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力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ya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是一种比较著名的形体艺术,舞蹈演员能够通过舞台这个媒介把舞蹈本身的价值充分展现出来。对于一个舞蹈演员来说,舞蹈作品的成败是受到舞台表现力直接影响的,从想象到艺术构思,再从艺术构思到舞台动作设计、排练、修改、磨合等,都是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需要包含的内容。舞台表现力对于一个舞蹈表演者来说非常重要,他们能够通过动作把一段舞蹈的内涵充分表现出来,所以舞者要不断地对自身的舞台表现力进行强化。
  关键词:舞蹈演员 舞台表现力 意识
  舞蹈就是通过对人体的动作进行提炼、组织和艺术的加工,来把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充分传递出来。每部作品都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而节奏、表情和动作姿态是一部舞蹈作品的基本要素。为了反映舞蹈中所蕴含的生活原理,舞蹈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优秀的舞蹈表现力来充分阐述舞蹈的内容。因此,热爱舞蹈,忠诚舞蹈,具有较强的舞蹈表现力,是一个舞蹈演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一、强化基础知识培训,丰富舞蹈的文化底蕴
  舞蹈这门艺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门类都包含在文化这门艺术里边。所以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对基础的舞蹈知识进行了解,在具备一定的舞蹈技能的基础上,基础知识的培训是一个舞蹈演员必须完成的事。只有这样,他们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才能够对社会上各类领域的文化进行传达。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舞蹈表演者诠释舞蹈作品本身的感情,有效地对气氛进行渲染,帮助听众更好地对舞蹈作品进行了解。
  一般舞蹈演员在跳舞的过程中都离不开音乐的伴奏, 所以一个优秀的舞蹈表演者必须具备很强的音乐素养。在对舞蹈表演者舞臺表现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首先就要丰富他们的音乐素养,这样才能够让表演者完全地对音乐情感得以驾驭。一般来说,当音乐响起之后,舞蹈演员的脑海中都可以浮现一个画面,为了把这个画面分享给观众,就要求舞蹈演员具备一定的表现能力。例如舞蹈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先对舞蹈作品中相关的音乐知识、创作背景等进行了解,以对舞蹈作品内容给予充分阐述。
  二、巩固舞蹈者基本功,激发观众的欣赏兴趣
  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可以通过自身的身体动作来对舞蹈内容进行阐述,所以舞蹈演员在舞台上表现力的发挥是受到肢体动作的熟练把握能力决定的。舞蹈表演者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才能够更好地诠释舞蹈作品。而力量、柔韧度、稳定性(控制能力)、协调性和灵活性是一个舞蹈演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舞蹈演员必须在平时的训练中,不断总结经验,巩固自身的舞蹈功底,把观众的欣赏兴趣充分激发出来。
  舞蹈表演者用肢体和语言来对舞蹈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进行诠释的重要保障就是舞蹈技巧。强化基本功训练是一个舞蹈表演者在训练过程中需要不断实践的活动,不管是什么种类的舞蹈,表演者在诠释的过程中都需要一定的技巧支撑,才能够完整地把舞蹈内容表达出来。比如说舞蹈表演者可以在视频、讲解、示范的方式下对舞蹈技巧的形成有了初步的了解,像“跳”“翻转”等舞蹈技巧,都可以通过示范的形式来了解,从而科学地巩固舞蹈者的基本功。
  三、丰富舞蹈者的想象力,充分阐述舞蹈作品内容
  舞蹈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高层次地对舞蹈作品进行思维。人们必须通过高层次、复杂的心理思维来形成一个形象的思维,每个创作者都必须要反复地对舞蹈进行想象、构思和编排,才能够创作出一部完整的舞蹈作品;而舞蹈表演者则需要具备一定的舞蹈技巧,再理解和感悟舞蹈作品的内容,观众才能够在对舞蹈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舞蹈本身的内涵。因此,舞蹈表演者要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想象力,在表演的过程中充分诠释创作者的意图,表达舞蹈自身的情感内涵。
  舞蹈艺术的魅力来源于创作者的想象力,创作者创造出一定的舞蹈作品来对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进行升华,所以舞蹈表演者要用心跳舞,才能够把舞蹈本身的情感展现出来。举个例子来说,一些舞蹈院校的教师在组织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学生舞蹈技巧的培养,而忽视学生艺术思想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舞蹈想象力的激发,所以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够充分地对舞蹈本身的情感进行表达。
  总的来说,对于一个舞蹈表演者来说,舞台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舞蹈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为了强化自身的舞蹈表现能力,可以从音乐素养、表演意识、表演技巧等方面来进行。舞蹈这门艺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对感情进行传达,任何肢体动作都必须融入一定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观众达到情感的共鸣。如果只是机械地完成舞蹈表演,只会让舞蹈作品显得苍白无力,并不能够丰富观众的舞蹈知识和艺术素养。因此,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必须强化自身的舞台表现力。
  参考文献:
  [1]李剑雄.如何培养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力[J].黄河之声,2014(19).
  [2]胡晓旭.试论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3(33).
  (作者简介:谢芳,女,本科,甘肃省歌舞剧院舞蹈中专学校,专业教员,研究方向: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力)
其他文献
摘要:在城市建设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地标性的景观雕塑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景观雕塑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地域的发展程度。景观雕塑的设计理念不仅能将地域文化展现在大众的眼前,还能为地域增添人文风气,是为城市建设增添色彩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地域,其经济、文化以及人文的定位也有所不同,这样的客观条件决定了景观雕塑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特殊性,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成为一种普遍的艺术形式。本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得到了加强。因此,对于生态景观的设计要求也是不断提升,这为景观设计专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目前,高等院校景观设计专业的课程涉及到的基础知识非常广泛,但却无法适应当前人才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应该进行教学改革,从多维性角度出发,更加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
摘要:在我国有一种传统的手工印染技艺,即扎染技术。近几年,随着服装设计领域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已经逐渐将扎染技术利用到服装设计领域中,使服装设计领域的表达形式以及艺术语言等得到有效的丰富与发展。本文对扎染技术与服装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同时对于三个方面,即色彩、面料以及图案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以及实际表现。  关键词:扎染技术 服装设计 实际应用 应用趋势  一、扎染技术与服装设计之间存在的关系  
摘要:《广告摄影》课程蕴含多种学科知识,碰撞多种思维模式,不仅为各大高校广告学学生所必修,同时也是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体系中的特色课程之一。“互联网+”时代,应用型高校教育接受新时代的检阅,迎来挑战诸多。本文通过分析广告摄影课程教学发展现状,探讨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互联网+”时代特性,思索《广告摄影》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创新之路,以期促进广告摄影课程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