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观下财务管理理论逻辑起点的选择

来源 :辽宁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构建财务管理理论框架,起点的选择非常重要。本文对近些年的财务管理理论逻辑起点论进行综述,提出和阐述了财务管理理论应以财务管理的本质为逻辑起点的观点。本文引入可持续发展观探讨财务管理的本质,可持续发展观下财务的本质应该为资源的利用活动,而不单纯是经济资源的利用活动。因此,提出以资源的利用活动这一财务本质为逻辑起点构建财务管理理论框架。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起点论
  一、财务管理理论逻辑起点论
  (一)假设起点论
  陆建桥认为,财务管理可以借鉴会计学、经济学等独立学科,以假设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持不同意见的学者认为,假设的确定过程和结果存在很大的主观性,以其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长期来看无法对财务管理运作中的复杂多变问题进行客观的研究。
  笔者认为,假设起点论存在不妥之处。具体体现如下两方面:一是财务管理假设的确定离不开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环境不具有稳定性,导致财务管理假设不具有可持续指导性。二是财务管理假设是对财务管理活动前提条件的抽象,不是对财务管理活动的一般理论认识,因此不可能指导财务管理其他理论。
  (二)目标起点论
  财务管理目标是指进行财务管理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或结果,目前被认可的财务管理的目标为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其充分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风险与报酬的关系以及收益与资本投入的关系。
  王化成认为,财务管理同其他领域的管理一样,是有目的的行为,因此以财务管理目标为逻辑起点构建理论框架,财务管理学将会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
  笔者认为,虽然财务管理的目标在整个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非常重要,但是以其作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仍有不妥之处。具体表现如下:一是财务管理目标受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目标也会随着政治、经济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其不具有相对稳定性,不能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出发点。二是目标只是希望达到的结果,可能存在不合理性,因此无法作为逻辑起点。
  (三)环境起点论
  财务管理环境包括组织所处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环境起点论的学者认为财务管理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财务管理目标的设定、财务管理方法的选择、财务战略的制定等,脱离客观环境,无法对财务管理实践进行指导,也无法客观研究财务管理学。
  笔者认为,财务环境只是事物发展的外因,我们需要从财务环境中抽象出具备逻辑起点要求的概念。以动态的财务管理环境为研究起点,无法支撑财务管理理论的整个框架。
  (四)本质起点论
  王庆成和杨淑娥认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研究应该从财务本质资金运动出发,财务本质决定了财务管理各个方面。因为作为逻辑起点的理论,应该能够体现财务管理学的内在规律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笔者赞成财务本质起点论。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性,是财务管理学研究的前提,能够很好地指导财务管理理论学科。
  二、财务本质论
  (一)传统财务本质论
  1.资金运动论。这是杨淑娥支持的觀点,她认为资金运动及其中产生的经济关系,即财务活动及财务关系,是财务管理的本质。因为财务目标、财务对象等各项财务理论皆产生于资金运动中。
  2.价值分配论。杨守德支持价值分配论,认为财务的本质是价值分配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关系,但价值分配是计划及经济体制下的概念,具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
  3.本金投入与收益论。这是中国财务学家郭复初支持的观点。他认为,财务活动即本金投入与收益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会形成一定的经济关系。只有研究本金投入与收益,才能得出财务学的一般理论性规律。
  4.财权流论。这是伍中信支持的观点。现代商业信用普遍存在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普遍存在,这些款项是特殊的企业资金,更多地体现企业的权利。因此,企业资金是“财”与“权”的结合,“财权流”是企业财务的本质。
  (二)传统财务本质的评述
  传统财务本质可以概括为经济资源的利用。不论是资金运动论还是财权流论,都只是从经济资源的利用角度考虑财务本质,没有涉及到对企业发展或影响企业价值的生态资源、社会资源。如果现代企业仍以单纯追求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益为首,对生态资源和社会资源不加以重视,必然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以及未来的经济利益。财务理论体系不应该狭隘地以经济利益至上,而是要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构建。基于此,传统财务本质不应作为可持续发展观下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三、可持续发展观下财务管理理论逻辑起点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现代企业追求长远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企业所处的环境、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效应。生态环境的维护情况、社会和谐程度都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二)可持续发展观下的财务本质
  可持续发展观下企业不仅要满足物质资本的保值增值,还要满足人的发展、社会福祉和生态平衡的要求,追求经济利益、生态利益、社会利益的和谐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观下财务管理理论逻辑起点
  笔者认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应以财务本质为逻辑起点。在可持续发展观下,财务本质是资源的利用活动。因此,可持续发展观下财务管理理论逻辑起点应是资源的利用活动,这里的资源包括经济资源、生态资源和社会资源。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路径应该是将生态资源的有限性、社会资源的效益性以及经济资源的盈利性统一起来,将生态资源、社会资源同样进行货币量化,即使不能量化的资源利用情况也要在财务报表中详细披露,并指明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作者单位:山西体育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核事故发生后,国务院常务会议立即部署对全国核设施开展综合安全检查。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中国地震局坚决贯彻落实国务
中核田湾人的概念包含了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这种精神值得发扬。我认为,一个核电站要达到高的安全指标、好的经济效益,
回眸"十一五"战略方针得到了有效贯彻"十一五"确定的"一个核心能力,两个核心业务"的战略方针对集团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经过多次对发展战略的梳理,集团公司确
京沈对口合作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的作用,有利于沈阳深化市场经济改革,促进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在企业扶助、园区工程项目合作、产品展会等方面取得许多成就。在继续深化京沈
近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炉,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我国"一行三会"的监管格局转变为"一行二会"。本文探讨了我国金融分业监管的形成及其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