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ig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育角度看,启发、刺激幼儿的美术观察、评价,以及思考意识,是能够提升幼儿感知事物、发觉兴趣能力的,幼儿园的美术活动都应以幼儿对美感悟、理解、认知的诉求来创造。
  一、幼儿美术教育价值与意义所在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赫伯特·里特曾说:“艺术教育不是为了训练儿童的服从性,而是为了儿童生长的自然秩序的陶冶。”从艺术角度看,幼儿的审美意识是从看一幅幅画、感受图形和颜色、明白感官美等方面开始的,这也是艺术教育的终极目的和要求。然而,幼儿美术教育的真正价值取向在哪儿,依旧需要广大幼儿园、幼儿美术老师不断探索和发现。笔者总结了许多文献资料发现,幼儿美术教育的真正行为落点不在于“教”,而在于“育”,因为教是老师主动的行为,育才是教学行为间接产生的效果及价值影响。正如人们常说的:“美术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心、育格”,当这些教学目标和任务全部融入教学行为中的时候,幼儿美术教育也就体现出其与众不同、清新脱俗的气质和人格了。
  二、现阶段幼儿美术教育的不足与限制问题
  (一)重视理论、技巧,而轻视素质与能力的挖掘
  大多数美术老师认为,幼儿教师最重要的教学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绘画,或是完成一个手工艺品,这种片面的、要求结果的教育思想,严重限制、封锁了老师在美术活动中的创新思维和意识。
  (二)传统模式的限制给幼儿造成许多困扰
  有时候老师会认为自己可以理解、知道孩子们的想法,尽量把美术活动设置的自由、丰富,以及充满童趣,但是从真实的实践效果不难发现,在同一个美术活动中,幼儿们的情绪点和理解方式,以及对艺术的思维态度都是不同的。如此一来,“教”与“学”就会形成一道鸿沟,通常把目光和注意力放在了游戏上,而忽略了最本质的美术活动学习。如为了让课堂热闹,老师让孩子们离开座位,围成一个圈,欣赏一幅图片,原本要训练幼儿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然而在欣赏画的过程中,由于挨得太近,在底下搞小动作,嬉笑、耳语不停,严重扰乱了课堂秩序。预期要求很明确、教学模式很新颖的教学模式,却依旧逃不过传统教学的限制影响,教学实践依旧会成为一纸空谈。
  三、展现幼儿美术教育价值取向,弥补不足的对策与方法
  (一)优化教学模式,注重思维的启发、情绪的调动
  1.时刻将幼儿的学习诉求和思想放在第一位
  要想让幼儿真正进入美术活动中,了解、认知美术艺术,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不要过分注重知识与技巧的教育教学工作,而是专注于素质与思维能力的建设。这种启发式、自由式的教学模式,对传统课堂的教学程序改动不大,但是教学思想及效果却得到了大大改善。
  2.按照幼儿的意愿布置、推进教学各步骤
  孩子的心思老师永远无法看得透彻、看得明确,所以当制定、计划美术活动及学习内容时,老师也要听从孩子们的心声,把幼儿的想法转嫁到自己专业性的教学思维上,既体现人性化教学,又使教学活动不失专业水准。这种征询学生意见的方式,也间接地考验了学生们把自己所想的想法画到纸上的能力,看到孩子们的选择后,与孩子沟通,说出自己的理解,再求证于每个孩子,看自己的想法和幼儿的想法是不是一致。如此一来,老师不仅能够掌握每个幼儿对不同种类型美术活动的看法,还能根据他们自身的喜恶,选择美术活动的主题和类型,有助于拉近孩子们与美术学科的距离。
  (二)有效材料、新的绘画手法等丰富幼儿美术活动
  1.挖掘其他有助于丰富美术活动的材料
  除了可供绘画操作与行为的材料之外,老师还可以挖掘其他材料,只要有助于丰富美术活动的都可以,如最近陶艺艺术盛行,幼儿园老师可以联系家长,购置一批没有上颜色的陶艺,当幼儿们看到没有颜色且形象差异迥然的陶艺时,会十分好奇,这时候,老师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陶艺放在讲台上,边涂鸦、边说明自己涂鸦这种颜色的原因。比方说,老师在“女孩”陶艺头发上涂黄色,而后把眼睛涂上黑色,再涂上红色的T恤、蓝色的裤子、黑色的鞋子,女孩陶艺变得运动感十足,更加鲜活。幼儿们受到这种启发,再涂鸦自己所得的陶艺,会更加遵从自己的观点,也更容易根据自己所理解的艺术思维进行装饰。
  2.发明新的绘画技巧和手法
  因为幼儿所具备的绘画技巧和手法,以及能力有限,所以在布置美术活动任务和绘画任务时,老师不能以高标准、严格要求来限制孩子,应当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和空间。如让幼儿坐在座位上不动,抬头看向前方,把自己看到的景象画下来,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先画远处的东西,从一边开始画,从大物体到小物体,这种绘画规律教给他们后,幼儿们的绘画思维会更加立体、科学。另外,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空白的布,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颜色涂抹、撒、画在布上,老师可以做示范。时间长了,学生会更加乐于“自由绘画”,在绘画的过程中,也会逐渐找到一种属于自己、适合于自己的绘画方式。
  (三)创新教学思想,勇于实践
  该对策建议并非一个可以完全付之于实现的目标和计划,它需要广大幼儿园、幼儿老师不断努力、研究、积累经验后才能落实。一方面,幼儿老师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掌握专业性的美术艺术知识的基础上,多听、多看、多请教、多观察,把幼儿们日常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思想、行为都引入到美术活动当中,使自己设定的活动内容更适合于幼儿的艺术需求。另一方面,幼儿园也应在美术课堂建设、美术活动创建投入上加以重视和支持,增加美术课堂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鼓励幼儿老师参加美术艺术教学研讨会和论坛,吸取社会上有关幼儿美术教育的先进科学和思想。进而一步步地落实、完成幼儿美术教育的计划和方案。
  四、结语
  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发展现状受到了客观条件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与影响,面临重重挑战,急需先进的教育思想加以端正教学态度、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加以充实、丰富的教学资源加以优化,只有这样,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才能完美地展现出来,绽放出不一样的光芒。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天域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一、优化英语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一)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策略”放在首位,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应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而作业正是学生检验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新课程标准也对作业设计提出了要求:  1.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基础,增加选择,体现时代性。  2.优化作业的结构和组合,加强整合,强调
除了像张子晨同学一样生吃尝鲜,榆钱最著名的吃法当然是做成榆钱饭啦!问问爸爸妈妈,谁不知道大作家刘绍棠入选中学课本的文章《榆钱饭》呀!再问问爸爸妈妈,他们还记得榆钱饭的做
相对于国家而言的社会究竟是什么面目?是公民社会的体面集合还是一团乱麻让人难以辨识的大众政治场?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是否存在明显的区别?查特杰的底层研究
DSS是当前信息系统研究的最新发展阶段 ,DSS的各类研究成果为各级各类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依据 ,因此DSS成为软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简要评述了近 2 0年来DSS研究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