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耐久跑是体育课上学生最不愿参与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体育教师最为头疼的教学内容之一。“阳性强化法”在耐久跑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地从心理学角度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 阳性强化法 耐久跑教学 应用
在耐久跑教学中,体育老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学生频繁请假、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练习时拖拖拉拉、对老师讲解的动作要领无法运用等。老师通过一些普通的说服教育或者小惩罚往往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偶尔在一本心理学杂志上了解到关于“阳性强化法”这一操作方法,在课堂上,我尝试用这种方式来处理耐久跑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阳性强化法的概念
阳性强化法(Positive reinforcement Procedures)又称正性强化法,属于行为治疗法,创始人是巴甫洛夫和霍尔。其主要理论为:“行为是后天习得的,一个行为结果要得以持续,一定是被它的结果所强化,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
阳性强化法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调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即运用正性强化原则,每当对象出现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或者在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出现之后,立刻采取奖励的办法进行强化,以增强这一良好行为出现的频率,所以又叫“奖励强化法”。简单讲阳性强化法即对正确的行为进行及时奖励,对坏的行为予以漠视和淡化,促进正确的行为更多地出现。
二、阳性强化法在耐久跑教学中的应用
阳性强化法基本的工作程序是:明确治疗的靶目标;监控靶行为;设计新的行为结果;实施强化;追踪评估。应用到耐久跑教学中具体操作如下:
(一)制定合适的目标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具体、实际、因人而异,要有针对全班学生的,也要有针对部分学生的,还要有针对个别学生的。具体过程是:每一次练习或测试之前,老师带学生做好充足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多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地让学生跑出自己的较好水平,并记录下该成绩作为下次测试的参考,根据成绩合理地制定出下次测试的目标,下次测试之前宣布目标,并告诉学生达成目标会有奖励以及奖励的具体方法。
(二)监督测试过程
这一步骤比较简单,体育老师为第一监督者,指定一名学生记录好每次测试的时间、成绩,并确认每个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做好标记,方便后面程序的实施。具体操作大家都会做:老师在激励学生努力完成任务之余,每位学生到达终点时大声读出该学生的成绩,让学生能听到自己的成绩并记住自己的成绩。学生休息过后把自己的成绩报给记录的学生,记录者记下成绩的同时,练习者也能记住自己的成绩。下课之前老师再问一下学生记没住自己的成绩,虽然只是形式地问一下,作用却不可小视,学生回忆自己成绩的瞬间,再次加深了记忆的同时,也为下次的练习确定了最低要求。
(三)设定新的行为目标
奖励与惩罚。根据每个学生目标的达成情况,制定相应的奖励与惩罚措施。如目标达成,奖励打篮球或踢足球、下次长跑免测等;目标未达成的给予适当的惩罚,惩罚手段要科学合理、因人而异,以学生乐意或愿意接受为宜,切不可强人所难,引发学生的逆反情绪。惩罚多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如力量素质:男生可安排俯卧撑或仰卧起坐2-3组,女生可安排立卧撑或仰卧起坐2-3组。个别肥胖或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一般的身体素质练习他(她)们无法完成,可以给他(她)们安排一些简单的或者有一定趣味性的练习,如后退跑3圈,自投自抢投进20个篮球,转呼啦圈若干个等等。
(四)实施强化
坚持一段时间的每周一测,以测促练,每次测试做好记录,学生完成既定目标后及时表扬、奖励,以达到强化的目的。要注意的是:随着学生成绩的不断提高,我们在制订新的目标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注意目标达成的可能性,比如刚开始的目标为“进步多少秒”,后面的目标为“有进步”。切忌不切实际,目标太大,学生无法达成,反而影响其练习的积极性。而且,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奖励的程度和幅度要逐渐减小,获得奖励的难度要逐渐加大。
阳性强化法最初是作为一种行为治疗技术被提出,我认为在耐久跑教学、训练中合理地应用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克服练习惰性,从而较快地达到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目的。另外,阳性强化法如能在体育教学的其它地方得到应用,一定也能起到明显的效果。
摘 要 耐久跑是体育课上学生最不愿参与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体育教师最为头疼的教学内容之一。“阳性强化法”在耐久跑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地从心理学角度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 阳性强化法 耐久跑教学 应用
在耐久跑教学中,体育老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学生频繁请假、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练习时拖拖拉拉、对老师讲解的动作要领无法运用等。老师通过一些普通的说服教育或者小惩罚往往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偶尔在一本心理学杂志上了解到关于“阳性强化法”这一操作方法,在课堂上,我尝试用这种方式来处理耐久跑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阳性强化法的概念
阳性强化法(Positive reinforcement Procedures)又称正性强化法,属于行为治疗法,创始人是巴甫洛夫和霍尔。其主要理论为:“行为是后天习得的,一个行为结果要得以持续,一定是被它的结果所强化,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
阳性强化法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调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即运用正性强化原则,每当对象出现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或者在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出现之后,立刻采取奖励的办法进行强化,以增强这一良好行为出现的频率,所以又叫“奖励强化法”。简单讲阳性强化法即对正确的行为进行及时奖励,对坏的行为予以漠视和淡化,促进正确的行为更多地出现。
二、阳性强化法在耐久跑教学中的应用
阳性强化法基本的工作程序是:明确治疗的靶目标;监控靶行为;设计新的行为结果;实施强化;追踪评估。应用到耐久跑教学中具体操作如下:
(一)制定合适的目标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具体、实际、因人而异,要有针对全班学生的,也要有针对部分学生的,还要有针对个别学生的。具体过程是:每一次练习或测试之前,老师带学生做好充足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多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地让学生跑出自己的较好水平,并记录下该成绩作为下次测试的参考,根据成绩合理地制定出下次测试的目标,下次测试之前宣布目标,并告诉学生达成目标会有奖励以及奖励的具体方法。
(二)监督测试过程
这一步骤比较简单,体育老师为第一监督者,指定一名学生记录好每次测试的时间、成绩,并确认每个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做好标记,方便后面程序的实施。具体操作大家都会做:老师在激励学生努力完成任务之余,每位学生到达终点时大声读出该学生的成绩,让学生能听到自己的成绩并记住自己的成绩。学生休息过后把自己的成绩报给记录的学生,记录者记下成绩的同时,练习者也能记住自己的成绩。下课之前老师再问一下学生记没住自己的成绩,虽然只是形式地问一下,作用却不可小视,学生回忆自己成绩的瞬间,再次加深了记忆的同时,也为下次的练习确定了最低要求。
(三)设定新的行为目标
奖励与惩罚。根据每个学生目标的达成情况,制定相应的奖励与惩罚措施。如目标达成,奖励打篮球或踢足球、下次长跑免测等;目标未达成的给予适当的惩罚,惩罚手段要科学合理、因人而异,以学生乐意或愿意接受为宜,切不可强人所难,引发学生的逆反情绪。惩罚多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如力量素质:男生可安排俯卧撑或仰卧起坐2-3组,女生可安排立卧撑或仰卧起坐2-3组。个别肥胖或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一般的身体素质练习他(她)们无法完成,可以给他(她)们安排一些简单的或者有一定趣味性的练习,如后退跑3圈,自投自抢投进20个篮球,转呼啦圈若干个等等。
(四)实施强化
坚持一段时间的每周一测,以测促练,每次测试做好记录,学生完成既定目标后及时表扬、奖励,以达到强化的目的。要注意的是:随着学生成绩的不断提高,我们在制订新的目标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注意目标达成的可能性,比如刚开始的目标为“进步多少秒”,后面的目标为“有进步”。切忌不切实际,目标太大,学生无法达成,反而影响其练习的积极性。而且,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奖励的程度和幅度要逐渐减小,获得奖励的难度要逐渐加大。
阳性强化法最初是作为一种行为治疗技术被提出,我认为在耐久跑教学、训练中合理地应用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克服练习惰性,从而较快地达到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目的。另外,阳性强化法如能在体育教学的其它地方得到应用,一定也能起到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