿时病部生长网状菌丝和褐色菌核,天气干燥时病部为褐陷斑。 病株茎基部腐烂,变薄,易折断。除莴笋外,还可危害大白菜、花菜、萝卜、番茄、大葱、胡萝卜、芹菜、生菜等。
  二、发病原因
  莴笋茎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入侵性病害。 病原体在患病植株的残余物或种子上越冬。 病原体感染莴笋,在病叶上形成分生孢子,在分生孢子顶部打开一个洞,然后配子体从内部溢出,形成分生孢子。 病原菌在地表以下20厘米处,同样菌株在夏季残留,形成传染源。主要诱导因子为适宜的气候、适宜的温度和较高的湿度,同时施用氮肥,使莴笋生长速度快、阴暗、排水不良。入侵方式,一是风雨传播,二是灌溉或施肥,三是耕作中除草接触植物,当植物体受到伤害时,细菌更容易通过伤口或气孔入侵。 在植株生长后期,阴雨温度降低,有利于莴笋病害的传播。细菌可以在受损植株和病残体上越冬,并通过灌溉水或土壤耕作传播。 多雨、虫多、伤口多、温度过高,土壤水分过高,地势低洼、播种较早、田间积水的地块,菜地水分过多,种植密度过大,氮肥施用过多,病害严重。
  三、怎样防治莴笋茎腐病
  前期大部分地方天气晴好,后期阴雨气温下降,有利于莴笋病害蔓延。防治莴笋茎腐病主要采取物理防治措施与药剂防治相结合;
  1、利用农业进行防治
  (1)同一块地上长期连年种植一种作物或一种复种形式称为连作,又叫重茬,重茬的危害,经常胜过连作;两年连作称为迎茬。这些都会导致减产,如发生病害、土壤养分失衡 、土壤生态恶化等。因此,要实现农作物持续高产优质,必须实行轮作。莴笋属于十字花科作物,建议与茄科(辣椒、西红柿、茄子)或葫芦科(黄瓜、丝瓜、甜瓜等)作物交替轮作。
  (2)莴笋喜寒冷气候,比高温更耐寒,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茎叶在12~20℃ 生长良好,易抽薹24℃ 以上。
  (3)整地后,每亩耕地施用3~5平方米农家肥、30~50公斤高氮低磷低钾复合肥、20~30公斤生物菌肥、200~400克微量元素肥,刮后铺平平地,并用40% 吡咯烷酮和40% 可湿性粉剂1:1混合5~8克药物,在边界表面均匀撒上适量的细土混合物,然后与土壤表面混合均匀消毒。 莴笋根系浅,为肥沃疏松壤土或沙质壤土,具有较强的保水性和肥力。
  (4)莴笋收获后,清理地面,拔出茄子幼苗,去除残留的枝叶,带出地面,深埋或焚烧,防止感染扩散,并撒少量土壤消毒,减少田间病源的积累。
  2、加强肥水管理
  莴笋喜欢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耐寒性很差,对水分和营养的需求也比较大,所以在莴笋地里栽培,要彻底布置沟箱,这样才能排水和灌溉,避免内涝。 抬高边界的地面,不要用水灌溉。及时培养,培养土壤,促进根系生长,要小水滴灌,防止细菌随水传播。培育除草时,注意不要伤害植物,避免细菌通过伤口入侵。对于病情严重的田间,轮作时间应在两年以上,适当的密度栽培应减少田间湿度,春莴笋应遵循多少追肥的原则。种植后可进行一次追肥,以提高成活率。然后在大约半个月后再种植追肥,追肥也可以作为农用肥料。莴笋莲座期和成肉期的追肥非常重要,应注意适当增加氮素,同时注意补充钙、铁等营养物质,促进根系发育,植株强壮。
  3、药剂防治
  苗床一旦发现病苗,要及时拔除,然后用药剂喷雾或者浇灌,控制病害蔓延。注意用药剂喷雾或灌根以后,撒些草木灰和细干土,降湿保温。发病初期用新植霉素或农田链霉素1斤兑水4000斤,喷雾或灌根或50%安克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5%凯润乳油3000倍液喷雾或浇灌,隔5~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或96%“天达恶霉灵”粉剂3000倍液,每平方米3升或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每平方米喷淋兑好的药液2~3升。
  (作者单位:271604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安驾庄镇政府)
其他文献
对参试的5个露地番茄组合Y201—1、Yg5—31、A284--2、B98—4、B99—42和沈粉918(CK)进行调查分析。从植株生长状况、开花结果习性、果实商品性及产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由试验
当前,国内的玉米种植业正处于发展之中,伴随着农业技术与科技的日益发展,玉米种植技术也正在逐渐完善与更新中,其有力保障了我国农业的良好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国内玉米
现浇砼施工方法在目前的桥梁施工中应用比较普遍,支架搭设是其中一项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工作,搭设质量直接影响着现浇连续箱梁的质量,鉴于此,提出地基处理与支架的搭设方案及验
一、主要的玉米种植技术1、优化土壤环境优化土壤环境是保证玉米种植质量,促进玉米生长和优化控制玉米产量的重要技术手段,应当对玉米种植环境进行适当的优化,重点加强种植前
本文选取2012年普洱生态烟区五县一区400户烟叶种植户和玉溪华宁县、楚雄禄丰县各50户烟叶种植户为调查样本,分析了烟叶生产投入、收益情况。结果表明,普洱生态烟区烟叶生产投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农业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定基础.现代高科技的农业机械化运用也已经深入到农业生产领域的各个环节,有效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
"入世"后,国内农资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将不仅局限于农资商品质量、价格、服务三方面的竞争,还将面临一个充满知识、科技、创新竞争的全新市场环境.今后农资企业的创新能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