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RK3重排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NTRK3重排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诊断的BRAF V600E阴性的PTC病例174例。对这些病例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筛选出NTRK3重排PTC的病例。总结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分子病理学改变。同时复习相关文献,并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相关PTC病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

共确诊3例NTRK3重排PTC,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49和34岁)。镜下观察:2例呈多结节状浸润性生长,除1例主要为滤泡结构,其余2例均具有滤泡、乳头及实性混合结构。3例可见典型的PTC细胞核特征,并具有一定的核异质性,胞质透亮或嗜酸性,其中2例可见肾小球样小体形成。肿瘤背景均呈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改变,间质见沙砾体形成。并见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和被膜外侵犯等侵袭性特征,但均未见明确凝固性肿瘤坏死和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pan-TRK,不表达S-100蛋白和Mammaglobin,FISH均检测到NTRK3重排。复习并分析相关文献及TCGA数据集病例显示了相似的结果。

结论

NTRK3重排PTC是一种罕见的PTC类型,因临床病理学特征不明显很容易漏诊、误诊,需要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an-TRK,FISH甚至二代测序等技术明确诊断。对BRAF V600E阴性病例进行pan-TR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具有很好地快速筛查作用。随着pan-TRK抑制剂出现,他们的识别可以帮助改善诊断和预后,并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胃肠分化极好的腺癌病例罕见,细胞学和组织结构异型性低,早期尤其是活检标本诊断比较困难。另外这类病变诊断名词较多,部分定义模糊,临床应用也较混乱。针对上述现状,本文对这类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系统的总结,希望提高大家对此病的认识,达到规范化诊断的目的。
期刊
目的探讨伴有MYC、bcl-2和/或bcl-6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经MYC、bcl-2和bcl-6基因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的大B细胞淋巴瘤1138例。对诊断为伴有MYC、bcl-2和/或bcl-6重排的HGBL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结果在1138例大B细胞淋巴瘤中,共检出45例(4.0%)伴有MYC、bcl-2和/或bcl-6重排的HGBL,其中6例HGBL伴有M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错配修复蛋白缺陷(dMMR)与NTRK基因融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2015—2019年诊断为结直肠癌的组织蜡块830例,分别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830例甲醛固定石蜡包埋(FFPE)肿瘤组织中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情况以及NTRK1/2/3基因断裂情况。比较dMMR型和错配修复蛋白无缺陷(pMMR)结直肠癌中NTRK1/2/3基因融合的发生率,进一步运用FFPE样本进行RNASeq二代测序检测,分析融合伴侣和融合方式。结果830例原发性结直
目的探讨NKX3.1和NKX2.2在间叶性软骨肉瘤(mesenchymalchondrosarcoma,MC)中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及两者在MC和其他类型小圆细胞恶性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2001—2020年诊断的12例MC和97例其他小圆细胞恶性肿瘤,进行NKX3.1和NKX2.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中在12例MC中采用两种NKX3.1抗体[兔多克隆抗体和兔单克隆抗体(克隆号EP356)]进行检测,在97例其他小圆细胞恶性肿瘤中采用一种NKX3.1抗体(兔多克隆抗体)进行检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naturalkiller,NK)细胞肠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加深对该罕见疾病的了解和认知,避免误诊。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NK细胞肠病2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EB病毒编码的RNA(EBER)原位杂交及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情况,电话随访患者。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0岁及28岁,患者均因体检入院,无明显胃肠道症状,内镜示例1胃体部可见黏膜微隆起及少量充血、糜烂,例2直肠黏膜可见充血糜烂。显微镜下观察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