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是最早建立特种部队的国家。英国皇家陆军主力特种部队“特别空勤团”(英文简写SAS)是英国特种部队中最杰出的一支,9·11事件后在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中,英国立即的派出了手中王牌部队——特别空勤团,在阿富汗地区进行情报侦察和军事打击等活动。
第一、特别空勤团的基本情况
英国特别空勤团是戴维·斯特林上校于1942年在利比亚建立的,他们以“无名英雄”、“保密”为座右铭。目前特别空勤团约有九百名队员,平均年龄26岁,他们的司令部和训练基地在伦敦西面的赫里福德,靠近布雷肯比肯思山。
队员通常是在空降团的伞兵志愿者中挑选出来的,从布雷克诺伞兵作战学校毕业后,至少要经过8周的伞兵军事训练者才能加入特别空勤团,这支队伍中从来不招新兵。
在进行的35个课目的训练中,最考验队员的是在埃克斯穆尔举行的时间为3周的野外生存训练。队员在有假想敌人大规模前堵后追的情况下,在荒山野外中生存下来,食品断绝,只能依靠猎捕、钩钓、采野菜维持生命,在超强度的训练下,使得野战生存极具挑战性。
第二、特别空勤团队员选拔与训练的艰难之旅
特别空勤团对志愿者的选拔与训练是严格而漫长的,这种训练是世界上最严酷的训练。据英国《恐怖主义!西方反击》一书中透露,在越野急行军中,规定每个人背负25公斤重的背包,在20小时内走完60公里的路程,曾经有三个人因此而死亡,其中一名竟是少校军官!
特别空勤团的选拔共分四个阶段,两年时间。
(1)体力测试
进行令人难以想象的超强度体力测试,目的是将不合格者尽快淘汰掉。应试者全副武装进行越野急行军时,他们的负荷量从25磅重随路程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特别空勤团要求应试者会使用地图和罗盘,在培训的最初就注重军人保密和安全防卫意识,主要体现在用过的地图的折缝也要按原有的样子折好,避免暴露路线和目的。
在进行泥地匍匐前进时,要求应试者把身子浸到有泥浆、大量腐烂动物内脏的水沟,同时还有其它乏味的令人望而怯步的项目。一般情况下,经过两次如此的训练就会将不合格者淘汰出局。
80年代由于阿曼和北爱尔兰的动荡局势及发展趋势,还有英国城市恐怖活动的加剧,选训的方法由上述方法改为激励方式,以促进他们成长壮大。
(2)野外生存
野战生存历来被各国特种部队所重视,也是各训练课目中最艰辛、最残忍的训练。它要求在食宿无望的野外荒郊,学员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去取食获得生存。识别可用来食用的野菜、真菌;怎样运用陷阱去捕食;同时还不断地更换地点,在假想敌人的搜捕和干扰下运动求存,这无疑为他们的生存增加了难度。
(3)反审训训练
受训者被捕后,继续进行反审训训练。这种考验使已经精疲力竭的应试者再次忍受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和痛苦。例如用被子蒙头许多小时,用难以名状的噪声刺激其感觉器官,这种折磨使其感官失去正常功能,也有的被戴上手铐在脏水潭中坐上八个小时,然而此种训练不过是审训前的攻心手段。
特别空勤团真正的审训,模拟的气氛十分逼真,使那些蒙着被的受训者认为他们马上就要遭到一条凶猛的军犬的撕咬。
在一次精心伪装的考验中,特别空勤团使用了一列火车,他们把昏头转向、疲惫不堪的应试者蒙上头,带上手铐和脚铐,押到铁轨上,然后虚张声势“火车来了,快拿钥匙”。此时被俘者能感受到火车隆隆向他们驶来,在这些人当中反应各不相同,有的企图把手铐轧断,选择有利位置获得自由;有的所处位置会使他们失去整条胳膊;有的竟发了狂,将身体横在铁轨上,其实火车就在临近身体的不远处开入支线,并没有伤着他们。
(4)耐力测试
体力正常情况下人只能坚持8——10小时,但是特别空勤团的测试时间为21小时,远远超过他们的极限。有时因穿越沼泽和迷失方向而多走不少弯路,使他们在到达行军集结地时早已疲惫不堪。21小时的训练中,他们丝毫不能懈怠,否则将无缘SAS。经过行军训练,仅有少数人留下来得以继续训练,很多人在此之前就已经垮掉。
通过这些选拔训练的人为数不多,估计百人当中仅有5—17人左右,最高时录取也不超过百分之三十。通过之后,他们将受到空勤团指挥官的热烈欢迎而成为其中一员,并被授予空勤团绿色贝雷帽和有着带短剑标志的臂章,短剑上镌刻“谁将成为胜者”的标语,用来激励和鼓舞特别空勤团的战士英勇顽强地去奋斗!
第三、特别空勤团成员专业化训练历程
特别空勤团常备部队通常有四个佩刀连,每个连有四个不同专业的战术排,新队员在选择上比较自由,可随意确定自己去哪个排训练服役。这个阶段他们的主要训练内容有:高空自由降落跳伞:利用小舟、独木舟甚至潜水艇进行两栖作战;登山(包括攀登悬崖峭壁和在冰山中工作);驾驶特制英国军用吉普车执行陆上任务;使用经纬仪和天文仪器进行导航;在北非进行沙漠作战,在沙漠地区判定方位。
空勤团有一个连定期在挪威北部进行冬季作战训练,因而他们还要学会越野滑雪及冬季作战中需要的其他技术,方便参战时能适应丹麦和挪威的地形气候特点。
外国语和射击爆破训练。特别空勤团要求在体力和智力提高的同时,在基础的战斗四人小组中,至少有1人相当熟练地掌握可能派遣地区的语言文字。过去他们一直较重视的是阿拉伯语和马来语,但是最近欧洲语言和俄语变得同样重要起来。
在这一阶段,队员的一些作战本领也要达到惊人的水平。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在近距离作战中使用自动手枪,每人在其间发1200—1500发子弹,其目的是教会士兵如何冲进由数名不法分子占领的房间,用手枪准确射击,将他们全部杀死或使其丧失战斗能力。这要求每个目标一定要命中胸部,要两颗子弹击中。特别空勤团在赫里福德专门建造了“近距离作战室”,在这里队员要反复练习运动中不间断准确射击,还要快速替换弹盒和排除手枪的故障,经过这种训练,队员就能把反劫机的行动危险降低到最低。对炸药的使用也是训练内容的一个部分,在教授专家的带领下要熟练掌握。
第四、特别空勤团的主要任务和辉煌战绩
这个部队刚成立时的主要任务是在纳粹德国非洲军团后方进行暗杀、破袭和营救盟军战俘。二战后SAS主要任务是对付爱尔兰共和军和其它形形色色的恐怖活动。
1977年5月,SAS协助荷兰海军陆战队和骑警队成功解救一辆被恐怖分子劫持的荷兰列车。
1977年10月,SAS协助前联邦德国边防警察第九大队(GSG—9)成功解救恐怖分子劫持到索马里摩加迪沙机场的德国汉萨公司的喷气客机及机中87名人质。
1980年4月,5名伊朗武装人员占领伊朗驻英使馆,两天后别空勤团出动24名队员,在四十秒内闪电般袭击恐怖分子,成功解救人质。
1991年SAS参加海湾战争,战绩丝毫不逊色于号称“沙漠之鼠”的英军第七装甲旅。
SAS开始在非洲沙漠地区作战,后转战意大利、欧洲、阿曼、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洲,也门、北爱尔兰等国家和地区都闪现着他们的英姿谍影,同时他们也经常到外国学习,帮助外国建立反恐武装力量。
第五、特别空勤团与众不同的自身特点
特别空勤团与世界其它部队不同的地方有二:第一,不招新兵,只是在伞兵部队或服役过的技术骨干中挑选;第二,他们经常以四人为一个作战小组,号称“英格兰四大金刚”。即使是在阿富汗地区,SAS与以往一样沿用着4人侦察小组。
他们认为,少于四人的突击队,能力和火力极为受限,若有人受伤,整个小组无法正常工作。多于四人的小组,行动笨,容易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四人是较为合理的战术编组,它使其局部的突袭能力最大化,同时又保证战术设计中充足的火力与足够的机动性,四个人的完美配合,使得任何事情都成为可能。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还有大英帝国日趋没落、辉煌难再的原因,国内的电视、报纸等媒体对其报道甚少。但是这并不能埋没特别空勤团在英军或特种部队中备受瞩目重视的地位,他们将永远是精英中的精英!
第一、特别空勤团的基本情况
英国特别空勤团是戴维·斯特林上校于1942年在利比亚建立的,他们以“无名英雄”、“保密”为座右铭。目前特别空勤团约有九百名队员,平均年龄26岁,他们的司令部和训练基地在伦敦西面的赫里福德,靠近布雷肯比肯思山。
队员通常是在空降团的伞兵志愿者中挑选出来的,从布雷克诺伞兵作战学校毕业后,至少要经过8周的伞兵军事训练者才能加入特别空勤团,这支队伍中从来不招新兵。
在进行的35个课目的训练中,最考验队员的是在埃克斯穆尔举行的时间为3周的野外生存训练。队员在有假想敌人大规模前堵后追的情况下,在荒山野外中生存下来,食品断绝,只能依靠猎捕、钩钓、采野菜维持生命,在超强度的训练下,使得野战生存极具挑战性。
第二、特别空勤团队员选拔与训练的艰难之旅
特别空勤团对志愿者的选拔与训练是严格而漫长的,这种训练是世界上最严酷的训练。据英国《恐怖主义!西方反击》一书中透露,在越野急行军中,规定每个人背负25公斤重的背包,在20小时内走完60公里的路程,曾经有三个人因此而死亡,其中一名竟是少校军官!
特别空勤团的选拔共分四个阶段,两年时间。
(1)体力测试
进行令人难以想象的超强度体力测试,目的是将不合格者尽快淘汰掉。应试者全副武装进行越野急行军时,他们的负荷量从25磅重随路程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特别空勤团要求应试者会使用地图和罗盘,在培训的最初就注重军人保密和安全防卫意识,主要体现在用过的地图的折缝也要按原有的样子折好,避免暴露路线和目的。
在进行泥地匍匐前进时,要求应试者把身子浸到有泥浆、大量腐烂动物内脏的水沟,同时还有其它乏味的令人望而怯步的项目。一般情况下,经过两次如此的训练就会将不合格者淘汰出局。
80年代由于阿曼和北爱尔兰的动荡局势及发展趋势,还有英国城市恐怖活动的加剧,选训的方法由上述方法改为激励方式,以促进他们成长壮大。
(2)野外生存
野战生存历来被各国特种部队所重视,也是各训练课目中最艰辛、最残忍的训练。它要求在食宿无望的野外荒郊,学员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去取食获得生存。识别可用来食用的野菜、真菌;怎样运用陷阱去捕食;同时还不断地更换地点,在假想敌人的搜捕和干扰下运动求存,这无疑为他们的生存增加了难度。
(3)反审训训练
受训者被捕后,继续进行反审训训练。这种考验使已经精疲力竭的应试者再次忍受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和痛苦。例如用被子蒙头许多小时,用难以名状的噪声刺激其感觉器官,这种折磨使其感官失去正常功能,也有的被戴上手铐在脏水潭中坐上八个小时,然而此种训练不过是审训前的攻心手段。
特别空勤团真正的审训,模拟的气氛十分逼真,使那些蒙着被的受训者认为他们马上就要遭到一条凶猛的军犬的撕咬。
在一次精心伪装的考验中,特别空勤团使用了一列火车,他们把昏头转向、疲惫不堪的应试者蒙上头,带上手铐和脚铐,押到铁轨上,然后虚张声势“火车来了,快拿钥匙”。此时被俘者能感受到火车隆隆向他们驶来,在这些人当中反应各不相同,有的企图把手铐轧断,选择有利位置获得自由;有的所处位置会使他们失去整条胳膊;有的竟发了狂,将身体横在铁轨上,其实火车就在临近身体的不远处开入支线,并没有伤着他们。
(4)耐力测试
体力正常情况下人只能坚持8——10小时,但是特别空勤团的测试时间为21小时,远远超过他们的极限。有时因穿越沼泽和迷失方向而多走不少弯路,使他们在到达行军集结地时早已疲惫不堪。21小时的训练中,他们丝毫不能懈怠,否则将无缘SAS。经过行军训练,仅有少数人留下来得以继续训练,很多人在此之前就已经垮掉。
通过这些选拔训练的人为数不多,估计百人当中仅有5—17人左右,最高时录取也不超过百分之三十。通过之后,他们将受到空勤团指挥官的热烈欢迎而成为其中一员,并被授予空勤团绿色贝雷帽和有着带短剑标志的臂章,短剑上镌刻“谁将成为胜者”的标语,用来激励和鼓舞特别空勤团的战士英勇顽强地去奋斗!
第三、特别空勤团成员专业化训练历程
特别空勤团常备部队通常有四个佩刀连,每个连有四个不同专业的战术排,新队员在选择上比较自由,可随意确定自己去哪个排训练服役。这个阶段他们的主要训练内容有:高空自由降落跳伞:利用小舟、独木舟甚至潜水艇进行两栖作战;登山(包括攀登悬崖峭壁和在冰山中工作);驾驶特制英国军用吉普车执行陆上任务;使用经纬仪和天文仪器进行导航;在北非进行沙漠作战,在沙漠地区判定方位。
空勤团有一个连定期在挪威北部进行冬季作战训练,因而他们还要学会越野滑雪及冬季作战中需要的其他技术,方便参战时能适应丹麦和挪威的地形气候特点。
外国语和射击爆破训练。特别空勤团要求在体力和智力提高的同时,在基础的战斗四人小组中,至少有1人相当熟练地掌握可能派遣地区的语言文字。过去他们一直较重视的是阿拉伯语和马来语,但是最近欧洲语言和俄语变得同样重要起来。
在这一阶段,队员的一些作战本领也要达到惊人的水平。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在近距离作战中使用自动手枪,每人在其间发1200—1500发子弹,其目的是教会士兵如何冲进由数名不法分子占领的房间,用手枪准确射击,将他们全部杀死或使其丧失战斗能力。这要求每个目标一定要命中胸部,要两颗子弹击中。特别空勤团在赫里福德专门建造了“近距离作战室”,在这里队员要反复练习运动中不间断准确射击,还要快速替换弹盒和排除手枪的故障,经过这种训练,队员就能把反劫机的行动危险降低到最低。对炸药的使用也是训练内容的一个部分,在教授专家的带领下要熟练掌握。
第四、特别空勤团的主要任务和辉煌战绩
这个部队刚成立时的主要任务是在纳粹德国非洲军团后方进行暗杀、破袭和营救盟军战俘。二战后SAS主要任务是对付爱尔兰共和军和其它形形色色的恐怖活动。
1977年5月,SAS协助荷兰海军陆战队和骑警队成功解救一辆被恐怖分子劫持的荷兰列车。
1977年10月,SAS协助前联邦德国边防警察第九大队(GSG—9)成功解救恐怖分子劫持到索马里摩加迪沙机场的德国汉萨公司的喷气客机及机中87名人质。
1980年4月,5名伊朗武装人员占领伊朗驻英使馆,两天后别空勤团出动24名队员,在四十秒内闪电般袭击恐怖分子,成功解救人质。
1991年SAS参加海湾战争,战绩丝毫不逊色于号称“沙漠之鼠”的英军第七装甲旅。
SAS开始在非洲沙漠地区作战,后转战意大利、欧洲、阿曼、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洲,也门、北爱尔兰等国家和地区都闪现着他们的英姿谍影,同时他们也经常到外国学习,帮助外国建立反恐武装力量。
第五、特别空勤团与众不同的自身特点
特别空勤团与世界其它部队不同的地方有二:第一,不招新兵,只是在伞兵部队或服役过的技术骨干中挑选;第二,他们经常以四人为一个作战小组,号称“英格兰四大金刚”。即使是在阿富汗地区,SAS与以往一样沿用着4人侦察小组。
他们认为,少于四人的突击队,能力和火力极为受限,若有人受伤,整个小组无法正常工作。多于四人的小组,行动笨,容易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四人是较为合理的战术编组,它使其局部的突袭能力最大化,同时又保证战术设计中充足的火力与足够的机动性,四个人的完美配合,使得任何事情都成为可能。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还有大英帝国日趋没落、辉煌难再的原因,国内的电视、报纸等媒体对其报道甚少。但是这并不能埋没特别空勤团在英军或特种部队中备受瞩目重视的地位,他们将永远是精英中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