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源于自信 坦率彰显真诚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c8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风送爽,天朗气清。2014年9月3—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2014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在京召开。对话会由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和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来自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六十多名研究中共和中国问题的中外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和与会代表进行坦诚对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理事会名誉主席王家瑞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欧洲社会党主席、保加利亚前总理谢尔盖·斯塔尼舍夫和吉尔吉斯斯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伊马纳利耶夫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联部副部长、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郭业洲主持开幕式,并在闭幕式上做总结发言。会议成果丰硕,三十余家中外媒体予以密集报道,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
  缘起:直接传递
  中共的一手信息
  伴随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愈益紧密,中国研究开始成为一门国际显学。学术界日渐认识到,只有了解中国共产党,才能抓住研究中国的核心,找到当代中国“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钥匙。然而,怎样让海外研究中共的专家学者客观理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一直是中国需要破解的难题。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在开幕式的主旨发言中,长期负责中共与外部世界交往的王家瑞部长给出了答案。他深有感触地说:“中国共产党在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国家长期执政,成功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当前,中国的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从学术的角度而言,大家对中国的发展道路都有不同的解读。但是,采用的素材和信息往往并非中共直接传递的信息,而是基于二手,甚至几经转手、加工过的材料,信息失真就会导致认知扭曲。”随后,他接着谈到,“既然大家对中国共产党感兴趣,中国共产党又渴望与世界沟通,那么我们就应该有一个渠道,建立一个平台,让大家能够听到由中国共产党直接传递的一手信息。”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应运而生。
  2014年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能否落实这一宏伟的改革蓝图,备受世界瞩目。首次对话会选择“中国改革:执政党的角色”为主题,旨在以举世关注的中国新一轮改革为切入点,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更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更准确、透彻地把握中国改革的前景和影响。
  日程:匠心独运的设计
  本次对话会锐意创新,不拘固式,会议议程独特,研讨考察结合,让与会者从不同侧面客观认识中国改革和一个真实的中国共产党。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作为参与高层决策的智囊代表,讲述了中国新一轮改革的启动背景、决策过程;北京市西城区区长王少峰、中共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村党总支书记支芬,代表地方改革的实践者和最基层组织的负责人,讲述了改革的推进路径和具体实施;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作为国家重要文件的起草者,阐述了中国改革为世界带来的机遇。六位嘉宾的现身说法,引起了与会外国学者的浓厚兴趣。
  党和国家领导人也积极地参与其中。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回答中外学者提问时坦率地说:“我们深深知道,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是有条件的,就是你能真正为他们造福,为他们解难。如果不能做到这两点,人民就可能抛弃你。中国共产党一定要靠自己的表现,来接受人民的选择,努力使人民过去选择我们执政,现在选择我们执政,将来还可能选择我们执政。”听到这番掷地有声的讲话,专攻中共研究近三十年的外国学者不禁慨叹,中国共产党真的在改变着自己,变得比以前更有信心。
  所谓的“神秘”部门也掀起了面纱。中外专家学者来到北京闹市区中一座高墙围起没有挂牌的幽静院落,参加一场名为“走进中央纪委”的罕见活动。在详细介绍了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之后,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谈到,为了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决定,当前中央纪委正在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制定了《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反腐败斗争顺利开展。中央纪委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还讲解了这个反腐中枢的概况,以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查办案件和巡视工作流程,网络监督和举报程序等情况。
  北京的研讨参访结束之后,部分外方代表专程前往山东考察地方改革。在孔子故里曲阜,参加“传统文化与中国改革”主题沙龙,与当地的专家学者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怎样从中获取推进改革的道德伦理支撑提出建议。在黄海之滨的青岛,考察团一行与该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黄岛新区相关负责人就改革问题进行座谈,还参观了青岛规划展览馆、中德生态园和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
  研讨:永无止境的中国改革
  围绕会议主题,与会者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有偶遇知音的感慨,也不乏观点针锋相对的碰撞,思想的交融与交锋不时将会场的研讨气氛推向高潮。
  中国的改革是全球特有的吗?改革是全球性的议题。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教授费立民指出,应当从全球大背景来考虑中国的改革问题,现在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进行改革,都希望通过改革实现国家的稳定,跟上社会的发展潮流。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张维为强调,美国需要重点改革过度的资本主义,欧洲需要重点改革过多的福利主义,中国则需要改革过多的计划经济影响。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的发展道路是成功的,是符合中国实际的。还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不是自身发展道路的问题,是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遭遇的共性问题。当然,各国情况不同,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就有所差异。比如,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等是中国新一轮改革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断言,中国将在未来实现更多有特色的改革,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   中国的改革还能继续推进吗?改革是世界性的难题。有与会者指出,中国先前的改革属于普惠性的改革,遇到的阻力相对较小。新一轮改革是在社会多元化的背景下展开,需要重新调整利益格局,改革的共识在逐渐流失。共识是改革成功的前提,如果全社会无法达成共识,改革就无法推进。这一论断,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一些专家反驳说,共识并非改革的必备前提,缺乏共识,照样能推进改革。在利益分化严重的情况下,若要获取改革的一致意见,近乎天方夜谭。在许多国家,囿于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政府实施的改革停滞不前。然而,中共恰恰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领导和督促政府推进改革。香港中文大学王绍光教授指出,中共能娴熟运用开门纳谏和调查研究两大手段,通过开门纳谏解决多元问题,调查研究则可解决共识问题,“双管齐下”保证了改革决策得到民众的拥护。还有专家建议,中共应当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争取在关键领域实现改革的突破。
  中国的改革将带给世界什么?改革是国际性的话题。中国改革推动了自身的快速发展,崛起的中国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有学者提出,无论何时,一个新兴力量的崛起都会带来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中国的快速发展正给国际社会带来各种挑战。还有人直言,中国的崛起让周边国家的感情五味杂陈,如果得不到邻国支持的话,它的结果就难以预料。来自东非的埃塞俄比亚代表雷德·海勒弗姆则表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的发展有非常积极的外溢效应,提供了一个可供学习的榜样。还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崛起使它承担了更多的大国责任,在解决地区冲突、气候变化等国际问题上,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这场研讨,各方争辩热潮迭起。在地球村,中国渴求与外部世界实现良性竞争,合作共赢。然而,能否如愿?肯定者有之,质疑者亦有。讨论由问题而始,以疑问而终。或许巴基斯坦政策研究所所长哈利德·拉赫曼的发言,能够解释为何与会者的观点难以调和。他说,现在有很多人指责中国奉行威胁性的外交政策,实则是未能理解中国采取外交行动的背后逻辑。为此,他建议中国需要清晰地向外界阐释其战略目标。
  研讨紧扣中国改革展开,与会者的见解虽多有不同,却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有力领导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关键,改革贯穿着这个党的发展始终。美国政治学学会主席约翰·阿尔德里奇认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永远都不会停止。
  回味:耳目一新的中共真形象
  高层坦诚对话,权威专家解读,理论研讨交流,实地参访考察,本次对话会日程安排丰富,让与会者对中国共产党有了直观的认识。有学者谈到,先前觉得中共保守僵化,通过参加对话会,才看到了一个开放务实的执政党。参加“走进中央纪委”的活动,是自己的一次揭秘之行,得以管窥中共内部机构运作的透明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克里·布朗认为,很难想象美国或者欧洲国家召开这样的对话会,聆听外国人对他们的看法。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做到?说明它拥有全球视野。韩国高丽大学的李正男则说,中国共产党正在慢慢改变,从过去的封闭,走向今日的开放。这一态度的转变,显示了它对未来发展前途的信心。
  中共不是一个简单的政党,西方国家的政党概念无法准确诠释它。与会者谈到,通过对话会期间的见闻,体察到中共是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政党。后者通过赢得多数选票以获取执政的合法性,前者则是用执政的业绩来赢得人民的拥护。中共领导人清醒地意识到,这个党正面临各种挑战,党的合法性需要珍惜。中共不断通过改革提高执政能力,改革就好比是维生素,它能让中共这个肌体增加活力,更好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对话会在增进海外专家学者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之时,还激发了他们诸多深入的思考。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中共如何继续发挥统筹协调各方的作用?它有什么新的举措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惩治腐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任务,中纪委在履行自身职责时,怎样应对各类挑战?有些问题,已经得到了满意的回答。当然,还有些问题依然待解,因为中国共产党自身也在前进的道路上且行且思。
  尾声:一道旋转门就此开启
  有媒体评论到,对话会为世界了解中共打开了一扇新窗,没有想到中共能如此谦逊地请求世界改变对它的看法。接受采访的与会者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一个建议,希望对话会能够机制化,成为有权威、有特色的高端年度对话平台。郭业洲在闭幕式上的总结发言中指出,“自己还愿意把对话会比作一道中共与外部世界互动的旋转门,通过它把外面的意见转进来,把里面的信息转出去,增进彼此的相互理解”。如其所言,这道旋转门现在已由中国共产党主动开启。
  相聚有时,人散曲未终。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本次对话会业已圆满落下帷幕。然而,正如中国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一样,中国共产党与世界的对话将一直在路上。
  (作者单位:当代世界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苏童)
其他文献
五年来,金砖国家通过多次对话,基本上达成了某些共识,明确了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随着综合实力的上升,金砖国家在国际事务上有了更多的发言权,改变了二战以来南北国家在国际话语权方面严重不对等的局面。在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粮食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和恐怖主义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金砖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和利益融合度在不断上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正在日益成为维护国际社会稳定的一支新兴力量。  金砖国家的崛起与全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时指出:“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江苏地处对外开放前沿,经济开放性、外向度、依存度高,高度重视加强与国外地方政府及民间的务实合作。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大考,江苏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在抓好自身防疫的同时
在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复苏基础依然脆弱、各国政策趋向内顾、传统政策工具效果递减的背景下,各界对G20杭州峰会关注和期待不断上升。为此,G20杭州峰会需在围绕所设议题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代表性、协调性、合理性、有效性等因素,积极引领G20发展更有“方向感”。  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G20自2008年以来发挥了应对危机、强化监管、推动增长的重要作用。在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复苏
2017年2月24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暨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来自全国93家智库和研究机构代表200余人出席会议。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以下称“智库联盟”)理事会共同理事长郭业洲,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智库联盟理事会共同理事长焦扬,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智库联盟
进入21世纪后, 美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不再是白人一统天下,也不是黑白分明,而是呈现出多样化趋势,2010年人口的普查数据显示出美国正处在人口发展的历史转折点, 而这种变化也将影响到即将到来的2012年大选。以下从三个方面分析人口结构变化对大选产生的影响。    少数族裔手中的选票日益重要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 到2010年4月1日,美国的总人口是3.08亿,少数族裔的人口为1.1
DOI: 10.19422/j.cnki.ddsj.2017.01.001  2016年11月15—24日,应吉布提争取进步人民联盟(吉人盟)副主席、政府总理卡米勒,埃塞俄比亚政府和南非副总统拉马福萨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率团对上述三个非洲国家进行友好访问。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徐绿平、外交部副部长张明、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教育部副部长沈晓明陪同访问。这是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
导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建构是在中华文明自身发展逻辑、现代文明发展逻辑与共产主义运动逻辑共同演绎下实现的,而将这三大逻辑之间以及让它们与中国人民实践连接起来,并起到枢纽性与核心性作用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通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仅使现代文明在中国基本确立,而且还探索出一条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的中国形态,证明了人类现代文明实现形态的多元化,而非只有一种“普世模式”;也说明人类文明
对于农民来说,他们的终身职业就是种庄稼,土地乃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但现在由于乡村大踏步的发展,建厂房、建商业楼盘、建火车站、建这个建那个,政府的一个个规划选址,每一枚钢章都硬邦邦地戳在乡村的地盘上,使得现在的许多农民虽然居农村,但手里已经没有了田地。  小说《一把薄刀》的马德蹄正是在这种环境下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失地农民,十几万块钱的赔偿款,令他和他们村的所有农民的田地都签给了政府。起先他并没有觉得
2016年 “亲信干政门”事件令韩国政坛陷入危机。朴槿惠遭国会弹劾。总统权力、职务被终止,由国务总理黄教安替代主政。回顾韩国历史,朴槿惠的遭际虽令人感慨,但并非孤案。历届总统或提前下野,或遭暗杀,或因本人腐败或家人、亲信涉嫌贪腐而遭调查的命运。历任总统的非正常遭际反映出韩国政治和社会的发展状态,总统的非正常遭际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引人关注。  韩国历任总统非正常遭际的类型  2016年总统朴槿惠闺蜜
塞上明珠,璀璨银川。2016年9月20—23日,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简称“和裁会”)、联合国驻华系统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主题为“人民期盼可持续和平与发展”的“2016年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简称“纪念活动”)在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银川成功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让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越走越宽广》的主旨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和裁会副会长马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