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年来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充裕、内容丰富、参与面广、形式多样、强度适量,深受学生喜爱。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点和方式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条件优势,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愉悦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及人际关系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促进起到了潜移默化、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 大课间体育活动 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182-02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本身不直接承担认知任务、但对认知过程有影响的心理因素。当代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慧发展既有赖于智力活动水平,同时也与非智力因素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发展的可靠保证和必要条件,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运动训练积极性的内在动力,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年来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校园体育活动。它时间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面广、强度适量,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的非智力因素,对缓解学生的身心疲劳,陶冶学生的情操,加深师生、同学之间的情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为学生创造了一片多彩的锻炼天地,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实现了体育与艺术、休闲与锻炼、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统一,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赞誉。
1 大课间体育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一种最活跃又现实的心理因素。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去专心致志地实现目标。
最近我校新添置了一系列新颖的活动器材,高跷、空竹、啦啦球、跳跳球等,体育组专门在每班抽了几个同学进行培训。当大课间活动时,看到这些同学潇洒地踩着高跷、玩着跳跳球时,其余同学的好胜心和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没过多久,这些同学就带出了好大一帮徒弟,不用老师教就能运用自如了。大课间体育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搭建了体育学习的平台,使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共同探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同时产生愉悦的情感。他们把体育学习看成是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乐此不疲。
2 大课间体育活动培养了学生愉快的情绪
现在的小学生,学习压力大,活动的时间少,极易造成身心疲劳。而轻松愉快、和谐欢乐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则可以使学生在优美舒缓的乐曲声中放松紧张的的情绪,降低焦虑反应,转移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心灵得到很好的旅行。
我们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就经常开展游戏活动,创造情境,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天真而富于童趣的“森林舞会”、紧张而刺激的“亚马逊探险”、锻炼意志的“模拟长征”都激发着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形成高涨的运动情绪。师生协作游戏、和谐互动的场面掀起了运动场上一个又一个高潮,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极大的愉悦。现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是学生们身心最为放松,心情最为愉悦的时段,真正成为了学生们放飞心灵的轻松驿站。
3 大课间体育活动培植了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合作精神和角色意识不仅是一种心理、思想品质,也是一种实践能力。大课间体育活动多数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的,非常有益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角色意识的形成。
“奥运向前冲”游戏一直深受同学们的欢迎。活动时,我们将每班分成四组,每组队员将自己的左脚伸向后面队员下垂的左手,后面的队员将左手抓住前面队员的左脚脖子,右手搭在前面队员的右肩。排首选手将红旗高高举起;排尾选手将脚向后弯曲。形成一列火车。排首选手站在起点线后,听到发令声后,带队向前跳动。若中途火车“脱节、断裂”,则必须退到起点重新接好后才能继续比赛。游戏开始后,全组齐喊各自小队自创的口令做集体向前跳跃的动作,现场气氛相当热烈,学生间的配合也相当默契。“跳长绳”、“拔河比赛”、“六人七足”、“篮球赛”……很多活动都是如此。在活动中,同学间的团结合作意识空前的加强,极大地促进了集体互动交往的能力,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当然,大课间体育活动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当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爱拼才会赢。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我们也适时地开展各种竞赛,各班、各组均有,同学们的竞争意识正逐步培养。但活动中我们也不过分强调学生与学生间的比较,更多的是强调积极进取、敢于拼搏、永不停息的精神,同学们都牢牢记住:“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
4 大课间体育活动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所以大多娇生惯养,吃不起苦,耐挫能力极差,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茫然无措。大课间体育活动则成了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基地。老师们根据开展的活动,适时鼓励学生自己面对挫折,承受挫折,分析挫折,战胜挫折,培养不畏艰难、勇于锻炼的优良品质和坚强的意志。
在“追风少年”轮滑游戏中,很多学生开始因为不能很好的掌握动作要领而经常摔倒,跌得体无完肤,一度出现这项活动冷冷清清的地步。活动指导教师就找他们谈心,纠正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花大力气耐心地给大家讲解动作要领,请好的同学作示范,从一步,到两步,从搀扶,到脱手,坚持不懈,循序渐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乐趣。现在轮滑运动已成为最受学生亲睐的活动项目,每天人满为患。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和培养,自信心和耐挫力随之提高。
5 大课间体育活动营造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
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让他们变得自信、快乐、坚强、勇敢,而且使学校人际关系变得更为和谐。不说同学之间在竞争与合作中变得更为团结,更和睦,就连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日益融洽。
跳长绳,老师一边甩一边兴奋地催促;拔河比赛,老师在一边使劲地加油鼓劲;那边,低年级的老师正和同学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这边,高年级的老师正和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展开篮球对拼。往日那种严肃的神色早已挥之不见,而更多洋溢在脸上的是欢欣的笑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劳动的欢乐、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给予儿童,在儿童的心里激起自豪感和自尊感--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快乐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获得深层的心理快感和成功感,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成功及创新的乐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
[3] 《教育科学研究通论》福建教育出版社 喻立森著.
[4] 《中小学教育科研导论》苏州大学出版社 王少东著.
[5] 《积极投身到阳光体育中去》李小伟. 《中国学校体育》2007年5期.
[6] 范国强:《体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晋中学院学报》,2011年6月.
[7] 王群:《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策略》,<新课程 教育学术》2011年第8期.
[8] 徐福生,张卫红.《体育教学中培养与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探讨》《中国学校体育》2012年第1期.
【关键词】 大课间体育活动 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182-02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本身不直接承担认知任务、但对认知过程有影响的心理因素。当代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慧发展既有赖于智力活动水平,同时也与非智力因素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发展的可靠保证和必要条件,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运动训练积极性的内在动力,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年来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校园体育活动。它时间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面广、强度适量,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的非智力因素,对缓解学生的身心疲劳,陶冶学生的情操,加深师生、同学之间的情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为学生创造了一片多彩的锻炼天地,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实现了体育与艺术、休闲与锻炼、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统一,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赞誉。
1 大课间体育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一种最活跃又现实的心理因素。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去专心致志地实现目标。
最近我校新添置了一系列新颖的活动器材,高跷、空竹、啦啦球、跳跳球等,体育组专门在每班抽了几个同学进行培训。当大课间活动时,看到这些同学潇洒地踩着高跷、玩着跳跳球时,其余同学的好胜心和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没过多久,这些同学就带出了好大一帮徒弟,不用老师教就能运用自如了。大课间体育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搭建了体育学习的平台,使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共同探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同时产生愉悦的情感。他们把体育学习看成是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乐此不疲。
2 大课间体育活动培养了学生愉快的情绪
现在的小学生,学习压力大,活动的时间少,极易造成身心疲劳。而轻松愉快、和谐欢乐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则可以使学生在优美舒缓的乐曲声中放松紧张的的情绪,降低焦虑反应,转移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心灵得到很好的旅行。
我们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就经常开展游戏活动,创造情境,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天真而富于童趣的“森林舞会”、紧张而刺激的“亚马逊探险”、锻炼意志的“模拟长征”都激发着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形成高涨的运动情绪。师生协作游戏、和谐互动的场面掀起了运动场上一个又一个高潮,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极大的愉悦。现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是学生们身心最为放松,心情最为愉悦的时段,真正成为了学生们放飞心灵的轻松驿站。
3 大课间体育活动培植了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合作精神和角色意识不仅是一种心理、思想品质,也是一种实践能力。大课间体育活动多数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的,非常有益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角色意识的形成。
“奥运向前冲”游戏一直深受同学们的欢迎。活动时,我们将每班分成四组,每组队员将自己的左脚伸向后面队员下垂的左手,后面的队员将左手抓住前面队员的左脚脖子,右手搭在前面队员的右肩。排首选手将红旗高高举起;排尾选手将脚向后弯曲。形成一列火车。排首选手站在起点线后,听到发令声后,带队向前跳动。若中途火车“脱节、断裂”,则必须退到起点重新接好后才能继续比赛。游戏开始后,全组齐喊各自小队自创的口令做集体向前跳跃的动作,现场气氛相当热烈,学生间的配合也相当默契。“跳长绳”、“拔河比赛”、“六人七足”、“篮球赛”……很多活动都是如此。在活动中,同学间的团结合作意识空前的加强,极大地促进了集体互动交往的能力,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当然,大课间体育活动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当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爱拼才会赢。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我们也适时地开展各种竞赛,各班、各组均有,同学们的竞争意识正逐步培养。但活动中我们也不过分强调学生与学生间的比较,更多的是强调积极进取、敢于拼搏、永不停息的精神,同学们都牢牢记住:“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
4 大课间体育活动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所以大多娇生惯养,吃不起苦,耐挫能力极差,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茫然无措。大课间体育活动则成了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基地。老师们根据开展的活动,适时鼓励学生自己面对挫折,承受挫折,分析挫折,战胜挫折,培养不畏艰难、勇于锻炼的优良品质和坚强的意志。
在“追风少年”轮滑游戏中,很多学生开始因为不能很好的掌握动作要领而经常摔倒,跌得体无完肤,一度出现这项活动冷冷清清的地步。活动指导教师就找他们谈心,纠正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花大力气耐心地给大家讲解动作要领,请好的同学作示范,从一步,到两步,从搀扶,到脱手,坚持不懈,循序渐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乐趣。现在轮滑运动已成为最受学生亲睐的活动项目,每天人满为患。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和培养,自信心和耐挫力随之提高。
5 大课间体育活动营造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
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让他们变得自信、快乐、坚强、勇敢,而且使学校人际关系变得更为和谐。不说同学之间在竞争与合作中变得更为团结,更和睦,就连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日益融洽。
跳长绳,老师一边甩一边兴奋地催促;拔河比赛,老师在一边使劲地加油鼓劲;那边,低年级的老师正和同学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这边,高年级的老师正和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展开篮球对拼。往日那种严肃的神色早已挥之不见,而更多洋溢在脸上的是欢欣的笑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劳动的欢乐、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给予儿童,在儿童的心里激起自豪感和自尊感--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快乐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获得深层的心理快感和成功感,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成功及创新的乐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
[3] 《教育科学研究通论》福建教育出版社 喻立森著.
[4] 《中小学教育科研导论》苏州大学出版社 王少东著.
[5] 《积极投身到阳光体育中去》李小伟. 《中国学校体育》2007年5期.
[6] 范国强:《体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晋中学院学报》,2011年6月.
[7] 王群:《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策略》,<新课程 教育学术》2011年第8期.
[8] 徐福生,张卫红.《体育教学中培养与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探讨》《中国学校体育》201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