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章写作中的情感作用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有的学生经常看到题目束手无策,没有题材可写,也有的学生勉强挤出几句话,干干巴巴,言之无物,言之无情。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是的,一篇好的文章,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作者呕心沥血的情感创作。所以,学生在写作文时要写真情实感,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时也要注意学生写作情感的培养。
  一、组织语文活动,激发创作情感
  初中语文教材中共涉及到了二十多次语文活动,教师要帮助学生积极认真地完成这些语文活动。除了课本中的语文活动外,我们还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让他们感受自然,感知社会,陶冶情操。“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春花让人歌唱,秋叶令人忧伤,夏季的清风吹得人惬意,冬日的空旷令人惆怅……自然和社会,组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当学生接触这个世界时,情感的悸动就是创作的动力,把牵动缕缕情思的人、事或感受写出来,那就是文章。
  二、命题接近学生的情感生活
  只有命题命到学生的心坎上,学生才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作文命题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命题一定要接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兴趣,能激发学生写作的激情,让学生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受,这样学生就乐于写。一般来说,刚进入初中的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在日益发展,但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加之生活经验不足,他们要进行较高形式的抽象概括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他们常常借助于直觉形象。所以,我的命题很直观,例如,《进中学的第一天》《自我介绍》等。我让学生在描述气候单元中根据自己的喜好描述各季节,使学生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来自由写作,使他们克服害怕作文的心理,从而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又能发挥其个性。比如,我们组织了一次秋天的郊游后,让学生写《秋》这个题目,有的学生发现了秋的绚丽和成熟,也有的学生感到了秋的空旷和寂寥,更有的学生挖掘了秋的深刻内涵:秋正孕育着生命和希望,进而想到了令人赞美和感动的母亲——一个成熟而淡泊的劳动妇女……各种各样的题材都来自于感受生活之后所触发的感情,因此只有命题接近了学生的情感生活,学生才能文思如泉涌。
  三、在讲读中感知作者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的平时课文讲读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也是激发学生写作情感的有效方法。比如,我们在讲读初中语文现代著名作家冰心的《小橘灯》时,“……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那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着这流畅而优美的句子,不能不感动,学生会深深地体会到作者那滔滔不尽、涓涓不断的情感。教师要告诉学生:叙事展开的过程,也正是作者感情深化的过程。冰心的文章之所以含蓄、温婉、隽美,是因为她用真挚的情感捕捉了那母爱的深沉、自然的神妙、童心的纯真;用自己炽热的心表现对人生的探索,对自然的赞美,乃至心灵深处的矛盾、烦闷。教师还要使学生加强阅读与欣赏。因为写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情感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更是语言的积累。我为此开展“美文片断”“名著欣赏”等栏目,让学生在优美的词句和深刻的哲理中流连忘返,并自觉摘抄好词佳句,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提高。
  四、鼓励学生写随笔,释放情感
  鼓励学生写随笔,并采用循序渐进法。一开始,我不要求他们写什么内容,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没有约束,学生或记短小见闻,或偶发感想,或抒衷写愁,为了打开他们的思路,我特意开辟以下多个栏目:美丽一瞬、心灵独语、友情传递、家庭记事、读报感受、人生感悟等。随笔让学生自己念,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评析。因为同学间的作文具有可比性,其他的同学就会从中找到差距,找到动力的支点。随笔是联络课外阅读、生活观察和课外练笔的最好方式,它变枯燥为活泼,变为理性认知为主,感情体验为主。有了生命的活力,学生才会有表达和创造的欲望和动力,有一个学生写道: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写写自己的真实感受,不是为写文章而写文章,而是在不断地总结自己,鼓励自己,启发自己。写一件小事,写着写着就悟出一个道理,同时,让学生自己的心灵深处有另一番天空。
  随笔还是一种释放,释放自己的思路和情感。有的学生这样在随笔中写道:“随笔已成为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朋友,我总是把自己的心情讲给它听,而它是天底下最耐心的听众,总是默默地和我一起分享幸福,承担痛苦。”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从学生的随笔中感到鲜活的思想和跳动的生命。再者,教师要用真情寫评语。既然提倡学生同欢乐、共忧愁、齐盼望,教师就更应多用灵活的语言、特别的创设、独特的认识来评价学生的作文。
  五、阅读课外读物,体会其中感情
  教师应给学生推荐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课外读物,分阶段总结,师生共同谈感想。如我们在某阶段推荐阅读苏轼的词,选出了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在研讨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伟景象,以及对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千古风流人物”的咏叹,源于作者对“大江东去”般的历史变迁的感慨。这令人惊心动魄的诗句,使学生读到了词人豪迈、奔放的情怀和坦率、开朗的胸襟。
  通过对名家名作的欣赏,学生感受到:在写文章时,要尽情抒写自己的所感、所思,不要刻意塑造什么,刻画什么,要使感情与体验自然而然地流露,注重真情实感的表达。
  社会是文学的唯一源泉,而文学是通过作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反映社会生活,其实,也就是通过作者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反映社会生活。作者对生活的那种感受、体验和理解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作品看起来仿佛是一幅画,但主要之点实则不在画,而在于那幅画在我们心中所引起的感情。”教师还要在写作教学中运用激励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写作更如此,为了调动和维持每一个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励手段更是不少。
  总之,新形势下的语文课改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素养与写作中的情感作用。而写作又是一大难关,以上几点不算是克敌制胜的神奇法宝,还需要因材施教,在实践中去探索,去寻找。愿我们的青少年朋友在作文中,把情感的激流当作创作的活水,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纯真的感情。
其他文献
要制定公司级关键绩效指标,首先要明确公司战略目标,接着确定公司的业务重点,即关键绩效领域(KPA),还要根据公司的业务重点确定策略目标,即可按照关键绩效指标的原则确定出公
教学生学会观察,是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一种实惠方法。学生有了这种方法,就不必担心作文没有素材,就不必担心写不出新鲜活泼、真实可感的作文。笔者三年来的实验就可以证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