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安徽沿江地区秋播结构“压麦扩油”布局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r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从产量效益、气候条件、茬口衔接、环境保护、后茬影响等方面分析安徽沿江地区“压麦扩油”布局有较大的优势。同时提出开展油菜机械化生产、高效种植模式、油菜产业化等重点工作,促进油菜生产发展,提高油菜种植效益。
  关键词:沿江地区;秋播;油菜;优势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0-0010-02
  在部分农产品销售出现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实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消费结构和市场行情,扩大种植效益相对较好、市场畅销的农作物,有利于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秋播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要以此为契机,适当压缩小麦种植面积,扩大优质油菜面积,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经济收入不断增加。为此,笔者建议在安徽沿江地区秋播开展“压麦扩油布局(压缩小麦、扩种油菜)示范推广”活动。
  1 沿江地区秋季种植油菜比种植小麦有明显优势
  沿江地区是我国优质油菜种植带,油菜是该地区冬季的优势作物,菜籽油是很有营养的食用油、菜籽饼是最优的蛋白质资源,油菜茬是最好的栽培水稻茬口。种植油菜优势很多。
  1.1 效益种植油菜优于种植小麦 据调查,沿江地区1hm2油菜产量187.5~3 250kg,小麦3 750~4 500kg;按照市场收购价小麦1kg1.6元、油菜1kg4.4元计,1hm2产值分别为9 075元、6 600元。而种植小麦肥药、种子、耕作、机收等生产成本是6 330元,1hm2小麦种植纯收入270元。当然,前些年种植小麦1hm2补贴1 200元,这样,1hm2纯收入在1 470元。而种植油菜机收多300元左右,其他成本与种植小麦差不多,即1hm2成本6 330元,纯收入则为2 445元。这样,1hm2油菜纯收入比小麦高975元,现在种植小麦没有补贴了,种植油菜的效益则高2 175元。1hm2油菜的纯收入要比小麦高2 175元。
  1.2 气候条件种植油菜优于种植小麦 沿江地区秋播时节降水发生不均,非旱即涝。无论旱涝对秋播都是不利的。相对而言,油菜播种稍早于小麦,旱情和涝灾轻于小麦。正是油菜早播,越冬时苗情要好于小麦,在严寒时油菜受到的冻害较小;而迟播小麦容易受冻死苗。油菜在3月上、中旬就始花,到4月初就会结荚,4月中下旬至5月初成熟,受雨水影响相对较小。而小麦要到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熟,临近“梅雨季节”,雨水更多,此时气温在20℃以上,高温、高湿有利于小麦赤霉病大发生,这会影响产量和品质导致经济效益降低。
  1.3 茬口衔接种植油菜优于种植小麦 一是从让茬时间上看,油菜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收割,小麦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收割,油菜让茬要比小麦早20d以上,这样就能够腾出时间早种水稻,确保两季都高产高效。二是从后茬地力上看,油菜是养地作物,小麦是耗地作物。经测定,1hm2油菜秸秆相当于尿素70.5kg,磷肥141kg,钾肥174kg,此外,还可以为土壤提供4 521kg有机质和大量的硅素营养元素以及锌、铁、锰等多种微量元素。连续3a秸秆还田的田块,土壤有机质可提高0.2%以上,1cm3土壤容重降低0.1g以上,1kg土壤速效钾提高10mg,显著地改善土壤结构,地力明显提高。而种植小麦做不到这些。
  1.4 环境保护种植油菜优于种植小麦 农作物秸秆的成份主要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此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木质素和少量的蛋白质及灰分元素。农作物秸秆中养份的含量,因作物种类而有所不同。根据资料介绍,油菜秸秆还田后有机质可增加0.025%~0.15%,土壤容重降低0.057%~0.167%,土壤孔隙度增加2%~6%,土质疏松,通气性提高,耕作阻力减小,储存水分养分能力增强。另外,如果秸秆就地焚烧和堆积在田间地头腐熟腐烂会带来空气、水污染等问题,甚至会带来火灾。油菜秆粉碎还田还能省肥料钱,运大拖旋耕可将粉碎的秸秆埋入土壤,直接还田,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增加土壤肥力,一举多得。
  1.5 油菜茬水稻能增产 油菜秸秆还田一般1hm2增收375~750kg稻谷,增收517.5~1 035元,起到增产增收的效果。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特别是钾素供应水平提高,改善了土壤通透条件,结合施用适量的速效氮肥,使作物前期生长出现早发稳长,中期清秀健壮,后期不早衰,增强作物抗性,减轻病害发生,提高了油菜产量,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显著增加经济效益。而种植小麦由于腾茬迟、发棵慢,一般难以增产。
  2 开展“压麦扩油示范推广”活动要突出的重点
  2.1 开展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和示范活动 首先是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一是要引进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作业株型矮、分枝少、结荚集中的油菜品种;二是要进一步研究制定科学的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技术路线和技术规范,推进标准化生产;三要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中介服务组织,组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扩大机械作业规模,提高机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四要加大新机具研发与攻关工作力度。要紧密与全国科研院校合作,扶持油菜生产机具的研发,提高机具性能和质量。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开发相结合,尽快使油菜生产机械研发有新突破。
  2.2 推广油菜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中稻(含一季晚稻)水田茬口地区,可采用“机开沟撒播(或机直播)+机械收获”模式,突出抓好适墒播种、适量匀播,提高播种及开沟质量,配套种植耐迟播、耐渍、耐密植、耐裂角、抗菌核病、抗倒伏的中早熟油菜品种。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让茬田块,可采用“机耕撒播(或机直播)+机械收获”模式,突出抓好,选用适宜品种抢墒早播,确保一播全苗。棉花茬田,可采用“育苗移栽(或套播)+机械收获”的技术模式,移栽油菜要培育壮苗,套播油菜要按畦下种匀播,选用单株生产潜力大超高产的中晚熟品种。
  2.3 引进开发利用多用途油菜品种 各地要加强油菜生产宏观指导,及早谋划油菜秋种生产布局,因地制宜拓展油菜的油用、菜用、观光和绿肥等多功能性,努力提高油菜种植综合效益。结合油菜生产大县、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等项目实施,大力推广高产、高油、高抗、双低油菜品种种植面积,提高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开展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开发,积极培育油菜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推进适度规模种植,促进产销对接,实现优质优价高效,提高农民种油积极性,努力稳定油菜种植面积。
  2.4 大力发展油菜产业化经营 要突出特色,把油菜的生产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充分发挥镇、村小油厂、小作坊的地域优势,引导农户就近生产、就近加工、就近消费。大力培植面向城乡居民优质健康需求的浓香菜籽油品牌,对带动能力强、确需支持的乡村“两小”企业,可采取合理化、差别化的激励政策。支持大型企业推进标准化生产,实现技术改造升级,使其在油菜产业发展中发挥市场“稳压器”和“孵化器”的作用。
其他文献
现阶段,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其规模逐年扩展,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延伸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不同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国家提出了“
本文就三种常见的通信技术及其未来发展的创新点展开了分析,同时为关注这一课题的其他人提供了相关的参考。
现在是高科技全面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本文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电子信息工程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
本文提出一种GSM频偏估计方法,该方法实时性强,且易于实现,能实时地估计出高速环境下GSM信号的多普勒频偏值。可用在高铁车载直放站上改善车厢内的信号质量。
通过开展水稻田应用小麦秸秆腐熟还田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实施秸秆还田,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增强水稻抗逆性,水稻增产效果显著,实际产量较对照增加63.12kg/667m2,增幅14.10%
本文从设备、运行、维护、服务和管理五方面描述南通通信管理处现状,利用PEST对南通通信管理处通信运维所处的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南通通信管理处主要存在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COMOS项目,目前使用的OA基础网络现状并不是基于域环境部署,每台客户机的登陆用户均为Administrator,没有采用用户身份识别机制。并且COMOS系
摘 要: 针对农林院校植物生理学教学的现状,分析科研融入植物生理学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适合农林院校学生的科研型教学的措施,为提高植物生理学的教学水平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科学研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23-0147-3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sent t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