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中政治学科;主观题;互批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6-0058-02
政治主观题的批改一直困扰着高中政治教师。教师批改主观题耗费了大量时间,牵制了大量精力;更可悲的是学生对教师的批改根本不感兴趣,只是看一眼分数,瞥一眼是勾叉而已,对“订正”两字视而不见,更谈不上细细体会。面对这种教师的劳动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学生的答题水平停滞不前的困惑,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主观题批改的新方式作了不断探索。实践证明:“互批”方式,效果显著。“互批”,就是教师将批改的权利交给学生,由学生之间相互批改。本文仅就政治主观题“互批”方式的依据和操作流程作一些说明。
一、实施依据
1.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互批”过程是学生自主理解答题思路的过程,是学生讨论交流,进行思维碰撞的过程,是学生对他人答案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可见,“互批“方式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完成作业的权利,也应有批改作业的权利,然而传统的批改方式却剥夺了学生批改作业的权利,压抑了学生做好题的欲望。“互批”方式将批改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介入批改过程,为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实施步骤及运用
1.实施步骤。
(1)探讨答案,即要求师生共同分析题目,归纳整理出答案。通过讨论让每个学生不仅知道该答什么,而且明白这个答案的来龙去脉以及答案的其它表达方式。
(2)采点给分,即依据评分标准,反复研读手中同学的答案,并在每个可得分的答案处写上分值。
(3)综合评价,即对该同学的答案写评语。评语内容主要是优点、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4)反思订正,即每个同学面对自己被同学改过的作业反复推敲,修改订正。如果对批改有不同看法,可以提出来讨论,直至达成共识。
2.具体运用(以一道辨析题为例加以说明。)。
例题:背景,一些干部到基层了解情况,看到一些现象。从中总结出经验,并提炼出理论,然后据此推广,强令本地区照办,他们认为如此一定能够成功。
辨题:来自实践的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并能永远指导实践取得成功。
“互批”步骤:
(1)探讨答案。经讨论发现例题中包含五个辨点:理论来自实践;来自实践的理论不一定是科学的理论;理论不都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实践要取得成功除了科学理论指导还需要哪些条件;科学理论不能永远指导实践取得成功。
语言组织如下: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所以理论都来源于实践。②但来自实践的理论不一定都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论才是科学的理论。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取得成功,而错误的认识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④实践的成功,除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并按规律办事。如果不顾客观条件,强令照办,肯定不能取得成功。⑤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科学理论要指导实践成功,就要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使理论符合变化的实际,如果只从经验出发而不研究并根据本地的新情况推广别人的经验,也不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
为便于学生操作,对分值作具体说明:本题共10分,每点2分。
(2)采点给分。A同学面对这样一份答案:来自实践的理论不一定都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论才是科学的理论。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取得成功,而错误的认识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要指导实践成功,就要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使理论符合变化的实际,如果从经验出发,不研究本地的新情况,推广别人的经验,也不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
A同学经过分析,发现这份答案以句号为界分三个层次,共得六分。
(3)综合评价。A同学对刚批改的一份答案进行综合分析,写下这样一份评语:该同学的答案抓住了题中的三个辨点:来自实践的理论不一定是科学的理论;理论不都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科学理论不能永远指导实践取得成功。但忽视了两个辨点:理论来自实践;实践要取得成功除了科学理论指导还需要哪些条件。希望以后答主观题时能按层标明序号,以便阅卷者一目了然。
(4)反思订正。同学们经过讨论和批改,对题目有了新的认识,这时重新审视自己原来的答案,会发现其中的不足。再结合其他同学给自己的评价更感收获颇丰。
三、实施效果
1.学生做题比以前认真了。
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希望在同学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因此,从书写到内容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有的甚至还先列出提纲。
2.学生听讲比以前认真了。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后,再对题目进行讨论,从层次到语言组织都要达成共识。只有知道该怎么答才能给别人准确批改,所以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3.学生订正比以前认真了。
每个学生急切地希望知道自己的答题情况,练习一拿到手就迫不急待地看,对同学给自己判的每个分值、每个勾或叉都要斟酌一番,有时还免不了一场唇枪舌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决不罢休。
由于同学们从做题到订正,每个环节都做得极其认真,思维、语言表达和答题能力等都得到明显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6-0058-02
政治主观题的批改一直困扰着高中政治教师。教师批改主观题耗费了大量时间,牵制了大量精力;更可悲的是学生对教师的批改根本不感兴趣,只是看一眼分数,瞥一眼是勾叉而已,对“订正”两字视而不见,更谈不上细细体会。面对这种教师的劳动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学生的答题水平停滞不前的困惑,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主观题批改的新方式作了不断探索。实践证明:“互批”方式,效果显著。“互批”,就是教师将批改的权利交给学生,由学生之间相互批改。本文仅就政治主观题“互批”方式的依据和操作流程作一些说明。
一、实施依据
1.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互批”过程是学生自主理解答题思路的过程,是学生讨论交流,进行思维碰撞的过程,是学生对他人答案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可见,“互批“方式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完成作业的权利,也应有批改作业的权利,然而传统的批改方式却剥夺了学生批改作业的权利,压抑了学生做好题的欲望。“互批”方式将批改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介入批改过程,为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实施步骤及运用
1.实施步骤。
(1)探讨答案,即要求师生共同分析题目,归纳整理出答案。通过讨论让每个学生不仅知道该答什么,而且明白这个答案的来龙去脉以及答案的其它表达方式。
(2)采点给分,即依据评分标准,反复研读手中同学的答案,并在每个可得分的答案处写上分值。
(3)综合评价,即对该同学的答案写评语。评语内容主要是优点、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4)反思订正,即每个同学面对自己被同学改过的作业反复推敲,修改订正。如果对批改有不同看法,可以提出来讨论,直至达成共识。
2.具体运用(以一道辨析题为例加以说明。)。
例题:背景,一些干部到基层了解情况,看到一些现象。从中总结出经验,并提炼出理论,然后据此推广,强令本地区照办,他们认为如此一定能够成功。
辨题:来自实践的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并能永远指导实践取得成功。
“互批”步骤:
(1)探讨答案。经讨论发现例题中包含五个辨点:理论来自实践;来自实践的理论不一定是科学的理论;理论不都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实践要取得成功除了科学理论指导还需要哪些条件;科学理论不能永远指导实践取得成功。
语言组织如下: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所以理论都来源于实践。②但来自实践的理论不一定都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论才是科学的理论。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取得成功,而错误的认识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④实践的成功,除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并按规律办事。如果不顾客观条件,强令照办,肯定不能取得成功。⑤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科学理论要指导实践成功,就要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使理论符合变化的实际,如果只从经验出发而不研究并根据本地的新情况推广别人的经验,也不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
为便于学生操作,对分值作具体说明:本题共10分,每点2分。
(2)采点给分。A同学面对这样一份答案:来自实践的理论不一定都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论才是科学的理论。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取得成功,而错误的认识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要指导实践成功,就要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使理论符合变化的实际,如果从经验出发,不研究本地的新情况,推广别人的经验,也不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
A同学经过分析,发现这份答案以句号为界分三个层次,共得六分。
(3)综合评价。A同学对刚批改的一份答案进行综合分析,写下这样一份评语:该同学的答案抓住了题中的三个辨点:来自实践的理论不一定是科学的理论;理论不都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科学理论不能永远指导实践取得成功。但忽视了两个辨点:理论来自实践;实践要取得成功除了科学理论指导还需要哪些条件。希望以后答主观题时能按层标明序号,以便阅卷者一目了然。
(4)反思订正。同学们经过讨论和批改,对题目有了新的认识,这时重新审视自己原来的答案,会发现其中的不足。再结合其他同学给自己的评价更感收获颇丰。
三、实施效果
1.学生做题比以前认真了。
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希望在同学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因此,从书写到内容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有的甚至还先列出提纲。
2.学生听讲比以前认真了。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后,再对题目进行讨论,从层次到语言组织都要达成共识。只有知道该怎么答才能给别人准确批改,所以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3.学生订正比以前认真了。
每个学生急切地希望知道自己的答题情况,练习一拿到手就迫不急待地看,对同学给自己判的每个分值、每个勾或叉都要斟酌一番,有时还免不了一场唇枪舌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决不罢休。
由于同学们从做题到订正,每个环节都做得极其认真,思维、语言表达和答题能力等都得到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