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创新:基本内涵、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

来源 :大连干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主体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客体的一种对象性实践活动,创新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遵循相关规律,要满足各种条件。当前创新存在三大制约因素:传统文化观念抑制创新思维方式;教育体制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社会管理模式束缚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育。应从多维度谋求创新突破:转变传统文化观念,建立现代思维方式是关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具备独立意识和自由个性的人是根本;改革社会管理方式,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是切入点。
其他文献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新要求。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出现的新问题,继续坚持以人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新常态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治国理政的逻辑起点,为引领新常态,已经形成了引领新常态
2017年4月6日至26日,2017年发展中国家行政干部管理研讨班在大连行政学院举办,来自亚非拉14个国家的36位学员参加了培训。现将部分学员的学习体会摘登出来,以飧读者。
恩斯特·布洛赫通过对人类文化精神和各种哲学观念的提炼与总结,概括出了自己的哲学主题,即以"尚未存在"为基础的乌托邦精神和希望哲学。从布洛赫希望哲学的潜在性与需要、