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冲泡袋专利分析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fe11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CNABS和DWPI数据库,对国内外便携式冲泡袋领域的相关专利申请文件进行统计和简要分析,从专利技术构成、申请量、申请原创国分布、核心专利等方面反映便携式冲泡袋领域的技术发展状况,为国内相关企业开辟新的研发方向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冲泡袋 浸泡 滴漏 专利分析
  中图分类号:Q789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7(b)-0251-02
  1908年6月,纽约茶商托马斯·沙利文把装入丝绸小袋的茶叶样品寄送给客户试尝,这个发明给沙利文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也成就了今天的便携式冲泡袋产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便携式冲泡袋的种类已经丰富多样,现主要分为滴漏式冲泡袋和浸泡式冲泡袋(也称为袋泡茶)两种。滴漏式冲泡袋是将茶叶、咖啡等原料装在滤纸袋中通过渗透、萃取得到饮品的包装袋。浸泡式冲泡袋是将茶叶、咖啡等原料装在滤纸袋中连袋冲泡而获得饮品的一种包装袋。
  1 分析方法
  本文选择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CNABS)以及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DWPI)作为数据采集源。检索对象限定在公开日或公告日在2016年5月31日之前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通过检索获得的专利申请经过筛选后建立专利申请数据库,作为本文所研究的对象。
  2 分析结果
  2.1 专利技术构成总览
  便携式冲泡袋主要的技术构成见表1。支撑结构设计是冲泡袋技术发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同时赋予冲泡袋各种各样的功能也是发展趋势。
  2.2 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2.1 专利申请总体申请量年度增长趋势
  由图1可以看出,在全球范围内,便携式冲泡袋专利申请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起始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90年代才快速发展。我国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晚,2004年以前几乎没有专利申请,然而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以后发展异常迅速,这说明中国市场越来越被众多企业看重,也进一步反映了中国近年来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造成的巨大市场需求。
  2.2.2 申请原创国分布
  为比较各国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本文选择原创国这一指标进行分析,在多个同族申请中,只按原创国统计一次。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日本、中国、德国、韩国,美国。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申请量仅次于日本,表明中国企业重视便携式冲泡袋的技术研究,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见图2。
  2.2.3 核心专利
  根据数据库中专利文献的被引频次数对本领域的专利申请进行排序,列举出被引频次数排名前五的专利申请,见表2。
  核心专利的选取主要参考被引用次数和同族数量两项指标,一般而言,被引频次越高,说明该项专利在技术发展中所处的位置越为关键。在这些核心专利的基础上,全球很多企业进行了大量和持续的技术改进。
  3 结语
  本文对便携式冲泡袋领域的专利技术进行了整理,简要分析了全球及中国范围内的申请信息、技术构成以及核心专利。我国在该技術领域中的申请量较大,但未掌握核心技术。在以后的发展中,国内相关企业可依据现有的技术构成,利用现有的技术资料,对核心技术作进一步改进,从而让中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丁可珍.袋泡茶的联锁装置[J].茶叶,1980(3):54-56.
  [2] 徐丽君.袋泡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茶叶加工,2007(3):15-16.
  [3] 杨静.茶叶包装设计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其他文献
[目的]验证少根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转基因油菜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基因工程化生产γ-亚麻酸打下基础.[方法]将少根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和植物表达载体pCPN2
<正> 化学机械制浆得率高,成本较低,污染较小,又具有较好的纸浆性质。近年来,蔗渣化学机械法制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本试验以蔗渣为原料,采用碱性亚硫酸钠或碱性过氧化氢
【摘 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工作的一项新课题。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应从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入手,深刻探讨其成因。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要从多方面入手,对中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疏导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284-01 
【目的】叶片衰老是植物的一个发育性状,对植物体内营养再分配与光合作用有重要影响。【方法】利用2套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大豆叶片衰老QTL的初步定位,并进行与产量性状的相关
【目的】建立高效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拯救平台,为深入研究该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在IBDVGt株全基因组中引入分子标签(A节段:EcoR V酶切位点;B节段:Ps
【目的】主要探讨水牛腔前卵泡体外培养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梳刮法从沼泽型水牛的卵巢中回收得到腔前卵泡,而后用McCoy's5a培养液在96孔培养板中体外培养5~10d,在显微镜下
【目的】寻找并定位与小麦耐盐性有关的SSR标记。【方法】选取耐盐性强的体细胞杂交新品种山融3号为试验材料。以山融3号为母本,盐敏感的常规品种济南17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